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驾崩了,太子什么感觉?
皇帝与太子,相互依存又彼此矛盾,如同一块硬币的一体两面。储君的权威与合法性来源于皇帝,皇帝的延续又需要储君接班。
历史上,太子是一个十分尴尬又危险的职位。太子能力太强,功劳太大,就会风头上盖过皇帝,日月不明。一旦太子威胁到皇权,皇帝就会出手打压。
太子能力太差,老皇帝又担心不能托付千斤重担,搞不好就换人。
当太子,要时刻处理好君与储君的关系、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做太子的人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只有等到皇帝去世了,自己才能上位。有些人当太子,没等到父亲去世,结果自己先行一步了,比如朱标。
皇帝驾崩,太子的感觉是相当复杂的。
不管心里怎么想,台面上一定要无比悲伤,泪流满面,如丧考妣。在古代中国,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一个人很重要的品行,考察一个人,首先就看这个人对父母孝顺与否。皇帝是太子的君也是太子的父亲,君父去世,太子要表现自己的孝,眼泪与悲伤的表情就是给别人看到孝。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是大臣以及子民学习的榜样,必须以身作则地尽孝道。
如释重负皇子在当上太子的那一天,心里想着就是能够名正言顺地上位。在太子位置上,能够一直熬到皇帝去世,尤其是面对康熙、乾隆那样的长寿帝王,当中必定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煎熬,每天四平八稳,已经磨平了所有的菱角。当一天储君,头顶就有泰山压着,如坐针毡。
有些太子,时间久了,就难免有种被压抑的感觉,如胤礽就曾经发牢骚“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结果两立两废,最后没能转正。胤礽没有看到今天的世界,他要看到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当了七十年太子,他的心理就平衡了。
太子盼星星、盼月亮,等着登基,如今皇帝去世,自己好不容易熬出头,终于可以不受皇帝约束了,心理自然很开心,有种“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感。乾隆去世,嘉庆完全放飞自我,心理不高兴才怪呢。
心理悲伤,表面也悲伤有些太子,与皇帝的感情比较深,从小受到的父爱比较多。当皇帝去世后,太子作为儿子,心里还是会悲伤的,比如李治。
还有一类人,本来不是太子,结果误打误撞成了太子,老皇帝不仅是君父,也是自己的恩人。比如汉武帝,本来太子是刘荣的,结果自己捡了个便宜,当汉景帝去世的时候,汉武帝就很怀念父亲。
有一类人的太子之位,完全是自己巧取豪夺得来的。比如李世民,他与李渊的关系就十分微妙,玄武门事件后,如果李渊不退位,后果可想而知;再比如杨广,野史中,杨坚就是被他咔嚓的。像这类太子,心里巴不得皇帝早点归天,即使不归天,也要被迫接受自己表演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