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答:
三姑父去世后,我们这些亲戚就在惦记到底由谁来给三姑父披麻戴孝合适?三姑家只有三个女儿,在农村没有儿子的家庭zui愁的就是这件事!
按照农村的规矩,老人去世后都是由儿子或者侄子打幡,但是,三姑父的侄子会为他披麻戴孝吗?果然不出所料,办理三姑父的后事时,三姑父的大哥提了一个要求,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了。
我们得知三姑父去世后,马上就去了三姑家,很多亲戚都在,院子里熙熙攘攘地站满了人。
村里主事的人早就去了,他按照农村办理白公事的规矩,在有条不紊地安排各种事项。
有的邻居在帮忙烧汤,有的在扯白布,总之各就各位,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的。
三姑和三个女儿跪在灵前悲伤地大哭,大家都劝她们节哀,但是娘四个完全沉浸在三姑父离世的无限悲痛中。
三姑父是突然查出病来的,那些日子他就隐隐约约觉得腹部疼痛,他仗着自己身体好,开始没有当回事。
但是,有一天晚上他疼得实在受不了了,半夜去了医院急诊,没想到竟然得了大病,再也没有走出医院。
住院期间,三姑的大女儿从省城医院请来了专家给父亲治病,但是,无奈病情来势汹汹,三姑父已经病入膏肓了!
大女儿经常是在病房里强装欢笑,照顾父亲,安慰他好好吃饭,身体就好了。
她买来的各种美食,都是父亲以前爱吃的东西,但是病重的父亲再也没有了胃口。有时候父亲尝一口这些食物,她就会非常的欣喜。
她一走出病房,就热泪直流,她心如刀绞,眼瞅着父亲一天不如一天了啊。
临终前,三个女儿都守在三姑父的面前,他的眼角有泪,他用虚弱的声音嘱咐女儿:“我不想走啊,可是老天爷摁头了,我熬不过去了。我不在了,你们要好好照顾母亲,她一辈子不容易!”
三姑和女儿们都无法接受三姑父的猝然离世,三姑父才58岁啊,走得确实太早了,但是,黄泉路上无老少,在这条不归路上,是没有年龄之分的。
大家都在惋惜地谈论着三姑父没能享几天福就走了 。三姑父是我们当地比较有名的建筑把头 ,在农村里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
三姑父刚开始就是一个泥瓦工,他的刷墙技术非常好,打墙盖屋的人家都愿意找他干活。
他天天骑着个破自行车,自行车后座上绑着泥墙的工具去邻村干活,穿得也是破破烂烂的。
那时候他家里是真穷,三个女儿都上学,花钱不少。
很多邻居都笑话三姑家拿钱供女儿读书,他们觉得不如让孩子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挣钱更合算。
但是,三姑和三姑父省吃俭用砸锅卖铁,在支持女儿们上学。那时候三姑家在村里是zui穷的人家。
那些年,多亏了我们这些亲戚帮助他们,到了交学费的时候,三姑父经常来我家借钱,我妈经常是他借五十块钱就给他六十,多出来的那十块钱给孩子买点东西吃的。
三姑父非常感激,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不怕穷,有三面好亲戚不算穷汉!”
我们这些亲戚经常帮三姑家,但是三姑父的大哥常常找茬欺负他,他们兄弟俩隔墙而居,中间仅仅隔着一道院墙。
大哥经常把他家的猪粪鸡粪等垃圾,故意紧挨三姑家门口沤肥,臭气熏天。
有一回三姑实在受不了,她就要求大伯哥把垃圾挪走,但是他无理霸道地说:“我又没把垃圾堆在你家门口,只是离你家近一点罢了,你管得着吗?”
三姑一听他不拉理,气得拿起铁掀就把垃圾往他家那边推,这个大伯哥也是个狠角色,他竟然一把夺过铁掀,上去就把三姑踢了一脚!
三姑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引来了很多邻居围观,其实,这个大伯哥以前经常欺负三姑家,就是因为三姑家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他仗着自己拳大胳膊粗,家里又有俩儿子。
他路过三姑家的菜园时,总得顺手摘几根黄瓜,拔几颗葱,就像拿自己家的东西一样方便。
以前三姑一直ren气吞声,这次她豁出去了,她边哭边对邻居们数落大伯哥平时是怎么欺负人的。
三姑父正好干活回来了,他拾起铁掀上去就要和他大哥拼了。
好多邻居都拉住三姑父,他大哥败下阵来,只好骂骂咧咧地走了。
人穷受人欺,三姑父意识到了不能只是天天出去埋头刷墙干活了,要想改变贫穷的现状,除了有技术,还得有谱气!
三姑父头脑活络,他召集了几十个人,成立了建筑队,在各个村里干活。
他们开始小打小闹揽个打墙盖屋的活儿,慢慢地,他们开始承建有规模的工程了。
三姑父当上建筑把头后,挣钱终于多了起来,他想翻盖房子,盖二层楼房,那几年村里盖楼房大行其道。
这时他大哥又开始眼红了。他百般阻挠不让三姑家盖楼,他家就是普通的房子,他见不得别人比他过得好。
三姑和三姑父哭笑不得,不花大哥的钱,也不用他出力,也挡不着他的房子,碍着他什么了呀?
三姑家开始盖楼了,施工队入住后,三姑父的大哥天天倒背着手在胡同里走来走去,说着风凉话:“盖上了高楼大厦有什么用?家里没有儿子,百年之后连个披麻戴孝的人也没有!”
三姑和三姑父直接不搭理他,任凭他胡说八道!
三姑父的大哥虽然蛮不讲理,但是,三姑父和他两个侄子关系都还不错,尤其是二侄子,见面之后总是聊很久。
有一回,二侄子的孩子突然发高烧生病住院,在县医院里没有查出毛病,医生建议去市医院检查。
三姑父知道了后,马上开车拉着他们去了市医院,二侄子手里的钱不宽裕,三姑父二话不说就去给交齐了住院费。
二侄子感激地说:“叔,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尽管说就是!”
二侄子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就靠种那几亩薄地供孩子们上学确实艰难,二侄子想让孩子初中毕业去打工补贴家用。
三姑父对侄子说:“咱是庄户人,咱没有别的指望,就得好好供给孩子上学,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以后你手里缺钱就和我说声,再难也得让孩子上学。”侄子连连点头称是。
三姑家的三个女儿就是靠读书走出了那个小村庄,一家子出了三个大学生,成为十里八乡的佳话。
大女儿性格开朗,留着一头短发,喜欢穿休闲的衣服,她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就像男孩子一样。
大女儿读的是建筑学院,毕业后考了好几个建筑方面的证书,业务很棒,已经干上了项目经理,每年挣个几十万很简单。
每次回来她就开着她那辆大越野车,给父母买来好吃的好用的,大包小包往家提溜。
邻居们都说三姑父的大女儿真有出息,一点也不孬起那些有儿子的人家。
三姑父经常以大女儿为傲,他对三姑说:“咱大闺女也算是女承父业了,我是建筑把头,她是项目经理,这要是在古代,咱闺女就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啊!”
二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读书的城市,进了一个大公司工作,她很快就干上了部门主任。
三女儿考进了我们县城的事业单位上班,她工作比较轻松,每到周末就回来看三姑和三姑父。
三个闺女可是给三姑家长脸了,三姑和三姑父的日子非常幸福,孩子有出息,三姑父挣钱不少,他们家的生活真的就像艳阳天,红红火火的。
但是他大哥经常背地里笑话他没有儿子,说没儿子的人S了没有人埋,那意思就是等着看三姑父的笑话!
如今三姑父去世了,主事的人首先想到了谁给三姑父披麻戴孝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这些都是由儿子或者侄子做的。
主事的人在村里德高望重,考虑问题非常周到。
他为了维护三姑家的面子,他先悄悄地和三姑商量,由谁来给三姑父打幡、披麻戴孝。
我们这里有个规矩,要是侄子打幡,那么他就要分一部分家产,类似于过继。
三姑由于悲伤过度,她已经完全乱了方寸,说不出一句话。
我们这些亲戚也不好插话,我爸爸急得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但是不能多说话!
我们这里白公事亲戚是没有发言权的,毕竟外亲不管家务事。
无奈之下,主事的人只好召集了三姑父的本家,大家商量一下这件事。
这时,三姑父的大哥当仁不让了,他往前凑了凑,清了清嗓子老谋深算地说:“俺家有俩儿子,大儿子肯定不能给他叔披麻戴孝顶老盆,他得给我们送终。把二儿子过继给他叔吧!”
“但是有个条件,二儿子给他叔披麻戴孝了,他叔的家产就得分给他一半!”
一听他这样说,空气似乎凝固了起来,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做主!大家都知道三姑父一辈子挣下了不少家产,这可不是件小事!
二儿子刚想要说什么,被他爹狠狠地瞪了一眼,他又把话咽回去了。
主事的人问三姑让侄子披麻戴孝给三姑父送终行吗?前提条件是给侄子一半家产。
三姑听了一愣,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爸爸,我爸爸朝她摆了摆手,那意思就是不能同意!
三姑心里有数了,她问三个女儿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大女儿略做思忖,她对母亲说:“丧事从简,我们不需要那些繁文缛节,我们也不指望谁来给我父亲披麻戴孝,我父亲一辈子做事干脆利索,他应该也不希望弄这些麻烦事!”
但是三姑不同意大女儿的建议,她说:“闺女啊,咱们住在村里,你们入乡随俗吧,你爹走了,咱就按照农村的风俗送走你爹吧,你爹活着时体体面面,咱也得体体面面地送走他!”
可是,到底由谁来披麻戴孝呢?大家一时犯了难!
大女儿已经结婚了,老公也一块儿回来帮着办理后事,但是她不打算让老公为父亲披麻戴孝,这牵扯到如何给公公婆婆解释,她不想去多费脑筋。
如果让三姑父的侄子来披麻戴孝,那么就得按照三姑父大哥的要求,送出去一半家产!
三个女儿有些意难平,如果亲人之间遇到困难,伸手相助是应该的。
但是如今父亲去世了,以披麻戴孝为条件,索要家产,这纯粹是要挟啊!
三个女儿都不同意!三姑也不同意!
后来,她们一致商量好了让大女儿来为父亲披麻戴孝。
大女儿对主事的人说:“虽然我为父亲披麻戴孝,但是,父亲的家产我不会要一分钱的, 两个妹妹放心就是。”
“父亲母亲的家产,都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省吃俭用换来的,我孝敬他们都还来不及,怎么能去分家产?”
“我们所有的家产,都是留给母亲养老的,这也是父亲所希望的。我既然能给父亲养老,就能给他送终!我虽然是女儿,但是,这些年我也像一个儿子一样孝敬父母,为这个家操劳。”
发丧那天,来了一街两巷的人,人山人海,三姑父活着时口碑很好,他给大家盖房子收钱不多,干活又好,大家都想来送他zui后一程。
还有一些人是来看个新鲜的,毕竟村里还没有过女儿披麻戴孝打幡的先例,大家一时议论纷纷。
大女儿披麻戴孝,举起了挑着白幡的木棍,主事的人拿起了老盆正要往大女儿的头上一晃,马上就要摔盆子时,突然,三姑父的二侄子挤了过来,他扑通一声跪在了三姑父的棺木前。
三姑父的大哥一看这情形,他慌了,他一步跨到儿子面前,结结巴巴地问他这是要干啥?
儿子没有回答他的问话,他着急忙慌地往后使劲拽儿子,但是儿子纹丝不动,用力挣脱了他的手。
二儿子哭着说:“我叔活着时对我太好了,他处处帮我的忙,难道我就不能为他送终吗?”
“我平时也没有孝顺叔,现在正好是我报答他的时候了,我要为他披麻戴孝顶老盆。
“我有什么资格要家产?我什么也没有付出,难道仅仅披麻戴孝就得要家产吗?我什么家产都不要,只是为了体面地送别我叔。”
这一番话,让全场哗然,三姑父的大哥气得直跺脚,他的如意算盘只能失算了!
三姑父的二侄子跪在灵前痛哭流涕,他披麻戴孝顶老盆,按照村里的风俗,送走了三姑父。
三姑很感谢这个侄子,她和女儿们商量了一下,既然侄子帮了大忙,那么她们也应该表示一下心意。
那天,三姑和三个女儿一起去了侄子家,她们买了海参等贵重的礼品,还带了钱,表示感谢。
侄子说什么都不要,他言辞恳切地说:“婶子,我叔活着时对我不薄,他去世了,我总得为他做点什么,要不我不会心安的。”
“做人得讲良心啊,我和叔之间血浓于水,这点事你们不要放在心上。三个妹妹你们放心就是,我住得离婶子很近,以后婶子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和我说一声就行!叔不在了,婶子依然是我的亲人。”
人心换人心,侄子的举动温暖了三姑和女儿们的心,她们也在尽力帮助他。
侄子的儿子学的也是建筑,大学毕业后正愁没有地方去上班。
三姑的大女儿自告奋勇地让小伙子跟着自己干。她悉心培养他,在业务方面常常指导他。
小伙子在三姑大女儿的帮助下,成长很快,在技术岗位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三姑父的侄子对她非常感激。
如今,三姑父的侄子和三姑家越走越近,三姑的女儿们回来时,他们就在一起吃饭,说说话,回忆三姑父在世时的事情 。
我想说的话:
三姑父去世时,他大哥想让自己的儿子给三姑父披麻戴孝,当然这是有代价的,需要三姑拿出一半的家产。
但是,三姑父的侄子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一直记得三姑父对他的好,他义无反顾不要分文报酬,为自己的叔披麻戴孝,让三姑一家人非常感激!
老人去世后,如果没有儿子,我觉得女儿可以为老人披麻戴孝,女儿也是传后人,既然能给父母养老,为什么不能送终?
如果侄子为老人打幡送终,纯粹是出于尊重习俗,没有必要和财产挂钩,平时没有付出什么,难道仅仅为了这个形式就得索要财产?主家可以适当用物质感谢侄子,但是侄子不要主动索取!
给是一种态度,是涵养,要就是心胸狭隘了!
新时代新风尚,现在提倡白事从简,农村的那些繁文缛节也在慢慢简化了。
生前床头一碗水,胜过墓前万堆灰,老人活着时,子女尽心尽力好好孝敬老人就行了,何必去在乎那些形式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