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鲁迅所说的人际“隔膜”?
谢谢邀请!
人际之间隔膜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生长环境,成长过程与生活阅历以及地域文明、种族差异、人生信念、宗教信仰,生活旨趣等等。
就鲁迅先生而言,他的著述中产生了隔膜的较有代表性的人有两位:一位是小说《故乡》提到的农民润土;另一位是他敬重的恩师、民主革命家与国学泰斗章太炎先生。
少年时代的鲁迅与润土两小无猜,润土的活泼机智与丰富生活常识,为困在书斋的鲁迅带来了他人难予的快乐情趣。而在二人成年之后,鲁迅东洋学成归来,遇到已成为挑负着沉重家庭生活重担的润土,鲁迅的一声“润土哥!”与润土满怀恭敬的一声“老爷”,成鲜明对比,隔膜已经显然了。当鲁迅为带着母离乡而处理家中杂物时,润土除要了一些劳作工具外,还要了一个香炉。这种隔膜愈见深刻了。
章太炎与鲁迅是恩师与弟子的关系。鲁迅官费出洋到日本学医,却又拜在避居日本的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与小学(训诂)大师章太炎的门下。在求教章先生学问的同时,更为章先生的意气风姿与民主革命思想所影响。鲁迅晚年在章太炎逝世后所写的纪念文章《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中提到当年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为青年志士邹容的《革命军》作序,并为同在獄中的邹容作诗:“邹容吾小弟,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在辛亥革命之后,章太炎先生不恋官场,更为挽救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式微趋势而辛劳办学。用鲁迅的两段话说就是:“太炎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纪念者自然有人,但也许将为大多数所忘却。”“但革命之后,先生亦渐为昭示后世,自藏其锋芒……”。
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之后想复辟封建王朝当皇帝,章太炎因进京痛斥被软禁。之后章先生绝食,众人劝说无效。而经弟子鲁迅一番劝说开导,章太炎才停止绝食。
后来鲁迅提倡白话文并猛烈抨击传统文化,使章太炎大为不悦。晚年章太炎撰写弟子名录时,未将鲁迅纳入。鲁迅得后,知跟朋友谈到此事时说,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便不敢再去见他了。以后如相见,仍当执礼甚恭。自以为师弟之道,如此可矣。(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
从上述来看,润土与鲁迅的隔膜和章太炎与鲁迅、章太炎与时代人际的隔膜所产生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润土与鲁迅的隔膜是社会生活境遇使然。少年之时的润土与鲁迅,孩提之间天趣稚萌,新奇共好。而于成年之后,一为卓世学人,时代文化先驱,一为辛勤劳作,于苦难中挣扎之农民,寄命运于香炉祷告,自然再难同趣。
章太炎与鲁迅之隔膜是人生最终志趣与责任相殊所使然。辛亥革命之后,鲁迅以进化论为精神先导,力争社会前进,成为“肩起黑暗闸门”的斗士。章太炎则以挽救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殚精竭虑,以至在临终前下留下:“我死之后,华夏文化亡矣”的悲叹。章先生亦不失为一位情在国家而心在斯民的衣冠伟人。章先生与当时人际并社会环境之间产生的隔膜,正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时代变迁与风云变幻的特殊现象。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