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问: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西周时期的都城建置,是东、西两都制,即首都宗周丰镐(位于今西安),陪都成周洛邑(位于今洛阳)。所谓陪都,就是在首都另外设置一座都城,称为“两京制”。大部分学者将西周初年洛邑视为历史上陪都建制之始。自此以后,历代王朝均以西周的都城建制为范本,推行两京或多京制。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居于陕甘渭水流域的一个古老民族。相传因“姬水”而得姓为姬。周的始祖名弃,为有邰氏女姜嫄所生。周族在姜嫄所生活的时期可能还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但是到了她儿子姬弃时代,已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所以,姬弃被周人尊为始祖,姬弃也就是后稷。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姬弃的儿子姬不窋失去官职之后,带领族人迁徙到戎狄之地,也就是今天甘肃省庆阳一带。到了姬不窋的孙子姬公刘时期,为了发展农业的需要,他又带领族人迁徙到自然环境优越的豳地。周人在豳地开垦田地、营建房屋,安居乐业,并制定了一套举行祭祀、宴会的礼仪。“京”、“京师”就是源自公刘时代对国都的称谓。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商王武丁时期,周族部落成了商王朝的封国。周人因久居于戎狄之地,难免经常受到戎狄的袭扰。迫不得已周人又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渡过漆水、沮水,翻过梁山,来到岐山下的周原定居。这也就是西岐的来由。周人在这里重新建都,新都中王宫设置了皋门、应门,国都中设有宗庙、社稷等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古公亶父死后,少子季历继位。这一时期商王朝的国力开始衰微,而周族的力量却不断壮大。周人开始四处征战,开拓领土。他们首先用了三年时间征服了鬼方;之后攻克了燕京戎、余无戎等山西地区的戎狄。使得周人的领地向西北大幅度的扩展。此举也引起了商王文丁的猜忌,最终害死了季历。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季历死后, 其长子姬昌继位,即为周文王。姬昌被商王封为西伯,他与鬼侯、鄂侯被称为商朝三公。商王帝辛冤杀鬼侯,鄂侯极力劝阻而被商王制作成肉干。西伯姬昌对商王的行为极为不满,位于周人东边的崇国国君崇侯虎把西伯姬昌的态度报告给了商王。因此西伯姬昌被商王囚禁于羑里,直到周人用美女、珍宝进献给商王,西伯姬昌才被释放。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西伯姬昌回到国内后,一面殷勤侍奉殷王纣,一面借口征讨叛国四处开拓领土,周族的势力得以大幅度扩张。崇侯虎所在的崇国是当时的东方强国,在激烈的攻城战之后被周人攻占。西伯姬昌在位于崇国的沣河西岸建立了丰邑,将国都从周原的岐周搬到了丰邑,以此作为灭商的大本营。西伯姬昌还在丰邑建立了一套以卿士为首的官制,健全了政治机构,积聚了一大批有才能的贵族,为周王朝的建立打下基础。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迁都后的第二年西伯姬昌去世,由于西伯姬昌的长子伯邑考先于西伯而死,次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丰邑是周武王姬发的即位之地,丰邑在沣水西岸,周武王又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二城并称丰镐。从地图上看虽然两城紧紧挨着,但是它们的定位不同,丰邑是周人宗庙之所在,镐京则是周武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武王伐纣的大军也就是从镐京出发的。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姬昌临终前嘱姬发积极准备伐商。姬发继位后,趁商王朝主力征战在外之际,率军东征,大会诸侯于盟津,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姬发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最终,民心所归,周兴而商亡。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周武王克商之后,基本上控制了商王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然而周武王并没有入驻商王朝的旧都朝歌,而是回到关中的丰镐。周武王深感丰镐与新征服的东方地区相距太远,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最终决定采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同时,又对周王室起到了拱卫的作用。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周武王把商纣王帝辛之子武庚封于商的旧都朝歌,借以控制商王朝的遗民;为了防止武庚叛乱,又在朝歌东部设立卫国,西南设立鄘国,北面设立邶国,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分别为三国的诸侯,共同监视武庚;又将周公姬旦封于鲁、开国功臣姜尚封于齐、召公姬奭封于燕。同时,由于周人的大本营在关中,崤山以东新征服的广大地区无法很好地控制。为此,周武王计划在伊洛河地区建立一座新的都邑,成为统治东方地区的中心。然而,他的这一想法尚未实现,就突然病逝。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周武王死后,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因为成王年幼,所以由周公旦摄政。这引起了周王室一些贵族的不满。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就散布流言,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之后他们又与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纠合,联络一批殷商的贵族,并且煽动东夷的徐、奄、薄姑等部落发动叛乱。周公在召公的支持下,调动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最终平定了叛乱,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经过这次叛乱,周朝的统治阶层更加意识到洛邑营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是根据周武王的遗愿,由召公、周公主持,营建洛邑,作为东方的统治中心。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然后把那些殷商遗民迁居于成周城,并派八师监督之。洛邑地处天下之中,是伊、洛、瀍、涧四水的流经之地,这里土地宽平肥沃,既是天然的粮仓,又是捍卫宗周镐京的东大门。周成王在宗周镐京坐正,周公旦自己在洛邑监国。所以,建设洛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东方的新占领区和监视商朝遗民。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有些观点认为,周成王时期将都城从宗周丰镐迁到了成周洛邑,其实不然。大量的史料证明,西周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宗周丰镐。当时周天子的主要宗教祭祀活动是在宗周丰镐。同簋、克簋、大克鼎、善鼎、越簋等铭文有周王“各”的祭祀活动;献侯鼎、史叔隋器的铭文中有王大襄于宗周的记载;士上盂的铭文中有“王大龠(禴)于宗周”的记录;郭伯取簋铭文有“寮于宗周”的记述;柞伯簋铭文记载了周王在宗周举行大射礼,铭文中的“大章”、“大檎”指的是周王举行的高规格的祭祀行为。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西周时期,周天子接受王臣和诸侯述职、朝见等活动基本都是在宗周丰镐。宗周钟铭文说明周王不仅在宗周会见王臣、贵族,还会见外夷;方尊铭文记述了邢侯到宗周朝见周王的活动;匡侯旨乍又始鼎中的“匡侯旨初见事于宗周”则是指第二代燕侯旨第一次到宗周朝见周王;乍册魑卣的铭文记录了公太史到宗周述职性地朝见周王的事;柞伯簋铭文也记载了柞伯到宗周朝见周王的事迹。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西周时期,周天子对各地诸侯以及臣下的命令也是从宗周发出。比如小克鼎、史颂鼎、宗周钟、班簋、母簋等铭文中均有周天子在宗周发布命令的记载。从这些青铜铭文的记录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周王及诸侯、王臣主要的活动中心是在宗周,这里无疑是是西周的政治中心,是周天子长住之地,是西周的首都。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成周洛邑虽是天下之中,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也只是西周政权在东方的一个代理中心,宗周丰镐的主都地位依然牢固。众多的西周青铜铭文中同时提到了宗周和成周,足以说明宗周和成周的关系。比如士上盂铭文记载周王在宗周举行“大榆”的祭祀典礼,命令“士上果史黄殷于成周”;小克鼎铭文记载周王在宗周命令“善夫克舍令于成周”;史颂鼎铭文也有周王在宗周,令“史颂……于成周”;晋侯稣编钟记载周王由宗周出发到成周指挥战争。因此,宗周与成周的首都和陪都的地位应是毋庸置疑的。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周成王和后来即位的周康王时期,实行赈济贫困民众、授田于民、明德慎罚的政策,因而农业生产颇有起色、人民生活相对改善、四方外族来朝、政局稳定、人民和睦。这一时期被后世称为“成康之治”。这也是西周安定时代的开始。周人的分封诸侯虽从周武王开始,但大量的分封是从成康之世才出现的。周康王晚期,喜好征伐,攻打鬼方,与南方的淮夷和荆楚亦常有冲突,使得国民经济陷入困境,这为日后周昭王时期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周昭王和他的儿子周穆王经过连年征战,最终降服了东夷、南蛮和西戎,却亏空了周朝的国力。周穆王的儿子周恭王继位后,为了充实国库,放弃了强军的国策,开始对内发展经济,实行土改,使国库充实起来。这样的政策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周边的异族部落又开始猖獗起来。周恭王的儿子周懿王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最终攻破镐京,周懿王被迫将都城迁往犬丘(今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东马坊遗址)。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到周厉王时期,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厉王横征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疾苦。最终导致国人暴动,这也预示着王权从此衰落。虽然之后的周宣王有过短暂的中兴,但是已经无力回天。最终因周幽王昏庸无道,导致城破国亡。宗周丰镐由于战乱而残破,继位的周平王不得不迁都成周洛邑,这也意味着成周洛邑结束了数百年陪都的地位,成为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