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问: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答: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这还用说,得罪人了呗!《三言二拍》上竟然说是因为苏东坡改了王安石的诗,被王安石发到黄州去看“落地的菊花”,这说得也太勉强了。

不过这位苏老兄一向嫉恶如仇,看不惯的事就想一吐为快,也正是这种性格成了他一生颠沛流离的原因。

熙宁九年(1076年)年底,苏东坡调离密州(山东诸城),本来改派到山西西南的河中府任职。可这段时间他去了济南,找他在济南的弟弟子由告别,济南的“把子肉”太好吃了,让这位大诗人留恋不舍,可能是在这里苏东坡才知道了肉还可以这样吃,与他下一步在黄州发明“东坡肉”不无关系。

可惜这时候正是冬天,不然他也会像是乾隆一样去大明湖寻找夏雨荷了!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被贬黄州的前因

也正是苏东坡在济南这一耽搁,改派徐州上任。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黄河洪水到了徐州,威胁徐州的安全。在这以前王安石曾经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十万缗,工程失败,负责工程的工程师畏罪自杀。

而此时,黄河又在距徐州五十里处决口,水势漫延,淹没了几百平方公里。苏东坡亲自参加抢险几十天不下城墙不回家过夜,苏东坡又亲身去见禁卫军指挥官。

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被苏东坡的精神感动欣然应允,这也体现了最早的军民鱼水情。

洪水在威胁徐州四十五天后,黄河终于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入海,洪水退去。

苏东坡开始在徐州兴建一座楼,名之为“黄楼”。“黄”代表土的颜色,而在中国五行中“土”克“水”,苏东坡显然是想通过黄楼来克制徐州的水患。神宗元丰(1078年)九月初九,黄楼举行盛大落成典礼。

中国文化的好处就是中规中矩,每一个细节都与风水和文化息息相关。苏东坡写了一篇文章记此盛事,刻碑纪念,后来苏东坡遭朝廷流放,所有带苏东坡名字的石碑被毁坏,此石碑被投入护城河中,后来的太守还因此发了一笔财。

这时在王安石势力下蹿升起来的一些小人,在朝廷上下遮天,打击正派势力,苏东坡就在他们的打击范围之内,不过他们一直没找到什么把柄,可接下来在苏东坡的一份谢恩表上发现了玄机。

徐州任期满,苏东坡于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他调任湖州。在他给皇帝的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过分的话。并且直接指明那些小人。

哥,你婉转一点好不好?你又不是御史,你这也是打皇帝的脸啊!

特别是“新派小人”李定和舒亶。这让他们很难堪啊!这类人唯利是图、随风转舵。

苏东坡过去不断给皇帝上表,华丽的言辞,真知灼见的分析,入情入理。让身处庙堂之高的皇帝每每读来,都情不自禁地由衷感叹。皇帝每次看完苏东坡的表章,就向侍臣赞美苏东坡。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乌台诗案”苏东坡入狱

在这一年的六月,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话挑出来,说他藐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说朝廷的不足,正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啊!难道光说好?

数日之后,那个曾经被苏东坡指责的小人--舒亶,露出了小人嘴脸,找了几首苏东坡的诗,是涉及朝政变法内容的,包括农民青苗贷款、农民三个月没盐吃,还有燕子与蝙蝠争论的寓言。

舒亶在给皇帝的表章中诋毁诬告苏东坡说:

臣伏见知湖州苏轼近谢上表,有讥切时事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送,忠义之士无不愤惋。且陛下自新美法度以来,异论之人固不为少,然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

伏望陛下,付轼有司,论如大不恭,以戒天下为人臣子者。不胜忠愤恳切之至。

李定已经升为御史中丞,他和舒亶竟要置苏东坡于死地,这个李定当年为了官位 隐瞒母丧,曾经被司马光骂作禽兽不如。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李定陈述四个理由,说苏东坡必须因为无礼于朝廷应被斩首。他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到儒馆。”他又接着说苏东坡急于获得高位,在心中不满之下,乃讥讪权要。当杀理由之一是,皇帝对他宽容已久,冀其改过自新,但是苏东坡拒不从命。

另一个当杀理由是,虽然苏东坡所写之诗荒谬浅薄,但对全国影响甚大。李定给自己带高帽子说:“臣叨预执法,职在纠奸,罪有不容,岂敢苟止?伏望陛下断自天衷,特行典宪,非特沮乖匿之气,抑亦奋忠良之心,好恶既明,风俗自革。”

于是,皇帝把这件案子交给了御史台审理。

这下李定有了足够的理由来收拾苏东坡了,他挑选了一个极其能干的官吏去湖州,又免去苏东坡的官职押解来京受审。李定请求,一路上苏东坡必须关入监狱过夜,皇帝没有批准,神宗无意杀害苏东坡。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百姓们听说了,都出来送别苏东坡,他们以为这是永别,都泪如雨下。东坡家人都以为都是苏东坡写诗、写书惹的祸,于是就焚烧他的手稿,后来苏东坡发现残存者不过三分之一,多可惜!那可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啊!

文字狱自古有之,而苏东坡这“乌台诗案”,在历史上也是比较著名的。

苏东坡于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八月十八日送进御史台皇家监狱。在里面前后呆了四十多天。在监狱里,那个狱卒心肠非常好,对他十分恭敬,每天晚上给他热水洗脚。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乌台诗案判罚的结果

对苏东坡的审问是在八月二十日开始的,最初,苏东坡承认他游杭州附近村庄时看到农民因受变法困扰,食无盐、被贷款的弊端曾出怨言,以及弹劾表章中的其他若干情节。

但是,主审官想让他供出其他人来,把这件案子做大、做实,苏东坡否认给朋友写过讽刺诗,一直声称无罪。这样拖了十几天,直到八月三十以后,他决定服罪。

于是,他承认曾写过讽刺诗互相投寄。审讯期间,他奉命在供词上签字:“入馆多年,未甚进擢,兼朝廷用人多是少年,所见与轼不同,以此撰作诗赋文字讥讽。意图众人传看,以轼所言为当。”

在苏东坡的朋友当中,有二十九人受到牵连,有一百多首诗在审问时呈阅,每一首都由作者自行解释。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他曾把当政者比喻为鸣蛙、鸣蝉、夜枭、乌鸦。最不能使人忍受的是他骂他们为“沐猴而冠”,不是人而装人。

其实苏东坡大可不必,一方面朝廷的确有用人不当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苏东坡感觉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能施展的缘故。

审问结束,证据呈给皇帝。牵连的人很多,包括驸马王诜,他也是判罚最重的一个,削除一切官爵。

这时候恰巧太后染病而死。这位仁宗的皇后对苏东坡印象一向颇好,临终前她对皇帝说:

“我记得苏东坡弟兄二人中进士时,先帝很高兴,曾对家人说,他为天子物色到两个宰相之才。现在我听说苏东坡因为写诗正受审问。这都是小人跟他作对。他们没法子在他的政绩上找毛病,现在想由他的诗入他的罪。你可别冤屈好人,老天爷是不容的。

作为临终遗言,太后的话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遇有国丧,国家都要大赦,所以按照惯例苏东坡应该获释。那些御史本打算把反对派乘机一网打尽,如今倘若一大赦,他们的心血岂不白费!李定和舒亶十分郁闷。这其实也体现了“天意”!

李定便上奏一本,对那些可能赦罪的犯人,力请一律不得赦免。舒亶更是气急败坏地奏请将司马光、范镇、张方平、李常、孙觉以及苏东坡的另外五个朋友,一律处死。这是多大的仇恨啊!杀父!夺妻,或者把你孩子推下井了?做人要厚道才行。

皇帝自然有自己的主张,他可不是随便左右了的人,因为他需要平衡朝廷两派,这样才能便于统治,并且也需要给这些自以为是的干吏能臣一点磨砺,免得他们对自己指手画脚,管的太严。

十二月二十九日,让舒亶、李定大失所望的是,仅仅把苏东坡贬往黄州,降低官位,成为团练副使,但不准离开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为什么轰轰烈烈的“乌台诗案”雷声大,雨点小呢?当然皇帝有他的想法,这其实就是“帝王之术”,所谓的帝王之术就是用人之道。

在今年除夕,苏东坡被释放出狱 ,在监中度过了四个月又十二天。感觉如何?空气都是甜的。

苏东坡又作诗曰: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真是旧习难改啊!

苏轼被贬黄州,乃是帝王之术的结果

所谓的帝王之术其实就是帝王之“驭人之术”。苏东坡的“乌台诗案”以及被贬黄州都是神宗帝王之术的缩影。

每一个有点能力、有点思想的帝王都会运用帝王之术驾驭臣子。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苏东坡才能出众、锋芒毕露,神宗欲大用,但是知其能力太盛,故借政治上的对手磨其锋芒,以来备用。

小样,整不死你!或不整死你,就是让你变得谦虚、谨慎、知礼、守节。这是帝王用人之道。

本来,神宗想留着自用,可谁知道还没用就撒手人寰了,所以留给了儿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宋史·苏轼列传》就知道了。

元丰三年,神宗几度要起用苏轼,但都被当政大臣阻止了。神宗曾经对宰相王圭、蔡确说:“国史至关重要,可以命令苏轼修撰国史。”王圭面有难色。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神宗又说:“苏轼不可用,姑且用曾巩。”曾巩进上《太祖总论》,神宗不满意,于是亲自写信将苏轼调到汝州,在信中神宗这样说道:

苏轼贬谪居住黄州期间反思自己的过错,经过一年认识更加深刻,人才确实难得,不忍心一直弃之不用。

苏轼在黄州一年多时间,可在这里是他生命的转折点,或者说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他开始种地,达到衣食自给自足。并且在这里他改变了当地一种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这也是苏东坡一生中难得的大功德。

皇帝亲调苏东坡到汝州,而苏东坡又上书陈述自己贫穷,这公务员当的也是打皇帝的脸[捂脸]还没有饭吃了,所以请求去常州,因为常州有自己的地,希望能去常州居住,神宗答应了。这次调任是平调。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

结果到了常州,神宗死了,哲宗继位,恢复苏轼为朝奉郎、知登州,召入朝廷担任礼部郎中。

从哪里看出神宗的帝王之术来呢?

我们看看苏轼回京后,当时执政的宣仁太后对苏东坡是怎么说的:

问:“你前年担任什么官职?”

答:“我担任常州团练副使。”

问:“现在担任什么官职?”

答:“我现在任翰林学士。”

问:“你为什么被迅速擢升到这个官职?”

答:“我遇到了太皇太后、皇帝陛下。”

宣仁太后说:“不是。”

苏轼:“难道是大臣们举荐的?”

答:“也不是。”

苏东坡吃惊地说:“我虽然不肖,但是也不敢从其他途径得到提拔。”

宣仁太后说:“这是先帝的意思。先帝每次读你的文章,必然感叹说:‘奇才,奇才!’只是没有来得及提拔任用你罢了。”

苏轼不觉放声痛哭,太后和哲宗也哭泣。

帝王之术、让人服气啊!老苏啊!你好好地报答皇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