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问: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明之制度,专制在上、僵化在下、内卷于沿袭、崩溃于激变。

总得来说,比之秦汉隋唐,明朝制度更为复杂、更为精妙、也更为稳定,却说不上有多先进。大明劫而大明死,大明制度要负一定的责任。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先说专制在上

这里所说专制,主要指皇权专制。简单说就是皇帝的权力太大,朝廷的权力太小。

秦汉有丞相。秦汉丞相,完全可以甩开朝堂九卿,然后单靠府内十三曹就能治国理政。丞相府的牌面,要多硬有多硬。

那秦汉皇帝呢?皇帝只有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六个办事处,而且主要负责起居饮食。所以,秦汉皇帝的权力,实际并不大。除了秦皇汉武这种不世出的强势皇帝,皇帝们根本做不到皇权专制。

秦汉的丞相,一般设一到两个。这相当于领袖制。大臣们不是听皇帝的,而是听丞相的。因为丞相才是政府领袖、朝堂领袖。

那皇帝呢?皇帝跟丞相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皇帝是国家领袖。非要引用一个主权的概念,那就是:主权在君,而治权在相。再通俗点儿说就是:所有权归皇帝,使用权在丞相。而权力之运作,不是谁拥有权力谁权大,而是谁使用权力谁权大。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这是秦汉丞相,要多彪悍有多彪悍。皇帝一旦搞不定丞相,那就真能被架空,而且是合理合法地架空。

唐宋有宰相。宰相是一群,有时候也能独任,比如李林甫和杨国忠。但总体上说,宰相相当于委员会制。唐朝宰相,生成于三省制。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复核、尚书省执行,这三个衙门的宰相一配合,那皇帝就成了橡皮图章。宋朝宰相,权力下降,基本就留下了一个中书省。虽曰中书门下,而实际就是中书省。

三省制不再硬,宰相也就没法硬。唐朝宰相拟定政令,皇帝画敕签字,然后就执行了。宋朝宰相却要先用札子向皇帝请示,皇帝同意了,中书门下才能拟定政令,然后才能执行。所以,唐朝皇帝可以是橡皮图章,但宋朝皇帝不是。

到了明朝,连中书省都没有了,所以宰相也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内阁,但内阁不是大明帝国的国务院,而是大明皇帝的秘书处。秘书就是内阁学士和内阁大学士。

秦汉丞相,都是超品,属三公一流,是可以封侯的;唐朝宰相,都是顶级的三品大官,甚至还有加封。而明朝的内阁学士呢?五品。比之二品的六部尚书,这些人顶多算科级干部。科级干部怎么管部级干部?没法管。所以,也就有了兼职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这才能到二品。这种兼职大学士说出去的话才能有分量。

但关键是工作内容。

明朝内阁的工作内容,从本质上说,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秘书服务。大臣的奏折报上来了,怎么处理?内阁拟个意见,这叫票拟;然后皇帝斟酌决定,这叫批红;批红拿到,才能定旨出令。这还是中后期,前期就更惨了。

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个皇帝,不仅精力充沛而且素质过硬。所以,内阁的工作就是为皇帝代笔,皇帝说啥、内阁记啥。而且,皇帝还常到内阁坐镇,当起了办公室主任,直接指挥内阁号令天下。

唐朝宰相跟皇帝,公文换图章;宋朝宰相跟皇帝,札子征意见;明朝内阁跟皇帝,竟玩起了传纸条。所以,皇帝越来越专制,而宰相和朝廷越来越卑微。中间再掺杂进司礼监,那就只能是黑暗了。内阁的票拟,到了太监那里,甚至能被当成包鱼包肉的废纸。这种事,也就只有大明朝才会发生。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再说僵化在下

有些事,你不能全怪在朱元璋身上。因为制度是一个沿袭流变的过程。以前的制度会作为参照,以后的制度会加以修正。朱元璋只是定了一个大盘子。而定这个这盘子的时候,他要参考元朝和宋朝。之后,这个盘子怎么变化,历代大明皇帝都要参与意见。

首先是参照元朝的行省制。

本质上说,行省制侵夺了地方治理权。秦汉是郡县,就两级。郡守和县令可以放手治理地方。李广一个郡守就能打得匈奴叫爸爸,那明朝怎么没出过这么硬的知府?

不可能出。

秦汉郡守的权力,与大明知府的权力,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原因就是中央过度干预地方,导致地方无所措手足。

行省制就是干预地方的极端典型。但这个制度被明朝继承了,或者说被朱元璋继承了。那啥叫行省制?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跟现在的省没法类比,倒是可以跟英国的殖民地类比。印度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其最高首长叫总督。名义上,总督是女皇派的,而不是英国内阁派的。女皇派的,跟内阁派的,区别在哪?

内阁代表国会、国会代表民意。但殖民地不许有民意。所以,这个总督就只能由女皇派,而不能由内阁派。英国本土可以有民主、有自治,但印度是殖民地,所以不能有民意、也不能自治。

这就是中央强行控制地方,不允许你自治、也不允许你有民意,地方事务还要全由中央包办。行省制的本质初衷,就是把地方当成殖民地来管。

本来地方事务应该地方处理。但大元朝廷信不过地方的汉人,所以必须派中央的蒙古人来治理。那你就派刺史、观察使啊?汉朝和唐朝就这么办。

这么做不是不可以,但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力度不够、一个是蒙元统治者信心不足。所以,派个钦差或巡视组根本镇不住。那咋办?

我给你派个中书省。这就相当于派了一个国务院。行省的全称,是行中书省,意思是行走的中书省,通俗点儿说就是行走的国务院,而行省的长官自然是宰相、丞相一级,至少也得是个副宰相或副丞相。

明朝没直接说行省,但换了个马甲,叫承宣布政使司,直接控制地方的民政和财政。另外还有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司,分别控制地方的监察和军事。这一点应该参考了宋朝的路监司。接着,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再又派出分司,进一步控制地方。这就在县、府、省三级行政中又给加了一级,即分司。到了清朝便清晰些,就是那些管知府的道台。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明朝的山东省有五个府,却有十六个分司;而山西省有五个府,却有十三个分司。你这么搞来搞去的结果,就是官太多,而且都是管官的官。那谁来治民呢?

只能是县令治民,但县令上面的老板太多。所以,县令的主要工作也就变成了伺候上级,最后也没精力治民。这种制度设计,纯粹就是自己人跟自己人玩,而且还玩得很开心。

这是行省制,真心不怎么样,只能让地方越来越僵化,根本放不开手脚。

其次是官吏分流。

官吏分流,自古就有,但分得不清不楚。关键是没必要分得太清楚。

吏相当于业务干部,官相当于机关首长。秦汉之时,部门首长称官,如九卿、郡守等;属官称吏,如长史、别驾等。区别仅是劳动分工或上下隶属。而且,官吏可以互通。朱买臣曾为九卿之一,后来罢职再起用,做了丞相府长史。这是官可以为吏。而秦汉的很多三公高官,甚至丞相,也可以从基层小吏干上来,如御史大夫张汤。

魏晋隋唐以来,官吏进一步分流。因为当官要看门第,当大官更要看门第。而到了元朝,还要继续分流。蒙元和满清,都是部族政治,皇帝们都有自己的本部利益集团需要照顾。所以,官多蒙古人为之,吏多汉人为之。

明朝虽无门第之分又无部族之殊,却用科举把官吏给分流了。明成祖朱棣时期,先是规定胥吏不得当御史,后又规定胥吏不得考进士。自此之后,官与吏也就泾渭分明且不可逾越了。

本来是就是一般的劳动分工,到明朝却分出了身份高下。科举的进士,能力再不行,那也要当官,而且当大官。非科举的胥吏,能力再行,那也当不了官,更别说当大官。再用科举考试制度来个源头限死,那胥吏就彻底没了晋升可能。

这么做,有什么害处吗?

害处非常大。

科举干部,手高眼低,却霸着高位;基层胥吏,啥都能干,却无缘晋升。这就导致清流浮于上,只会道德文章;浊流沉于下,难免自甘堕落。上流有信仰却无实干,下流有实干却无信仰。这种官场生态,就不可能好。

秦汉之时,是一个县令带着一群力争上流的掾属。比如秦末的萧何,完全有机会从沛县衙门晋级到郡级衙门,“秦御史欲入言徵何,何固请,得毋行”。但是,明朝呢?是一个县令带着一群自甘堕落的胥吏。除非国家大乱,胥吏和非科举出身的吏,几乎没有晋升可能。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这就是人事不通,导致官场僵化,接下来便只能堕落。

最后说内卷于沿袭、崩溃于激变

内卷,简单理解就是向内演化。这种向内演化,并非全无好处。有时候,内卷很有必要。做事精益求精,这没啥不好;拿出统一标准,这也无可厚非。

比如选官制度。

汉朝实行郡国推举,各地方官每年给中央推荐两名人才,然后待诏金马门,皇帝看着不错,那就直接任命。这么做,肯定太粗糙。很多有本事的人,选不出来。比如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走郡国推举的路子,完全没机会。

书奏天子,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于是上乃拜主父偃、徐乐、严安为郎中。

主父偃等三人上书阙下,相当于把自己写的文章直接递到皇帝家门口。他们只有这么做,才能被汉武帝发现和重用。所以,汉武帝感慨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你们这些个人才都跑哪去了?怎么这么晚才被我见到?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所以,这就有必要内卷一下。于是,也就有了隋唐的科举取士。这是内卷的精益求精。

但问题是人才太多,怎么选?作为皇帝或朝廷,我怎么知道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精益求精之后,就必须要有标准。

唐朝科举玩格律诗,你严格按照格律要求给我写首诗,符合要求且还有意境,那你就是人才,然后给你官当。这么玩,杜甫没问题,而李白却未必。李白多是古体诗,过于自由奔放,格律难免限制了他的才华发挥。但无所谓,选不出李白,还能选出杜甫。

格律,就是一个标准。宋朝玩经义、明朝玩八股,都是这个道理。你得定出一个标准。所以,难免内卷。

但是,内卷过度,或举国内卷,就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明朝制度,之所以复杂、之所以精妙、之所以稳定,就是因为内卷过度。

明清科举,跟唐宋科举相比,其内卷程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北宋仁宗年间,三苏入京而名动京师。但三苏是怎么来参加大宋科举考试的?

嘉祐元年丙申是春,辙父子三人同游京师,过成都,谒知益州张方平。方平一见,待以国士。

在成都,跟地方大吏张方平见了一面;在开封,跟文坛大佬欧阳修见了一面。然后,苏轼、苏辙兄弟就参加了礼部会试。这多简单。而如果是明朝和清朝呢?先考个秀才、再中个举人,然后才能进京参加顶级的科举考试。这种制度限制,不知道要熬死多少精英。即便是在宋朝,苏轼的老爹苏洵,就是因为熬不住,于是索性不玩了、老子不考了。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唐朝为了开疆拓土,所以才设立节度使。明朝为了镇压内部起义,所以才设立巡抚总督。这就不是对外,而是对内。承宣布政使司,卷得还不够,那还得继续卷。

“天下太平,则小官多、大官少;天下之乱,则必然是大官多而小官少”,这就是明朝的官场内卷。而内卷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央过度集权、地方无所措手足。所以,遇到事情,不是放手地方自己处理,而是中央亲力亲为。这就相当于末梢神经坏死然后把脑袋给憋大了。而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崩溃于激变。

明朝并非没有努力过。但努力的程度,远不及唐宋。

安史之乱后,大唐面临财政危机。于是,唐朝推行了两税法和盐业改革。这两项改革不仅解决了当时的财政危机,而且为后世立法。尤其是两税法,俨然获得了某种工具正义。收这个税、那个税,都不合法,只有收两税,那才合法。

神宗年间,宋朝也面临财政危机。于是,宋朝搞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大刀阔斧地改变北宋的权力运行逻辑。变法后来失败了。但谁也不能说王安石是权臣。因为他的所有变法工作都在大宋制度允许范围之内。作为大宋宰相,他有这个权力。

明朝呢?

面对财政危机,明朝发动了张居正改革。结果也失败了,但张居正却被定性为权臣。原因就是他的很多做法都超出了内阁的权限。内阁根本没有权力搞变法。为了变法,王安石能搞出一个制置三司条例司,相当于大宋变法最高领导小组。而为了改革,张居正就做不到,只能跟司礼监暗送秋波、暗通款曲。

为啥张居正做不到?

因为他不是宰相,没有这个权力。正规权力走不通,那就走非正规的权力。所以,死后定性为权臣,并没冤枉他。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而抽象点儿的解释,则是明朝的制度已经内卷过度:在这个精妙、复杂且稳定的制度框架内,任凭你是商鞅在世,也干不出打大功绩,当然也干不了大坏事。

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再多出几个张居正类的好干部,大明小步慢跑,或许也能跑出内卷困境。

但是,时势激变了。

一是外部激变。表面上看是满清崛起,而实际是草原崛起。满清入关,不是建州女真一支入关,也不是整个东北的女真人集体入关,而是满蒙草原世界集体入关。因为在入关之前,满蒙已经形成了同盟。所以,大明的外部压力,不是满清,也不是东北,而是整个草原。

一个自然激变。在当时的大明崇祯朝,严寒、干旱、饥荒、蝗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纷至沓来,而且一波比一波邪乎。这都不是举国挨饿的问题,而是举国死人的问题。1638年,李自成和张献忠基本被打残。但1641年初,黄河流域发生波及70%人口的大瘟疫。于是,北方防守空虚、起义再次风起。此时的大明不仅财政枯竭而且社会失序。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对于这种级别的时势激变,别说大明帝国无法应付,就是隋唐帝国也无法应付。但是,隋唐可以招架。有人说,安史之乱后,大唐已不是曾经的大唐帝国。但是,大唐却没有死。因为大唐被打碎了成了一个又一个藩镇。虽然节度使们明争暗斗,却内能勉强尊帝、外能勉强抗侮。大唐硬是多扛了150多年。明朝呢?李自成一入京、满清人一入关,整个帝国大厦便轰然倒塌。制度僵化导致灵活性丧失,这时候,你连个藩镇都出不来。

这就是大明制度:表面是专制、风格是内卷、结果是僵化。因为专制所以内卷,因为内卷所以僵化。当外部环境突然激变,大明劫也就只能大明死。因为它早已僵化成一个焊死的牢笼,很难被打开,却可以被击碎。

明朝建立在汉唐宋等朝后面,为什么感觉老朱在政治设计上还有那么多落后的地方呢?像分封制,宦官干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