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问: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答: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本非奇案,但后来从县到省官官相护,处处包庇,以致此案几乎成为铁定的冤案,然而此案经过一个奇女子杨菊贞的坚持下,最终惊动了慈禧太后,案情随之反转。清廷趁机利用该案的影响力清洗了一批镇压“太平天国”出身且有着湘军背景的官员,使得此案成为清末奇案之一。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羊吃白菜”导致的冤案

同治十二年十月初七,浙江余杭县仓前镇葛村一名叫葛品连的人在服下妻子葛毕氏熬制的中药两天后,竟口吐白沫不治身亡。葛品连母亲俞氏为其子操办后事时,发现自己儿子遗体脸色发青,口鼻出血,怀疑他是中毒身亡,于是一纸诉状将儿媳妇葛毕氏告上了官府。

知县刘锡彤接到状子时,恰逢本县秀才陈竹山在场,此人看到葛品连竟然是受害者,便对知县讲了一段“羊吃白菜”的风流趣闻,而这段趣闻成了一桩冤案的导火索。

羊吃白菜”中的“”指的是本县举人杨乃武,而“白菜”指的是则是葛品连的妻子“葛毕氏”,之所以被称为“白菜”,主要是因为她肤白貌美,常穿白上衣,绿围裙,故而被人们称为“小白菜”。

之所以二人能扯上关系,主要是因为葛品连夫妇两口租用了杨乃武两间房,那么怎么会出现“羊吃白菜”的事情呢?这主要是因为葛毕氏经常请杨乃武教其识字,而小白菜也投桃报李,经常多做一份饭菜给杨乃武送过去以作答谢。

时间一长,葛品连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就怀疑二人有奸情,所以几次趁夜回家,躲在屋檐下偷听,可是偷听了几次也没发现什么二人有奸情,但自己心中又挺隔应。葛品连郁闷之下,便将自己的怀疑告诉了自己母亲。这老太太听到儿子所说之话,断定二人必有奸情,于是便到处说闲话,搞得街谈巷议,逐渐演化成“羊吃白菜”的风流韵事来。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杨乃武毕竟是个举人,更是个好面子的人,听不得这些闲言碎语,为了自证清白,就逼葛品连两口子搬离自己家中。而葛品连自从听到街巷上传来“羊吃白菜”的传言后,觉得被人戴了绿帽子不说,还被人家驱赶出门,顿时抑郁之下生了场大病,而这场病就是要了他命的病。

到底葛品连得了什么病?根据文献记载,可能得了急性流感或伤寒,这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本不太容易治愈,再加上自己气郁胸结,估计喝的中药也不对症,所以竟然在喝药之后不治身亡。

虽说这“羊吃白菜”是子虚乌有,但被炒作得有模有样。刘知县听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奸情杀人”,带着这样的感觉他和衙门新任仵作沈祥前去验尸。

沈祥是个新手,把口鼻流血误认为七窍流血。他把银针探进死者的喉咙,拔出后确实看到了青黑色。根据一般经验,如果用皂角水反复冲洗银针,青黑色仍然不褪,就可以断定此人是中毒而死。可是,沈祥把这道工序给忘了,一看有青黑色,就判定是中毒。这样的判断,让刘锡彤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于是,他下令将小白菜押回县衙审问。

在县衙中,刘锡彤问小白菜毒杀丈夫的原因,以及作案所用的毒药从何而来,这杀人大案小白菜自然知道轻重,所以一概没有承认,只是一个劲的喊冤。刘锡彤见审问不出什么,便先行将其投入大牢打算择日再审。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当天夜里,一个叫阮桂金的人买通狱卒见到小白菜问道:“刘子瀚跟你的事,你交代了没有?”

小白菜回答说:“他有脸做,我却没脸说!”

阮桂金接着又说:“没说就好,你只要招认是杨乃武给了毒药,你的命就可保住!”

小白菜说:“这不是害杨乃武吗?”

阮桂金说道:“你不照办,刘子瀚说你就得自己死在这里,你选择吧!”说完,扬长而去。

刘子瀚是谁?他与小白菜又有什么关系?《清稗类钞》记载云:

邑令刘锡彤有子逾冠,闻其名,一日遇诸途,尾随之,密以意示衙役,使谋之,久之通焉!

不管中间是什么情节,无论小白菜是被迫还是有意,这个记载足以证明刘子瀚才是真正与小白菜通奸之人。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第二天,刘锡彤接着提审小白菜,与前日一样小白菜在开始的时候对所有指控还是拒不承认。然而恼羞成怒的刘锡彤对小白菜上课大刑,奄奄一息之下的小白菜想到阮桂金说的话,于是违心的承认杨乃武和自己合谋毒杀了自己的丈夫。

刘锡彤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本来和杨乃武有一些过节,此时拉其下水正好公报私仇。

杨乃武如何会与本县知县结下深仇大恨?据史料记载,原因有二:

一是撞船。余杭具有座石拱桥,两个桥洞左右行船,互不干扰。刘锡彤迷信八卦,在上任时非要逆行穿越桥洞,险些跟正向行驶的小船撞上。而这小船上的乘客就是杨乃武。刘知县新官上任,丢了面子,当然看杨乃武不爽。

二是告状。刘锡彤曾任余杭县税官,贪得无厌,敲诈商贾,杨乃武曾告发其贪污受贿,公开收受贿赂,刘锡彤因此恨得咬牙切齿,双方就结扎了深仇大恨。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而刘锡彤之子刘子瀚跟杨乃武有着过节。《清稗类钞》记载,刘子瀚听说“羊吃白菜”的传言,觉得杨乃武让自己独占小白菜的打算落了空,便决心陷害杨乃武。

公堂之上,杨乃武否认了全部指控。尤其小白菜在供词中所述“十月初五日杨乃武亲自交给我砒霜”一说漏洞百出,因为当时他并不在余杭城内,而是去了岳父家。因为当时岳父詹耀昌刚刚病故下葬,但却未除灵,杨乃武在十月初三赶往岳父家除灵,并一直呆到十月初六参加完詹善政的过继礼才返回余杭家中,此事有多人作证,肯定是小白菜诬告无疑。

杨乃武有底气,刘锡彤更不简单。他深知杨乃武的护身符就是举人头衔,有这个头衔,便不能动刑迫其屈打成招。于是,他于十月十二上报朝廷,指控杨乃武有罪,奏请革除杨乃武的举人头衔。还没等朝廷回文,他就先行剥夺了杨乃武的举人头衔,随后大刑伺候。

刘锡彤还让小白菜和杨乃武当庭对质。小白菜当着杨乃武的面,再次违心地承认两人有染,合谋毒杀亲夫。杨乃武受尽酷刑,无话可说,被迫招认了通奸和谋杀的罪名。两人都招了,刘锡彤很满意。他立即向杭州府呈报公文,准备定两人死罪。

对于这起命案,杭州府将怎样审理?杨乃武和小白菜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官官相护,杨菊贞被迫上京告御状

十月二十日,刘锡彤将人犯杨乃武、小白菜,人证俞氏等及相关卷宗解押到杭州城,并上下活动,将小白菜“十月初五日杨乃武亲自交给我砒霜”的供词改成了“十月初三日杨乃武亲自交给我砒霜”。

杭州知府陈鲁靠军功起家,且为人十分自负,自命清高,很看不起文人,认为他们只会吟诗作文对国家无益。而且陈鲁虽然官声不错,但唯一的一个爱好则是喜欢收藏古物,刘锡彤深知自己这个上级的喜好,特花了大价钱买来一副古画送于陈鲁,陈鲁拿人手短,自然心领神会。

杨乃武和小白菜带到府衙后,两人继续了一遍“喊冤—挨骂—毒打—屈打成招”的过程。在杭州府衙中,陈鲁将全部的酷刑都使出来了,如杖打、上夹昆、跪钉板、跪火砖、吊天平架等等。

与余杭县审案的唯一区别是:陈鲁特别强调毒药的来源。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杨乃武不想再挨打,只好胡编了一句:“毒药是我在仓前镇爱仁堂药店买的,老板叫钱宝生。”陈鲁给刘锡彤打了个眼色,让他去找钱宝生。

但是,爱仁堂药店老板根本不是什么“钱宝生”,此人真名叫钱坦,根本没卖过砒霜,更不愿意做伪证承担罪责,但他又不敢得罪知县老爷,所以很为难。

但是受刘锡彤委托的乡绅去找钱坦并向他保证:“你只管做证,出了事有知县大人顶着,事成之后还会有赏银,再说了,杨乃武已经招认在你药店里买过砒霜,你不做证的话就会被认为是有意隐瞒,届时可要吃不了兜着走!”而且乡绅拿出了一张刘锡彤亲笔写下的“此案与钱坦无关”的保证书后,钱坦最终只好同意做伪证。

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所谓“钱宝生”的证词送到杭州,再加上杨乃武和小白菜的供词,陈鲁正式宣判:小白菜因奸同谋杀死亲夫罪凌迟处死;杨乃武以起意杀死他人亲夫罪判斩立决。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为了坐实该案,陈鲁还将案卷中的“口鼻流血”改为“七窍流血”,将其确定为中毒而死。不过,按照清朝的法律,核准死刑的程序很复杂,判决后还要上报浙江按察使衙门核准。

浙江按察使蒯贺荪也是举人出身。他知道秀才一旦中举,以后便是前程远大,杨乃武身为举人,却因一个出身低贱的小白菜买毒杀人,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之事。因而蒯贺荪接到案卷后,对于杨乃武不顾举人身份因奸谋毒感到不可理解,为此他详细阅览了全部卷宗,并亲自对杨乃武、小白菜进行了两次讯问。

可惜的是,此时的杨乃武和小白菜经过酷刑的身心折磨后,均已心灰意冷,只恐说出不合供词的话再受酷刑,于是毫不反抗,完全照供词认罪,所以二人白白失去了这一大好的翻案机会。

蒯贺荪见二人憔悴不堪,认为他们可能惧怕刑罚,便向负责初审的刘锡彤和二审的陈鲁询问案情是否有可疑的情况。他哪里知道这案件从开始就牵涉到刘锡彤的个人恩仇,只见陈鲁和刘锡彤均信誓旦旦保证说此案铁证如山,绝无冤屈。这样,蒯贺荪只好召案犯、证人画押通过,将案件按照杭州知府陈鲁的意见上报浙江巡抚杨昌浚。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杨昌濬其实已经先行接到该案报案。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在向杭州府衙门求告无门后已经到衙门喊过冤了,并且杨昌濬曾派了一个候补知县到余杭县去调查,然而此人也收受了刘锡彤的贿赂,于是回报巡抚称该案并没有冤情。

在按察使衙门又将此案报上来后,杨昌濬照例提审了杨乃武、小白菜,但二人担心再次遭受皮肉之苦,均依原样画供。于是此案在同治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结案,结果上报朝廷,只等朝廷批准,就可对杨乃武、小白菜执行死刑。

身陷囹圄的杨乃武得知案件已经报至朝廷后,顿时觉得不妙,他身为举人深知案件流程,刑部一旦批复,那这个案子就是板上钉钉,彻底再无翻案可能,自己人头军第不说,死后还背上恶名,连累家人,于是偷偷写了一份申诉状,让姐姐杨菊贞带着进京告“御状”。

这几乎是个死局,杨菊贞能告得赢吗?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奇女子杨菊贞为弟伸冤,惊动慈禧太后

同治十三年四月,杨菊贞带着弟弟在狱中所写的申诉状踏上了进京告状之路,同行之人还有杨乃武岳父家的长工王廷南和王阿木,三人历时二十余天,终于到达了北京城。由于女子不能出面,故而由两个长工出面向都察院递交申诉状。

然而杨菊贞万万没想到,都察院认为杨菊贞等人是违反律制越级上告,不仅不予受理,并且还派人将三人押送回乡。

虽然都察院没有受理此案,但又给浙江巡抚杨昌濬发了一纸公文,让其复审理此案,也正是这次杨菊贞的越级上告,给杨乃武和小白菜带来一线生机,他们二人深知死活就此一举,必须豁出去说真话才能为自己争取到这一线生机。

在复审时,杨昌濬仍然是主审,小白菜不仅推翻了之前的招供,而且还揭露了刘锡彤父子的恶行,更劲爆的消息是,不是“羊吃白菜”,而是刘锡彤的儿子刘子瀚借其父亲威势多次强奸她。

戏剧性的变化让杨昌濬始料未及,若就此上奏朝廷,不仅自己大失面子,而且弄不好会被治一个“失察”之罪,丢官罢职也就不远了,于是他决定暂且将案子搁置。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杨菊贞苦苦等着消息,但突然间这个案子就没消息了。杨菊贞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上京告状靠谱,但是家中因告状已经变卖了祖产,哪里还有钱去京城告状呢?

这时,一家媒体的介入让此案有了意外转机。创刊不久的《申报》在案件发生时便报道过,刚开始还当一般案件一样报道,不过要娱乐一下大众而已。在后来随着都察院的介入,《申报》记者们觉得此间有新闻线索可以挖掘,于是开始对该案作深入报道,并在报道中提出了一些疑点,于是浙江和北京两地的人对此案开始关注起来。

其中,“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关注此案的名人之一,他是被杨菊贞上京告状给打动的,后来看到报纸称其家中窘迫,难以上京继续告状,于是便资助其白银三百两作为上京的费用。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杨菊贞筹到上京路费后,临行前见了杨乃武,问他在省城和京城有没有熟人可以帮忙一二,杨乃武写下了三个名字。

其一,名叫汪树屏,跟杨乃武同科举人,很讲义气,其兄长汪树棠就是京官。

其二,名叫夏缙川,仗义疏财。虽然他只是一介平民,但他的堂哥夏同善,可是朝廷的翰林院编修,也在京城任职。

其三,名叫吴以同,在胡庆余堂任职。而这胡庆余堂的老板,正是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杨乃武让姐姐先去找这三个人,再把自诉状发给在京同乡,求得更多支持。

杨乃武的想法奏效了。汪树屏看了自诉状,马上提笔给哥哥写信,然后联系了多位同科举人,联名向都察院控告浙江官员严刑逼供、草菅人命。夏缙川也给堂哥夏同善写了书信,吴以同还把杨菊贞引荐给胡雪岩。

杨菊贞成功了,收获之大令她意想不到。在夏同善的暗示下,这次杨菊贞将状子递交到了步军统领衙门,同时《申报》将杨菊贞状子的全文刊登在报纸上,一时间大江南北,朝野上下都在议论此案。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步军统领衙门不好擅自做主,将申诉状递交到了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这里。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案情不仅惊动了慈禧太后,更是激怒了一些浙江系的京官,有御史弹劾杨昌濬审案马虎、居心不良,于是这个本与政治无关的刑事案件,终于演化成了错综复杂的朋党之争,为此慈禧太后特地让浙江学政胡瑞澜再次复查此案。

然而胡瑞澜不愿得罪势力庞大的“湘军集团”,再次对杨乃武和小白菜动了酷刑,这次的酷刑使得杨乃武双腿几近残废,小白菜十指也露出森森白骨,二人受不了酷刑,再次翻供认罪。

光绪元年十月十八日,《申报》将胡瑞澜的审案过程报道后,顿时朝野一片哗然,群情激愤,要求朝廷亲审此案的呼声越来越高。户部给事中边宝泉首先发难,称胡瑞澜办案“外示严厉,中存偏袒”,有官官相护之嫌疑;紧接着汪树棠等十八位浙江籍官员联名上书称杨昌濬“罗织罪名,草菅人命,上下其手,欺瞒朝廷”,建议刑部重审此案,“以解天下之疑”。

光绪帝生父醇亲王也表态称杨昌濬“蔑视朝廷”,恐各督抚效仿,应重申此案,“以示警饬”,并以“大清有青天”来回应杨乃武状中的“大清百姓盼望青天”一语。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这些人的表态,受到百姓的一片叫好声,许多非“湘军系”官员也纷纷支持,慈禧太后这才痛下决心让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署理刑部侍郎,重申此案。

翁同龢在研究了案卷之后提出了三个疑点:第一、案卷上写葛品连娶小白菜花了六十银元,这些钱足够其在余杭买上一出大院,一个豆腐店的帮闲,哪有可能有这么多钱?第二、购买砒霜的时间。陈鲁审讯时记载是十月初三,而胡瑞澜审讯记载则是十月初二,到底是哪天?为何不让钱宝生上堂对质?第三、小白菜翻供时,曾多次提到刘子瀚此人,为何前后数次审案始终没有提审此人?

翁同龢将这些疑点整理成文,呈给慈禧太后。慈禧看罢奏折,传旨将所有人犯、人证及审案官员押送刑部,接受审讯。

刑部这次审案轰动全国,就连英国都派出了记者全程观摩。此案翁同龢坐镇幕后,浙江系官员刑部浙江司郎中刚毅主持该案审理。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边证词出入颇多,再加上丁宝桢在其中的胡搅蛮缠,让主持工作的刚毅和桑春荣颇为被动。

为了彻底查清此案,翁同龢已经派人悄悄前往浙江运送葛品连的棺椁来京,只不过这一切都在暗地里进行。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光绪二年十二月初五,葛品连的棺椁贴着封条运抵京城。这次刑部官员充分做了准备,由刑部尚书桑春荣主持开棺验尸,在棺椁打开后,只见葛品连尸骨皆白,牙齿喉骨也是黄白色,没有中毒发黑的迹象,这样一来一切“买砒霜下毒”、“谋害亲夫”的所有指控皆已不成立。而浙江官员炮制冤案和官官相护的内幕同时大白于天下。

翁同龢将案情写成奏折呈给慈禧太后看,经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作出最后裁决:杨乃武、小白菜无罪释放;主犯余杭知县革职充军,发配黑龙江;主犯刘子翰已死免议;浙江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杭州知府、余杭知县、仵作、衙役等三百余人罢官议罪、药店老板钱宝生自知罪责难逃,自尽身亡……

虽然案件沉冤昭雪,但杨乃武和小白菜已经是悲惨至极。杨乃武出狱时双腿已经无法走路,几近残废,后经胡雪岩请名医为其救治虽然能够走动,但已是不良于行,其举人之身份也没有恢复,杨乃武为了谋生只好重操旧业以养蚕为生,培养出“风采牡丹”的品种,风靡一时。

而小白菜出狱后万念俱灰,竟到了准提庵削发为尼,法号慧定,从此伴随青灯黄卷了此一生,她圆寂后,其传人妙性为她修建了墓塔。塔的两边刻有小白菜《自述诗》两首概其生平,这里我摘其一首让大家品鉴。

顶礼空皇了此身,哓哓悔作不平鸣。奇冤几弥终昭雪,积恨全消免覆盆。泾渭从来原有别,是非谁谓竟无凭。老尼自从此真离脱,白水汤汤永结盟。

其实小白菜从未读过书,仅仅凭借着杨乃武教了几天就能写出这样的诗来,足见其有聪明过人之处。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慈禧太后为何如此重视该案,竟然为了普通一件刑事案件不惜清洗一百多名官员?

话说回来,杨乃武和小白菜的冤案能够平反,这的确是个奇迹。该案能够平反,除了媒体、浙江系官员出力以外,慈禧太后的态度才是最终令案件翻转的主要原,那么为什么慈禧太后会重视这一冤案,又为何会一管到底呢?

种种迹象表明,慈禧太后是玩了一把“杀鸡儆猴”的把戏,借该案打击了“湘军系”官员。

镇压完“太平天国”后,“湘军”系官员已经把持了江、浙、皖、赣等省份的军政大权,虽然湘军主心骨曾国藩早早就自除兵权,但清廷的财政赋税之地江南已经彻底沦为湘军的势力范围,这让慈禧太后警觉万分,一直在找一个机会来消除湘军在江南的控制力。

但是慈禧太后深知湘军不可轻动,之前她曾经派出马新贻出任两江总督,结果没过多久竟被一名无名小卒张汶详给刺杀,这桩“刺马案”震惊天下,此后慈禧太后再也不敢对湘军集团下手。

然而此次的“杨乃武小白菜案”既有着民间的推动,更有浙江仕绅们的助力,同时还有媒体舆论的跟进,慈禧太后顺水推舟,一举将浙江的官员全部清洗,这纯粹是清朝皇室与湘军集团的政治博弈,杨乃武与小白菜能够平反,也仅仅是被利用了而已。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慈禧太后借杨乃武小白菜案向西方证明清朝司法并不腐败。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除了割地赔款外,英国人以清朝司法制度腐败落后为由,订立了诸多不平等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杨乃武小白菜案”发生后,正值上海英商投资的《申报》刚刚创刊,这也是中国公开发行的第一份报纸,对于英国人报纸上连篇累牍对该案的报道,其中不少评论嘲笑清朝的司法腐败现象,而这恰恰也是慈禧太后的心病之一,所以为了面子,为了堵住英国人的嘴,也必须对该案重视起来。而一口气摘了一百多官员的顶戴花翎,其中就有这种微妙的心理。

为了收回死刑裁决权,避免督抚坐大。

清廷曾多次出台措施对地方督抚进行制约,死刑复核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地方官判罪犯死刑,必须呈报刑部复核,实现死刑犯朝廷终审制。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出现滥杀、错杀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一种措施。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朝廷镇压不力,湘军、淮军趁势崛起,死刑复核就成了一纸空文,冤假错案也越来越多。通过“杨乃武小白菜案”慈禧太后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任由督抚专擅大权,“长外省草菅人命之风,其患犹浅;启疆臣欺罔朝廷之渐,其罪实大!”所以慈禧关心的并不是案件是否冤枉,而是担心如此下去,皇权将会继续旁落,慈禧太后想要扭转的,正是这种局面。而“杨乃武小白菜案”恰恰给慈禧太后提供了这样一个良机。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结语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慈禧太后摘掉浙江百余名官员的顶戴实质上并不是因为案子本身,而是案子如何判决可以使得自己得到利益最大化,在政治博弈中可以取得主导地位,如果没有以上几个原因,恐怕慈禧根本不会理睬这件冤案。要知道“杨乃武小白菜案”只是清末众多冤案中的一件,其他案子中蒙冤受屈的当事人伸冤平反只是一种奢望而已,天上掉馅饼之事不常有,而杨乃武小白菜机缘巧合遇到了,其他人想必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满清王朝作为封建王朝的落日余晖,从根本上始终无法解决政治腐败、司法腐败,所以在平反一个冤案的同时,又有无数个冤案在产生,这是封建王朝的制度系统性漏洞,是无法根除的。故而只有国家权利属于人民之时,“依法治国”得到全面推进,权利有了监督和制约,这才能真正减少冤案并为最终消除冤案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中国法制的最终奋斗方向!

参考资料:《晚清四大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