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工作几年回头看没有什么成就,该不该换一个环境?

问:工作几年回头看没有什么成就,该不该换一个环境?

职场中,时常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在一家公司工作好几年了,是不是该换个环境了?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先了解自己两个问题:

其一,在这家公司是否真的没有成长与收获了?

我们工作的目的,一是为了薪酬,但同时也是为了收获成长。薛兆丰在《奇葩说》里面说过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所以,当我们当前的工作不能再为自己的简历增加分数的时候,换一个环境也没有说明不可以。

其二,是否为新工作做好了规划与准备?

如果我们确定需要换一个环境的时候,我们还得考虑是否真的做好了换工作的准备。

换一份只拿薪水的工作简单,但这样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值钱,然后就会更容易换工作,如此就很容易进入到一种惯性的跳槽当中。

工作几年回头看没有什么成就,该不该换一个环境?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换不换工作,却决于我们当前的情况。那面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具体该如何做呢?

第一,建立工作目标感,提升工作激情。

如果我们还认为自己当前的工作能有成长,那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目标感来提升工作激情。

第一步,明确工作目标。

我们工作是为了薪水、生活,但如果你的工作目标仅仅只是设立在这些上面的时候,你会很容易变得没有工作激情。我们对于这种物质的需求其实是没有止境的。

从提升工作热情的角度来讲,正确的工作目标应该是明确这份工作实在如何展示自己,得到了多少社会认同,以及为社会真的有什么样的贡献。

第二步,分阶段树立新目标。

有了工作目标还不行,我们还得不断的为自己树立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就像我们登山一样,你还在半山的时候,会觉得很有动力,一旦到达了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就会让你找不到方向。

所以,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然后一步一步的去达成。

工作几年回头看没有什么成就,该不该换一个环境?第二,做好职业规划,寻找新的工作可能性。

有句话叫:你不应该积累工作经历,而应该积累工作经验。

如果我们没有明确职业规划和目标,而是一味的想要换一个工作环境,会容易陷入被动中。

领英创始人霍曼夫在《至关重要的关系》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职业规划ABZ理论。

所谓ABZ,就是我们需要同时拥有A计划、B计划、Z计划。

A计划就是你正在从事的、能够糊口的工作;B计划就是你在A计划之外的新的机会,比如副业、梦想或者一些新技能;Z计划则是一个保底计划,就是一条退路。

拿我自己来举例,我的A计划就是我当前的工作,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这是我们目前收入最大的一部分,也是我当前花费时间最多的。

而我的B计划,就是在头条上写作,写作这个事情一是当作我的副业来做,同时也是我的兴趣之一。

Z计划呢,就是我在老家县城还有套房子,跟朋友在那里还有一个合伙运营的儿童运动品牌。当我某一天实在混不下去了,我可能就会选择撤回老家,专做这个儿童运动品牌了。

综上,考虑要不要换环境时,我们需要问问自己上面两个问题,以及根据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做出不同的选择。

我是张小岩,专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欢迎关注。

大学毕业5年了。从毕业第二年开始,走上现在的工作岗位,坚持了4年。刚开始跳槽到这个行业,满是热血赤诚,火一般地热烈。在这个行当里,也确实符合个人兴趣和特长、性格。虽然在进入单位的第二年因他人离职而导致兼职和调过部门(非能力问题),但在新到部门的三年,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口碑和单位嘉奖也收获满满。可是,正当自己在单位站稳脚跟的时候,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心理忽然觉得空落落的,工作上经历了一些什么,也想不起来,看着工作照片,觉得既陌生又熟悉:“我竟然还做过这个”。调岗后的三年完成了一项任务工程,算是第一份成绩。但现在回想这三年,除了夙兴夜寐的工作,以单位为家的勤劳,一味的刻苦,过于充实排的满满的每一天,以及调头下来重新接工作时依旧是新人的样子(甚至更加严厉的要求),加上新团队一些人价值观和处事方式与之格格不入,对调岗前的岗位念念不忘初心不改却又没有回去的可能的现实无奈,心里越发地不知所措。三年严谨认真,换来了单位的认可。但依旧想要调回原来的岗位,三年尽管现在岗位领导培养,但依旧难以放下原来的执念。直说出来,在这里只会招惹是非,反而显得自己心高气傲。现在听到工作内容,就缺乏热情,不想之前那样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