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陆军在世界水平怎么样?
我觉得挤进世界前5没问题啊,为什么很多人说就一战水平。
答:
抛开情感立场,就日本陆军在二战中的表现来说,挤进当时的世界前五是没有问题的。
当时日本虽然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 ,是世界列强之一 。但由于日本工业化的时间比较短暂,所以日本的工业基础在各列强之间,,是最脆弱和最不成熟的,远逊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美列强。
像与军工生产密切相关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钢铁工业尚不能满足战时的全部需求,缺额必须仰仗进口 。机械工业发展也不平衡,重工业基础过分薄弱, 在工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举个例子,当时的日本还不是现在的汽车王国,汽车工业发展很是落后,在欧美当小汽车已成为普通工具时,,日本所拥有的只限于少数人的高级车和公共汽车;且生产数量也远逊于欧美列强,从1930至1945年的16 年间,日本的汽车总产量约40万辆,最高峰是1940年年产5.7万辆,而在1940年, 苏联生产了 14.54 万辆汽车、德国约30万辆,英国40~50万辆,美国则达 447.1 万辆)
而像高精尖的电子器材和光学仪器领域,日本的技术水准和生产能力更是低下。同时重要的原料如铁矿石、石油、煤炭、橡胶、棉花等 ,日本不是完全没有便只有极少量的供给。
可以说,在二战几个主要参战国里,就工业基础来说,日本也就强过中国。而敦弱的工业基础,使得日本在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远逊于欧美列强。
首先,日本武器生产数量与其他主要参战国(除中国外)相比就要差了一大块。就拿军队中最基础的武器步枪来说,美国生产了1233万支步枪,苏联生产了1213.9万支步枪,英国生产了245.7万支步枪,德国生产了1032.7万支步枪;而日本则生产了356.9万支步枪。美、苏、德三个主要参战国在步枪产量方面对日本构成压倒优势。而英国虽然步枪产量不如日本,但英国却将主要生产力量投入到技术兵器中的缘故,二战中英国生产了近3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日本只生产了不到5000两坦克和自行火炮。
其次,日本研制的武器性能远逊于美、苏、德、英等国。比如,二战中,日军装备的坦克,火炮口径小、装甲薄弱 、吨位低、速度慢、行程短。这在实战中直接导致了火力 、防护力和持续力的低下 。此外, 在悬挂装置 、发电和传动装置、液压气动装置、机件坚牢度、无线电通讯 、光学器材等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距。综合性能,比苏 、美 、英、德各国整整落后了一个时代,与法国比也落后不少,仅能与意大利为伍。
日本敦弱的工业和科技实力。导致了日本陆军兵器生产和研制的落后。所以,在日本陆军建设的指导思想中, 弥漫着浓厚的唯意志论倾向,过分抬高人的精神、体能的作用。这一思想贯穿日本陆军建设的始终,并对日本军队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虽然,唯意志论的过分盛行(没钱、没资源发展武器,只能锻炼意志,最后自我催眠成功)导致了日本陆军在心理上放松了实现陆军现代化,尤其是坦克这样的技术兵器现代化的紧迫感。但也使日本陆军具备了旺盛的斗志 、坚定的战斗意志、高超的格斗艺术和坚韧耐劳的精神。使其在武器不给力的情况下,还是打出了“不俗”的战绩。(中国战场就不说了)
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解密了一批关于诺门坎战役的文件。据文件显示,诺门坎战役,苏联战神朱可夫指挥一个拥有近千辆坦克装甲车的苏军装甲集团军,面对日本一支二线部队23师团。整个战役,苏军有超过7比1的坦克装甲车数量优势,6比1的火炮数量优势,3比1的兵力优,弹药消耗几乎相当于中国八年抗战的总消耗量。结果投入坦克524辆,装甲车385辆,损失近400辆;500架战机,损失207架;人员伤亡2.5万人。最后,苏联虽然击退了日本,但实际却是一场惨胜。
在太平洋。硫磺岛一役,2.3万日本守军与11万美军,大战一个多月。美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共伤亡28686人,其中阵亡6821人。在冲绳岛战役中,日军第32军,兵力7.5万,以冲绳岛为防御重点,给拥有绝对优势兵力,掌握了制海权和制空权的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冲绳岛战役之后,丘吉尔评价道:“冲绳岛战役是史诗般的战事,将列入军事史上最激烈、最著名的战役而流传后世!”由此可见战斗之惨烈。
在东南亚,而英国当初为了应对日本的进攻,抽调了不少精锐部队赶赴亚洲,其中包括在北非被德国人称为野人部队的澳大利亚第9师,还有出色防御了托布鲁克的英国第70师,在北非表现优秀的英印第17师和英国第18师,以及从北非调动的6个轰炸机,4个战斗机中队和5个炮兵团。这些部队在1940年12月开始到1941年3月结束的北非作战中,以不到5万的兵力就歼灭了22万意大利陆军,还与隆美尔指挥的德国北非军团打的你来我往,堪称精锐。结果,日军歼灭和重创了大量英联邦军队,英军只能退守印度。
总的来说,就日本陆军在二战中的表现来说,列入世界前五名,一点问题也没有,在二战时期也称的上是精锐。不过,有道是邪不胜正,在大势面前终究是螳臂挡车,无法阻止日本法西斯政权的消亡。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