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应主要坚持用正面引导的方法。但有时候免不了要施之以打骂等粗暴的惩戒手段。即所谓"软硬兼施"。
教育发展到今天,作为一名教师,“三味"还是不主张老师采用“体罚"方式来教育学生。逼不得已需要采取打骂等较粗暴的“体罚"方式时,最好交由家长以家庭教育方式来实施,更为妥当。
◆为什么不主张老师对学生采用"体罚"手段?1、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学校与“体罚”不和谐。
试想,当我们踏入一所校园,操场、走廊、教室、办公室随处可见一些被罚站的学生,被罚跑的学生,被罚抄的学生,然后学生面前还站着正在大声责骂的老师……这场景,还象是传播文明的校园吗?
记得曾经有一次,“三味"跟随一个检查团去某学校检查"普九"工作,当我们走到教室走廊时,一个班有几名学生被老师罚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蹲马步",陪同的副校长见状后很尴尬地将学生叫进了教室。
2、老师是文明的传播者,“体罚"有损教师身份和尊严。
教学实际中,我们不少的老师有意无意地总习惯于用"体罚"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学生。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惩戒屡教不改的学生,也算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
二是,为树立老师自身的威信。几乎90%以上的老师,希望自己是一个“镇得住"学生的老师。
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师在对学生施以打、罚、骂等体罚方式教育学生时,老师所表现出来的愤怒、粗野等失态神情,确实很丑陋,有失"为人师表"的文明风范。
曾记得有位“熊学生"对我说过:“我就喜欢看班主任生气时的样子,很好玩!"
3、老师对某些“熊孩子"实施体罚,事实上收不到任何效果。
"三味"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上课讲话,老师罚他到走廊上站,他笑嬉嬉的立马走出教室,然后在教室外向教室内的学生扮鬼脸,还不如让他在教室的好。
其实,教师的体罚手段,往往仅对那些平时表现良好、比较听话、能尊重老师的"好学生”才有效。
4、老师的“体罚"手段,很容易演变成对学生的歧视、报复等变态教育手段,严重影响师生间正常的、平等的、友善的、健康的关系。
坦率地说,我们不少的老师在对学生(特别是熊学生)实施惩戒(或体罚)教育手段时,并不完全是本着善意、关爱、负责、教育的心理和目的而实施的。很多情况下是怀着对学生的痛恨、歧视、报复的目的而施加的。
比如,课堂上某熊学生一贯性捣乱课堂纪律,不尊重老师,且屡教不改,老师对这类学生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就会施以体罚,此时老师的心里,对学生的恨远远超过爱。这是人之常情!不必否认!
老师一旦被这种心理左右,就必须保持理智,最好不要采取体罚方式,否则,不仅师生关系受到伤害,而且很容易与学生发生肢体摩擦,而受到投诉和处罚。
◆如果非得采用“体罚"教育手段的情况下,为什么说最好由家长来实施更为妥当呢?1、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对孩子的教育上,家校必须要做到共管共教。现在不少的家长,习惯于将孩子教育大事全盘托付给学校和老师,这完全是家长推卸责任的表现。孩子出点什么问题,首先不自查原因,而一味找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这样的家长是不合格的。
比如,孩子在学校违纪、不学习时,老师约家长到校配合教育,而有些家长总以工作忙,路程远等种种理由推脱;老师布置学生家庭作业让家长适当辅导、监督、批阅或签字,家长总骂老师太懒惰……
2、家长是孩子真正的衣食父母,在管教上更有主动性和权威性。
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更有权威性。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思想。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有二个主要原因:
一是,家长在教育方法上普遍严重缺失,传统习惯上又不善于、不主动学习。因此,多数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心理上是个空白。不象某些发达国家,准父母在孩子降临之前,就自觉参加"父母学院"的育儿培训。
二是,长期以来,在孩子教育上,家长过度依赖学校和教师,以致于老师既当孩子的老师,又当孩子的父母。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时才学习自己吃饭、穿衣、洗漱、打地、文明用语习惯、礼仪礼节等生活技能和素养。至于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更主要依赖于学校和老师教育。
按理讲,家长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贴近孩子的生活细节,也在传统习惯上更有机会和权力实施适当的惩戒教育,理应树立起比老师更高的权威。
3、教师教书,父母育人,各负其责,分工协作,这应是孩子教育上的最理想方式。
对孩子的教育,包括教书和育人二个方面。教孩子文化知识是老师的擅长,而教孩子思想行为习惯和做人,则是父母更适合、更有条件。家长的责任尽到了,工作做好了,老师则集中精力教孩子学知识学技能。
4、对于家长很溺爱孩子,从来就不舍得动孩子一根汗毛的情况,如果老师施以体罚手段,必然会招致家长的强烈不满,老师吃力不讨好。
结束语:如果家长尽不到自己的职责,而将责任推脱给老师,那么,老师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上会麻烦很多。当必须对孩子进行适当惩戒或体罚教育手段时,若家长不挺身而出,老师的处境就会很尴尬。现在上面的相关禁令十分严肃,在“体罚"学生上,必须十分谨慎、冷静和理智。最好避免采用“体罚"手段,必要时,将孩子交给家长教育,才是最妥当的。
这不是老师推卸责任,而是依法执教。
我是“三味聊教育",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