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问: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1:华晨宇:高音音色难听,甲杓肌参与过低,发音点靠前,大喊大叫;

华晨宇的高音音色和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王高鹏教授对学生说“喊出来的干瘪音”完全一致。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天娱传媒一哥华晨宇,华晨宇是张杰的延续。在天娱的传播下,大众觉得他唱的很好,曲风够独特,“新生代实力唱将”、“歌王”噱头一大堆,但实际上华晨宇和张杰的问题是一样的,音乐审美不够,高音来凑,充斥着天娱娱乐至死的意味。

在声乐之中, 基本的要求是以情感载体的真声作为演唱音色。真声具有着天然的柔性和圆润泛音感,可以提供大量的低音泛音区内容,以及泛音强度衰减的快速。内容足,衰减快,音色情感就充沛,越符合人类人声审美。

具体演唱中,换声点之后提供优质的强混,一般而言是需要胸声点缀甲杓肌的主动参与,让声带维持住自身的真声音色质感,通过共鸣腔的集中和声压维持,来形成金属芯质感。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优质的金属芯质感,必定要包含以下三个条件:

1:维持低音泛音区的真声音色,保证金属芯不尖锐化、不老成化;

2:共鸣腔的集中度,提供向上的空间感;

3:声压的强大,提供高音的张力;

这三个条件,第二个和第三个都还好,仅仅是舞台表现力的不同。但是第一点是绝对的核心,他直接决定了直观的听觉感受。唱得好不好听,就取决于第一点,甲杓肌对于真声的维持程度很重要。

恰巧,华晨宇就是这个问题,他的强混音色,极大程度的缺乏了甲杓肌提供的真声低音泛音区质感,而且腔体变化偷懒,完成度不高。具体腔体问题如下: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1:发音点靠前,靠上,基本从上颌窦位置改变为筛窦等高位置。过分靠前,可以减少共鸣腔体集中的困难程度,但同时舍弃了以上颌窦为中心的面罩共鸣提供的多区域泛音内容

2:部分高喉位,声带紧张。华晨宇的喉位控制还行,他的声带压缩程度需要借助咽喉肌肉,来提供部分的喉位对抗力度。但是总体上,华晨宇很偷懒,他浅尝辄止,并没有将声带压缩的能力作为目的,而是借助咽喉肌肉来完成部分声带压缩

这造成了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问题。他的喉位不足以致命产生倒嗓,但依然导致了高喉位给与的声带压力。

发音点靠前,声带紧张,这样的状态下,高音会不由自主的往上喊,而不是以强混的面罩共鸣为核心的共鸣蔓延。缺乏了大量的共鸣质感,而是简单的将声带音扩大放大,不具备强混的声压内容度,干瘪瘪的。就是为什么华晨宇的强混音色很难听的原因,也是大喊大叫的原因。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1:发音点靠前,尖锐化,音色过干;声线缺乏共鸣。

2:甲杓肌参与不了,拉不住声带,真声低音泛音区缺乏;

华晨宇的唱法选择,并不是他个人能够决定的。而是天娱的一贯作风,从张杰开始,天娱传媒就逐渐感觉到了一个问题:

大众对于声乐的审美认知就是很简单的三条:飙高音、足够帅、八卦足够多。

和音乐有关就一条飙高音。至于飙的高音音色质量怎么,不在天娱传媒的考虑范围,音色再差,千万调音师也能拉回来。音乐审美再怎么哗众取宠,天娱的公关都能圆回来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这种丝毫没有以优质作品去改变环境,而是专注于商业的做法。必然是要被淘汰的。

甚至可以说,华晨宇的底子很不错。但是缺乏了一个良好的声乐环境。他距离林俊杰的优质强混,差距可以说不是难以跨过。距离T1唱功,也就差最后临门一脚,如果能满足甲杓肌的参与度和一个良好的音乐审美,未必不是真的新生代唱将。但如今深陷天娱传媒,不论是唱法还是曲风以及审美,实在叫人不敢恭维。

天娱对于华晨宇的运营和夸大,详情可以去看,我另外关于华晨宇的3000字文章:我为什么get不到华晨宇?以及4000字文章:华晨宇和薛之谦有一方面综合水平谁更高?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2:陈奕迅,曾经的中低音王者,如今漏气越来越严重了。

陈奕迅,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但他的状态下滑得着实令人唏嘘。如果最近五年有看过陈奕迅演唱会的朋友,应该会比较淡定。

从2016年开始,陈奕迅就开始了大范围的倒嗓和漏气。倒嗓可以理解,当年《浮夸》有多火爆,陈奕迅如今的倒嗓就有多严重。《浮夸》最后的E5,唱一次陈奕迅声带损伤程度加一层。

他一个中音歌手,不得不在时代和唱片公司的要求,完成了高喉位G4、A4的能力,但陈奕迅本身不具备声带压缩能力和强混能力。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那E5怎么样?只能挤卡,选择部分咽音护嗓,但即是如此。陈奕迅的《浮夸》E5高音,只有在录音室是完美质量的,任何一次Live《浮夸》E5的质量都很低。包括被津津乐道的韩国MAMA现场。

陈奕迅的唱法,是半漏气式唱法。通过漏气的给与大量气声,帮助自身中低音的完美语感,完成听觉拥抱感。本质上半漏气唱法有两个人,一个是许志安一个陈奕迅,但陈奕迅明显做得更好。

不论是《十年》还是《富士山下》还是《好久不见》,都足以称得上是最好听的中文歌系列。那种清澈语感和淡淡的伤感,以及完美的感动。听一遍就好像你和陈奕迅感同身受。这就是半漏气给与的魅力。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任何技巧都有一定弊端,从声乐性上讲。漏气是极为业余的表现。即使是被天娱祸害带跑偏的华晨宇,他的声带闭合程度也是很合格,不存在任何漏气的可能。需要气声效果,可以用声带边缘化的技巧来完成,而且护嗓。

但显然,HK乐团对于新世纪的声乐技巧基本上是隔绝,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国荣时期。

最近五年来,以陈奕迅的《线上演唱会》为例,他质量音域从以前A#4,变为如今的G4。而且唱G4都面红脖子粗,口气喘息极大。

如今的漏气程度很严重,陈奕迅的个人发展也几乎停止。谁都会有低谷,这并不能否定他曾经的辉煌。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关于漏气的详情,可以参考我的3000字文章:许志安的唱功如何?

关于陈奕迅的唱功,可以参考另一篇:陈奕迅唱功如何?

3:任贤齐:口水声过度,CD收录《小雪》唱功车祸现场,音域E4以下。

任贤齐,这是一个让人怀念的歌手名称。感觉距离自己很远,但又很近。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网络上流传着一则信息:任贤齐《心太软》,卖了足足2500万张。由此衍生而来,说任贤齐的唱功如何如何好,他的其他唱片卖了多少多少。但实际上,一切要讲究证据的。

看过任贤齐2020年的台北演唱会,他全程的音域在E4以下,而且E4的质量,还是极为不合格的假声。任贤齐唱得最好的时候,就是《心太软》那一张唱片

《心太软》代表着任贤齐的巅峰音域:G#4

当时的任贤齐是被滚石唱片雪藏五年,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机会,他将他五年的沉淀一同放入这张专辑。不具备任何声乐训练的他,用挤卡硬顶的方式,完成了G#4的质量高音。可能是不服命运,可能是放手一搏。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很显然,他成功了。《心太软》让他完美解脱了财政问题。但同时让他不再具有斗志和进步性后期的音乐,全部都是F4以下的音域

在《心太软》之中, 存在着大量的口水声,这种口水声如今很难看到了,因为行业标准已经完全杜绝了这种可能。但是在当时,口水声还是为任贤齐起到了一定作用。配合自身的苦闷、歌词的立意、唱法的硬顶挤卡,口水声的亲昵感倒也算任贤齐为数不多的优势。

总体上,任贤齐是被换声点卡壳的歌手代表。被狠狠地按在F4以下,年轻时可以靠着身体硬唱,但如今已经不可能。

关于任贤齐的唱功详情,在3000字文章:如何评价任贤齐的唱功?

4:孙楠:咽音唱法;已经让大众审美疲劳;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曾经的华语一哥,以嘹亮的音色称霸。只能说孙楠取巧了,对于歌曲的演绎过于集中,缺乏变化和内容度。

孙楠、华晨宇、张杰这一批歌手实际上本质都是一样的:飙高音;满足大众对于高音的听觉需求,却不以更高的质量作为追求,个人音乐审美都是商业为核心。这里有人要问了,更高的质量是什么?是林志炫的A4-D5、是李健的弱混、是韩红的强混、是林俊杰的声压。

简单讲一讲孙楠的音域,关于咽音唱法详情可见我的3000字文章:孙楠的唱功如何?

孙楠的音域称不上十分狭窄,但远远没有大众认为的跨度很大:

孙楠质量音域:D3-A#4;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一个八度+5度,也就是一个半八度多。这个区间从G4开始,拥有G#4、A4、A#4三个高音表现力。你说这音很高?谈不上,林志炫、李健、韩红、林俊杰都没说话。那凭什么孙楠当年红得发紫,还成为了主流一哥。

很简单,咽音唱法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帮助。当时的通俗唱法实际上内容极为匮乏,本质上依旧以民族唱法的固定音色情感倾向作为审判核心。当时就需要咽音唱法的固定音色情感倾向,来满足大众需求。基于咽音透亮、穿透、稳定的特质,孙楠不可避免地成为佼佼者。

但时代在进步,如今的声乐市场,已经极大程度完成了的本质性变化。每年的声乐生都是华语音乐的基石。咽音本质上是训练法,不满足人声音乐的灵活性。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歌手?


时代在进步,希望歌手们也能与时俱进,学一学林志炫、林俊杰的学习劲头,审美才是一个顶流歌手能火多少年的源动力。不要想着取巧。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