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周口是哪个朝代的都城(周口在战国时期属于哪里)

隋朝建立,全国南北复为统一,今周口一带经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遭受的破坏,逐渐复苏。唐代政治长期稳定,今周口一带的经济出现了秦汉以来的第二个发展高峰。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又实行轻税政策,农民得到了土地,户口增加,垦地扩展。唐朝初期,经隋末战乱,人口流徙,土地荒无,社会经济凋敝。唐朝为促进农业生产恢复,增加政府财收入,下令招还流民,继续实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唐太宗常以隋亡为鉴,励精图治,更加重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经过唐初到唐太宗开元年间120多年的努力,随着农田水利兴修,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稳步上升,表现为生产力的进步、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的增加。

隋唐时期,唐朝中央政府重视淮河流域的农业开发,玄宗天宝以后,“天下以江淮为国命",周口一带农业发展较快。农业生产工具锄、铲、挪、的改进。水利设施修复和新的开凿更为完善。长期积累的犁地、播种、施肥、灌溉等一整套农业生产经验得到推广,良种普遍使用,经济作物发展。粟、麦是唐代周口一带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粟、麦产区之一,水稻也是周口一带重要的粮食作物。农田大批开垦,粮食单产超过汉代一倍。

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呈正比的,人口发展快,则经济增长快,又会拉动人口的增长。隋唐五代是周口一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人口继东汉末至南北朝人口流动迁徙高峰后,再次呈现人口发育增长期。据《册府元龟》卷487《邦计部:赋税门》录开元二十九年九月诏中载“大河南北,人口殷繁,衣食之原,租赋尤广”。陈州(今淮阳县)的户口在《新唐书•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志中多有记载。贞观十三年(639年)陈州有6367人,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增加到52692人,天宝十一年(752年)继续增长,达66442,元和四年(809年)人口仅有4038人。唐代陈州人口表现出低、高、低的趋势,开元、天宝年间人口增长较快,到元和年间人口锐减。

南北朝时周口一带为战场,水利工程破坏,水稻种植衰落,至隋代逐渐恢复,灌溉势头未衰。陈州西华(今西华县)的邓门陂就是唐代引渠蓄水修筑的著名人工陂塘之一。据《新唐书•地理志二》记载:“有邓门废陂,神龙中(706年),令张余庆复开,引颍水溉田。”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张九龄充河南开稻田使,在陈、许、豫、毫、寿等州开置稻田(《旧唐书•玄宗纪下》)。贞元年间(785年~804年),陈许节度使曲环使大将孟元阳董理西华屯田,“元阳盛夏芒屩立稻田中,须役者退而后就舍,故其田岁无不稔,军中足食”(《旧唐书•孟元阳传》)。唐末,忠武军节度使赵珝仍在陈州按邓艾故迹,决翟王渠溉稻田以实仓廪(《旧五代史•赵珝传》)。

五代政权都曾统治过周口一带,所以五代之间的混战,周口一带未能幸免,人民离散,累年废耘。战争还导致许多水利设施失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水旱灾害频繁,严重影响了周口一带人口的稳定和发展。直到后周时期,社会经济状况才开始好转。郭威执政时废除苛敛,鼓励耕植,修复农出水利。周世宗柴荣即位后,更注重农田水利兴修,并采取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措施,对当时周口一带农业经济的恢复至关重要。

唐代,赐民永业田,用于植树种桑,鼓励农桑发展。西华桑白皮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朝西华县双龙集(即今西夏镇丛桑村)名士张公艺九世同堂,其九世孙取桑籽育苗百余亩,养蚕缫丝。10多年后,桑树成材,伐树时,发现桑树根皮与别处桑树根皮迥然不同,表皮白,皮质厚,木质心细,乃优质药物桑白皮。桑树有鲁桑、湖桑,入药的桑白皮采自鲁桑。鲁桑任西华广泛种植,精心炮制成药,供市场需要。

隋唐五代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并且有着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历史上,中国气候的演变大致呈现冷暖交替状态,总趋势是由暖变寒,即温暖期时间趋短,程度趋弱,而寒冷期时间趋长,程度趋强。7世纪中期至10世纪后半叶,气温高于今天。11世纪至12世纪初气候渐趋寒冷,气温比今天低,13世纪初至13世纪的后半叶气温开始回暖,但仍然低于今天。隋唐五代时期处于温暖期。民国二十二年《淮阳县志》载:“中宗神龙二年(700年)十月,李有华,鲜茂如春。”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十一月,宛丘县凤凰云集,鸟儿数万只,前后相随,行列整齐,色别为群。陈州官吏将此事上书朝廷,3日后皇帝改年号为“仪凤”。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十月,陈州的桑树上野蚕自生。《文献通考》:“是年十月,陈、许界内,野蚕自生桑上,三遍成茧,连绵九十里,百姓收拾抽缲,得丝绵,织绸绢。”《旧五代史•五行志》载: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六月,“许、汝、蔡、陈、颍五州蝝生,有野禽群飞蔽空,食之皆尽”。这是鸟类灭蝗和谐自然环境的写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开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