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荆州,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提到荊州,我想起″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有专家考证,真正把湖北人比喻九头鸟,其实是在明朝中后期,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他是一位纵横挥阖、十分厉害的湖北人,因为出生在湖北江陵,所以被称为张江陵,万历初年,因为皇帝年幼,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张居正独掌军政大权,成为了″皇帝″,在当首辅的期间,张居正推行了很多措施。
张居正在财政上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得国库充实,军事上用了李成梁、戚继光等名将镇守北方大地,凌云翼、殷正茂平定西南,史治上釆取了″考成法″,考察各级官员等,可以说当时的明朝很不错。张居正专门挑选了九个德才兼备,作风强硬的监察御史,在全国各地巡查,对于贪官污吏绝不手软。
这就导致了很多贪官的不高兴了,对张居正恨得牙痒痒,但是不敢骂张居正,于是就把目标对准了那九个监察御史,巧合的是张居正是湖北人,那些贪官污吏就大肆宣传张居正任人唯亲等,于是那句″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顺口溜就出来了,九头鸟指的是九个御史,″湖北佬″就是张居正了。经过历史的发展,这句话成了正面含义,湖北人给人印象就是精明能干,十分有头脑,懂变通,不怕吃苦等,而很多人对湖北人的印象都是来自汉正街的,所以,这就导致这句专门针对湖北人的有褒有贬的顺口溜风靡全国。
春秋战国时期,九头鸟名为九凤,有比较好的寓意,深受楚人的喜爱和崇拜,而"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俗语的含义说明楚人(湖北人)的厉害之处,形象展现了湖北人不畏强,刚正不阿的形象。
张居正在万历元年(1573)至万历十年(1582)担任内阁首辅,得到皇后李氏与小皇帝朱翊钧的授权以及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蜜切配合,得以″符帝摄政″。凭借着这样的身份,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成改革,都雷厉风行,势不可挡。
当时人把这种久违了的政局称之为″朝下令而夕奉行″″中外淬砺,莫敢有偷心″言必信,行必果″丝毫不拖泥芾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改变了嘉靖以来政局颓靡,财政亏空,边防废驰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扭转了大明王朝不断下滑的颓势,缔造了万历时期最为富庶强盛的一段辉煌,这是张居正改革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原因。
张居正,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显赫的历史文化名人,他所进行的一系列政革挽救了日渐衰落的政局而彪炳于史册。然而他死后,皇帝就翻脸不认人了,说他″专权乱政″″谋国不忠″甚至想对他″斫棺戮尸″,嗅觉特别灵敏的政治官僚,随声附和,趁机对他落井下石,污蔑张居正″残害忠良,荼毒海内″,扬言″即斫棺戮尸尚有余罪″。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不堪忍受酷刑而自尽,其他几个儿子均被流放边疆,一个女儿在夫家郁郁而终,家被抄两次,饿死十几人。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户部侍郎陈大道带领多名在京城的湖广士绅为张居正伸冤,恰逢此时也有异象,张居正的坟墓突然冒白烟,朝廷这才为张居正平反,恢复张居正的声誉和祭祀,崇祯三年(公元636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礼部侍郎罗喻义为张居正伸冤,崇祯皇帝再次为张居正平反,荫护子孙,到了崇祯十三年(1646年),崇祯皇帝恢复张敬修的官职,追封谥号″孝列″,荫护其孙为张同敞为中书舍人。
张居正是一个天使,又是一个恶魔。虽然饱读儒家经典,但他身上少有温、良、恭、俭、让的气质,少有仁恕的精神,事事处处都是咄咄逼人,甚至在权力斗争中堂而皇之地玩弄阴谋狡诈诡计,手段十分圆熟,甚至可以置脸面于不顾,可以对言官弹劾,舆论的非难熟视无睹。″威权震主,祸萌骖乘″这八个字就是张居正悲剧的根源。无论功勋多么卓著的首席大臣,在皇帝眼里不过是″臣子″而已,张居正如此精明强干的政治家,居然对于这个关键有所疏忽,忘乎所以,难怪海瑞要说他″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了。
尽管张居正有很多缺点,但他完成了他的理想与历史责任,中兴大明。至于其缺点,人都是有缺点的,人们看待一个成就非凡人物时,都会习惯性地观察是否完美,这是人之常情。不过在我看来,用一句俗语来讲,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才是好猫。再进一步讲,张居正的这些缺点,大部分人不也都有吗?既然常人都有,又为何要去要求也是常人的张居正道德高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