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与我们如今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是谁在何时修改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虽然有争论,但史学界一般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30岁时候写的。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满江红.怒发冲冠》符合岳飞的风格。
写诗这种东西,其他都可以变,风格很难改变。
目前留下不少岳飞亲手书写的诗歌,颇有同《满江红·怒发冲冠》风格非常接近的作品。
比如《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看看,这两首诗的风格非常接近,基本可以确定是同一人所写。
第二,元代就有类似的东西。
众所周知,岳飞被冤杀后还被抄家,文件都被收缴,大量诗歌从此流失。
这些诗歌流散各地,直到六十多年后岳飞被平反。
岳飞后人收集了一些,并不全面。整个南宋时期,岳飞不少诗可能都在一些读书人手中保存。因为岳飞涉及南宋第一任皇帝的政治问题,读书人不敢随便公布这些诗歌,唯恐惹祸上身,只敢口口相传,不敢写入文稿。
到了元代,蒙古人就是诗中的胡虏,当然更不敢随便公开记录。
然而,元代的杂剧《岳飞破虏东窗记》已经有部分《满江红·怒发冲冠》。可见,这首诗最迟在元代就有流传,并非是明代什么人伪造。
只是到了明代,汉人重振江山,这才可以正大光明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收入官方文集。
第三,诗的内容就是宋代的现实。
一些人一知半解,认为“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是错误的。
因为当时岳飞打金兵,贺兰山则是西夏的地盘,明显是错误的。相反,明代却经常要同西北敌人作战,说踏破贺兰山还是有道理。
这就是不懂历史的胡说八道。
其实贺兰山有两处:一在宁夏中部,一在河北磁县。河北磁县的贺兰山,此处战略要地,是金宋战争的关键地区。
当年金兵攻打河北,磁县贺兰山是最后一块沦陷的地方。
而岳飞曾经六次行军路过磁县贺兰山,还曾在这里驻扎过,对这里记忆犹新。
所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就是一举收复河北的意思。
众所周知,在北宋时期,宋军控制的最北端也不过是河北省。收复河北,也就是等于将金兵完全赶出宋国境内,收复全部失土的意思。
岳飞,永远的民族英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张艺谋的电影满江红,是发生在岳飞死后五年,但那时候我们看到的如今这首《满江红》应该还没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