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问: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刘邦在荥阳被项羽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刘邦被打得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病急乱投医。刘邦手下第一说客郦食其为刘邦出了一个分封六国之后的馊主意。虽然刘邦没有看出是个馊主意,但是张良却及时阻止了刘邦。张良明白清楚地告诉刘邦,不是不可以封王,关键要看依据什么封王。当时情形下,最能够激发斗志的便是因为功劳分封。所有能够帮助刘邦击败项羽之人,都可以在分封之列。最终刘邦先后封了多个异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分别为楚王韩信、韩王信、赵王张耳、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等八个异姓诸侯王。刘邦通过异姓诸侯王最终打败了项羽。为什么封王的是这个八个人而不是刘邦手下的周勃、灌婴、樊哙等人呢。

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刘邦分封的主要依据是因功封王,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个八个异姓诸侯王分一下类。

第一类:韩王信、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

第二类:梁王彭越;

第三类:楚王韩信;

第四类:燕王卢绾。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周勃、灌婴、樊哙等人没有被封王。刘邦初期封王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因功封王。如果想封王最起码得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得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人马。虽然这些功臣的功劳也非常高,但是这些功臣的功劳还没有达到因功封王的标准,他们的功劳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侯爵。刘邦基本上按照他们的功劳给予了相应的封赏。这些人没有封王说明他们的能力和功劳真的不够。如果我们读史书可能会发现,樊哙、灌婴周勃等人的功劳似乎也都不小。比如樊哙的总功劳为“斩首百七十六级,虏二百八十八人。别,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已下至三百石十一人。”周勃的总功劳为“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别破军二,下城三,定郡五、县七十九,得丞相、大将各一人。”貌似功劳还可以,但是这些功劳,距离封王还有一大段距离,他们这点功劳够封侯,但是绝对不够封王。这些人也都是刘邦的嫡系部队,他们在整个战争中这几个人也都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他们的军队都来自于刘邦,他们都归刘邦直接统帅,他们没有任何独立性。他们连一方统帅的都没有担任过,也没有自己的力量,功劳又不够,怎么有资格封王呢?

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刘邦众多部将之中真正因功封王也就是韩信一人。韩信的功劳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和他媲美。韩信的主要功劳有:1、在汉中为刘邦谋划天下大势。2、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采用这一战术成功迷惑了三秦,最终一举消灭三秦,刘邦得以重返关中。3、初败楚军。刘邦彭城大败之后,韩信在荥阳,阻击楚追兵,大败楚军,使汉军得到恢复发展的时间。4、攻灭魏豹。奇袭魏都安邑一举消灭西魏国,并且俘虏了魏豹,消灭了刘邦东出的后顾之忧。5、背水一战。井陉之战中消灭了二十万赵军,杀死了陈余,活捉了赵歇,一举灭掉了代国和赵国。6、逼降燕国。大军陈兵燕赵边境,用政治手段逼迫燕国投降,成功占领了燕国。7、攻灭齐国。在齐国打败了龙且的二十万楚军,并杀死龙且。打败楚军之后成功灭掉了齐国。8、十面埋伏。垓下之战设下十面埋伏成功狙杀了项羽。楚汉之争期间,韩信先后灭掉了三秦、西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楚国等九个国家,堪称大汉第一功臣。

楚汉战争末期真正掌握胜利天平的人不是刘邦和项羽,而是手握重兵的韩信。韩信当时向着刘邦则刘邦会取胜,向着项羽则项羽会取胜,自立为王则三分天下。刘邦其实最初并不想封韩信为王。韩信占领齐地以后,请求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刘邦本来破口大骂韩信,但是迫于形势只能封韩信为齐王。韩信也成为刘邦部将中第一个被封王的将军,也是第一个真正因功被封王的将军。大汉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分封他为王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他不封王,当时天下便没有人有资格封王。刘邦建立大汉之后,改封韩信为楚王。

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梁王彭越跟刘邦的关系比较微妙,彭越其实一直都不算是刘邦真正的部下。彭越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一个合作者。彭越第一次和刘邦相遇便是合伙攻打同一座城池。项羽分封天下的时候,彭越并不在分封之列。但是彭越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天下再次大乱之后,政治上敏锐的刘邦意识到在项羽腹地的彭越是一支可以拉拢的力量。所以他派人送给了彭越一方将军大印,彭越名义上也就成了刘邦的手下。后来彭越成为了魏王豹的国相,这也算是彭越的一次质的飞跃。整个楚汉战争期间,彭越就干了一件事——破坏,历史上也称之为彭越挠楚。由于彭越的存在,项羽总是不能在前线专心致志和刘邦作战。项羽不得不多次回军攻击彭越,当项羽大军匆匆忙忙赶来的时候,彭越连打都不打就直接溜了。项羽是找又找不到人,打又打不了,只得一次又一次来个长途奔袭。这样刘邦和彭越一个在正面战场,一次在敌后战场,打得项羽叫苦不迭。从而直接支援了韩信对项羽的战略大包抄行动。垓下决战前夕,刘邦被项羽再一次击败。刘邦想调动彭越和韩信前来合围项羽。但是此时的刘邦既调不动韩信,也调不动彭越。为了调动彭越,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封彭越为梁王。彭越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能力,使得他成为仅次于韩信的第二号诸侯王。

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韩王信、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属于同一类,本来和刘邦一样,都是项羽分封的诸侯王或者诸侯王族。

韩王信本是韩襄王的后代。项羽分封的时候,封了韩成为韩王。但是项羽并没有让韩成回到韩国,后来干脆杀掉了韩成。韩成被杀死之后,韩国就是失去了国君,韩国也就是等于再一次灭亡。韩王信率领军队略定韩地,韩王信很快就平定了十几座城市,并且打败了项羽所立的韩王郑昌。韩地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刘邦为了拉拢韩人和韩王信,便立韩王信为韩王。即使刘邦不封韩王信为为王,韩王信自己也会以韩国王室的身份自立为韩王。韩王信被立为韩王之后,便一直跟着刘邦和项羽对抗,虽然期间曾经投降项羽,但是最终还是站在刘邦一边。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立韩王信为韩王。

张耳本来也是一方诸侯,项羽分封天下的时候,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张耳后来被陈余打败之后才投奔刘邦。刘邦派韩信和张耳两人打败了陈余和赵歇,平定了赵地和代地。此后,刘邦封张耳为赵王。刘邦封张耳为赵王的原因一是为了利用张耳的威望安定赵地,二是张耳本来就是一股政治力量。

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吴芮是英布的老丈人曾经率领一部分士兵和项羽一起入关。被封为衡山王都邾县。楚汉战争爆发之后,吴芮在张良的劝导下,改为拥立刘邦。刘邦打败项羽之后,吴芮和韩信等人拥立刘邦为帝,刘邦改封吴芮为长沙王。吴芮没有投靠刘邦之前已经是一方诸侯王,吴芮也是以诸侯王的身份投靠刘邦,刘邦只是把他的改封为长沙王。

臧荼曾经参加巨鹿之战,且随同项羽一共入关。项羽分封天下时,封燕国大将臧荼为燕王。韩信灭掉赵国之后,听从广武君李左车的建议,派使者说服臧荼归降。刘邦继续任命臧荼为燕王。

英布是项羽帐下第一猛将,参加项羽的所有军事行动。为项羽立下汗马功劳,项羽自然不会亏待这位勇猛的部将。英布被封为九江王都六县。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派随何劝服英布归附,英布最后投降刘邦。公元前203年,刘邦改封英布为淮南王。英布和刘贾进入九江,策反了楚国大司马周殷,之后又率领军队合围项羽。

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这几个人其实严格意义上不是刘邦的手下,他们只能算是刘邦的合作者。他们和刘邦的关系更像是合作公司,刘邦只不过相当于是这些诸侯王的盟主而已。刘邦为了打败项羽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这些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就是刘邦拉拢的对象。如果刘邦不给这些诸侯王足够的好处,这些人怎么会愿意背叛项羽。刘邦给这些人的好处就是保持或者扩大这些人的王位。刘邦暂时保住了这些人的王位,最终刘邦依靠这些异姓诸侯王打败了项羽。打败项羽之后,这些人拥立刘邦为皇帝。做为回报,刘邦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这些异姓诸侯王的地位。

公元前202年,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拥立刘邦称帝。刘邦称帝后,再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这些人诸侯王的身份。

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内部最大的威胁便是异姓诸侯王。刘邦当皇帝之后,大部分精力也都放在摆平异姓诸侯王。刘邦在解决异姓诸侯王的同时也盘算着分封同姓诸侯王。刘邦若想分封同姓诸侯王,就必须要解决封王的标准。大汉建立前后,封王的主要标准是军功。所有异姓诸侯王都有战功做为依托。刘邦若想分封同姓诸侯王需要把封王的标准由因功封王变为因亲封王。从因功封王到因亲封王需要有一个过渡,试探一下群臣的反应,卢绾正好是个合适的人选。卢绾有一点功劳,但是他的功劳绝对不够封王的资格。卢绾和刘邦的关系非常亲密,又没有达到血缘关系的标准。卢绾正好介于因功和因亲之间。如果刘邦封了卢绾为王,天下没有反应,他就可以逐渐封一些姓刘的且有些功劳的诸侯王。

燕王臧荼叛乱以后,刘邦看到了分封卢绾的机会。刘邦也明白卢绾的功劳还不足以封王,所以他要给卢绾一个立功机会。刘邦带着卢绾踏上了平定臧荼的道路。做为叛乱者的臧荼,根本不是刘邦的对手。刘邦和卢绾没有花多少功夫就解决了臧荼。平定臧荼叛乱之后,刘邦立即封卢绾为燕王。刘邦封了卢绾为王,就等于告诉群臣我就是喜欢卢绾,我就要封他为王,即使功劳不够也要封他为王。如果大臣们默认了,或者反应不大的话,那就正中刘邦下怀,他就可以逐渐封老刘家的娃为王。如果大臣们反应激烈,甚至引起兵变,他也可以随时撸了卢绾。最终卢绾被封为燕王,也成为沛县子弟中唯一个封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