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最悲壮、感人的遗言是什么?
“周恩来遗言”——
杭州文艺青年李君旭撰写的周恩来遗言,虽然子虚乌有,但不胫而走,流传甚广,气势如虹,最为悲壮。
1976年,农历丙辰年,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陨石降落、天崩地裂、伟人离世、四五运动、十月胜利等等。
在四五运动中,民间影响较大事件之一,便是“周恩来遗言”:
“我在手术以后,病情虽有短期的稳定,但自下半年开始,癌症逐步扩散,虽然身体感觉还好,但离见马克思的日子确实不太远了,我想有必要……汇报一下近来的一些想法”。
遗言首先歌颂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患病期间,主席对我亲切关怀,使我十分激动,主席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有主席为我们的党和国家掌舵,是全国人民的莫大幸运,也是我莫大的欣慰。这些日子以来,主席在遵义会议期间和我谈话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百感交集。不能再为主席分担工作,我十分难过,为了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前途,主席要注意保重身体。”
“四人帮”不学无术,阴谋诡计,祸国殃民,但又由于当时形势所迫,无法正面揭露,所以,采用“遗言”隐喻的方式,告诉世人王是一个水平低、能力弱的小混混,具有劣根性,如果不学习、不努力、不改过,将被淘汰:
“洪文几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解决问题上,提高都很快,对此我极为高兴……洪文今后要多抓全面性的工作,处理事情要果断,不能优柔寡断,要为党多做工作,不要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狩猎和游游山玩水上……。”
在文中用大量篇幅和浓墨重彩歌颂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业:
“朱德同志和叶剑英同志年纪已高,要注意锻炼身体,当好主席的助手和参谋,具体分工是可以摆脱的,但你们所处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非常关键,需要认识到这些……”
“遗言”中,用了大量篇幅歌颂邓小平知难而上、敢于挑战、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工作有魄力。具体阐述了邓小平1975年全面整顿工作的成效,用具体事实说明邓小平工作出色,有能力、有魄力:
“今年以来,邓小平几方面工作都很好,特别是贯彻主席的三项指示,搞得比较坚决,这充分证明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要保持那么一股劲,要多请示主席,多关心同志,多承担责任,提口号要注意,要考虑到长远的影响,今后小平同志的压力将更大,只要路线正确,什么困难都会克服。”
“遗言”最后以临终嘱托的方式,回忆一生的革命生涯:从投身革命,历经南昌起义、万里长征,到开国大典和提出四个现代化等等,最后用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彻底唯物主义者的口吻嘱托:
“同志们,长期的病假使我有可能回顾自己所走的道路,在这曲折的道路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我们前头倒下去的先烈…”
“和同志们临别前,我请求三点:第一,把我的病情发展概况,每天以简报或广播的形式发布一次,告诉全国人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第二,主席岁数大了,追悼会不要参加,请小平读悼词;第三,追悼会从简,骨灰不必保留,撒入大海。”
这份根本不存在的遗言,用特殊的方式,声讨“四人帮”,拥护邓小平,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短短几天时间,全国到处都传抄,仅在安徽省第一次收缴六千九百三十五份,第二次收缴三千零二十八份,全国印刷、手抄本达到数亿份。
综合各种报道和信息记载,临终前周恩来确实没有留下什么遗言。23岁的热血青年李君旭,在1976年2月5日,为了反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经过缜密思考和巧妙的构思,创作了“遗言”文艺作品,用这种特殊形式投入到伟大的四五运动中,十分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