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的历史上有没有【卧槽这都能犯】的低级错误?
多谢邀请。
我始终认为影视剧不是科教片,若仅仅以娱乐大众为目的,则主要审视的当是作品本身的故事性,而非苛责其科学性或严谨性。不过,即便再宽容,有时候观看一些影视剧,碍于常识已经充盈于心,看到一些细节的怪模怪样,仍难免在心中来句感慨。比如今天谈及的清宫剧中男女演员造型。
情况要从马景涛老师在《梅花烙》中的扮相说起!
姑且不说这《梅花烙》的剧情如何,但就马老师的发型而言,拿到今天看都不乏时尚,若再蓬松些,马老师及旁边的小伙伴简直可以模仿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了!
其实清朝人的辫子发展是有一个逐渐变大的过程的。从最早的金钱鼠尾辫儿,一步步演化为后期的“阴阳头”。但无论何时,头顶着浓密的黑发,两鬓飘散着鬓角,都是不符合清朝法律的。早在顺治元z年(1644),清政府就颁布了强迫汉族男子仿照满族习惯的剃发法令,要求男人头发剃去前额和四周,留存头发编成辫子垂之脑后。那条令人脊背发凉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说辞即与这条强制性法令相关。因此许多清宫剧,特别是港台清宫剧,尽管保留了辫子,但前额头发没有剔除,在当时也是顶风违法,又被砍头的风险。
无独有偶,许多清宫剧的女性法式也与历史不符。比如《甄嬛传》中孙俪老师的妆容,她的正装照还是那么回事,另一张却洋溢着“反清复明”的味道。真实的清宫里的女性发型绝不会那么梳!
早期旗人女子也是梳辫子的,辫子被盘在头顶(东北巴拉人的女子把女真人早期的习惯——垂辫子,保留到了民国),清初孝庄太后的便装画像就是这样。到了清朝中期开始,妇女盘头上开始插花和首饰,而且首饰是越插越多。
民间女性的首饰比宫廷的还夸张,基本上是满脑袋都是首饰了,比如民国时的这位满族女性的这个头饰,民间叫法是“大翻车”。
上图这张黑白照中女子是一位满族贵妇,她的头饰是不是一下子让你想起了《东成西就》中贱到极致的骚男“段皇爷”?
脑袋上面的东西越来越多,皇帝看了都迷糊,要知道那首饰都是带长针的,万一哪天掉下来,灌在皇帝的眼睛上,多让人怕怕啊!皇帝终于忍不住了:
咸丰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谕皇后:
宫廷之内,朴素为先。朕看皇后及嫔、贵人、常在等,服饰未免过于华丽,殊不合满洲规矩。是用定制遵行以垂永久。
一、簪钗等项,悉用旧样,不可竞尚新奇,亦不准全用点翠。梳头时,不准戴流苏、蝴蝶及头绳、红穗。戴帽时,不准戴流苏、蝴蝶,亦不准缀大块帽花,帽花上不可有流苏活镶等件,钿上花亦同。
一、耳挖上,不准穿各样花、长寿字等项。
一、耳坠只准用钩,不准用花、流苏等项。
一、小耳钳,不准点翠,亦不准雕花。
……
咸丰四年二月十四日谕皇后、嫔、贵人、常在等:
从前二年十二月所降谕旨,尚有未备之处,兹再明白饬谕遵行。寻常所戴棉秋领,不准有花边、绦边、青缎边。梳头时,只准戴两支花。若有戴三支花者,即应惩办。
于是“两把头”成了妇女法定头型。
一般情况满族妇女会在平日里梳上图那种插有“扁方”的“旗髻”,发髻竖在头顶上,以区别汉髻(下图中右侧那种垂在脑后的发髻)。遇有节庆时,则改梳两把头。到了光绪、宣统年间,女子流行的头型是燕尾式——大拉翅,配以“不”字型头板,用金属丝编的头座固定在头顶发髻上,中间是金色的头正——“端正花”。《甄嬛传》为年羹尧时代,那个年代,宫廷里的妇女本不该有光绪年间以后才有的造型。
差点忘了,时下很多清宫剧都是穿越题材。既然是穿越,谁知道这个穿越过程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插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