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被贬斥新疆时,伊犁将军为何殷勤地送野猪肉?
按常理来说,被贬到外地的废员,为了在陌生的地方立足,一般会讨好当地的官员,送点见面礼、银票啥的。而林则徐则不然,当地的伊犁将军还反过来向他“献殷勤”,这里用引号表示伊犁将军对林则徐并非巴结讨好,而是怜惜。
道光二十年(1842年)至二十五年(1845年),这三年中的林则徐的官场人生走向了最低谷,他被道光帝革职放逐到新疆伊犁!随同的还有邓廷桢等人。当时的伊犁将军是满族人布彦泰,相当于新疆的一把手,位高权重。按照清朝惯例伊犁将军要负责对被下放的官员进行监视,一旦发现异常要向朝廷汇报。而布彦泰得知林则徐的到来,并没有为难他,而是带着礼物以小弟的身份登门拜访。他给林则徐提供日常所需,带来米、面,鸡鸭鱼肉类,还有各种野味,比如野猪肉。除此外,他还经常请林则徐来家做客,下棋聊人生。
这些在《壬寅日记》里有记录:
那么伊犁将军布彦泰为什么要向林则徐“献殷勤”呢?“将军馈米、麦、羊、豕、鸡、鸭等物,四领队或以肴馔,或以羊豕,皆受之……十三日,“将军招晚饭”,邓廷桢、文冲、福总戎皆在座。十四日,将军送野猪肉……”
布彦泰是亲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的“四朝元老”,他之所以支持帮助林则徐,主要是被林则徐的正义耿直所感动,另外林则徐确实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对林则徐的被革职感到惋惜。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林则徐为什么被革职。众所周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正义之举着实给中华民族出了一口气。但大量的鸦片被毁,也惹恼了英国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英国除了要求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之外,还强烈要求处置林则徐以解心头之恨。道光帝把引起战争的原因归结给林则徐,认为都是他工作失误造成的。
说实话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照样会对中国发动战争。英国发动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扩大海外殖民地,虎门销烟只不过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而已。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去销毁鸦片,维护了清廷尊严,也是对朝廷忠心的表现。他的行为是爱国壮举、是清廉、是民心所向!凡是有良知的人都对他支持点赞。但是他却触犯了靠鸦片发财的一些贪官的利益,在反对势力的攻击下作为鸦片战争的背锅侠,他最终被腐败的清政府革职流放。临行前他说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便头也不回地踏上了西去伊犁的漫漫长路。
林则徐虎门销烟轰动世界,远在新疆的伊犁将军布彦泰自然得知消息,他对林则徐的爱国行动是敬重、敬仰的。所以在林则徐来伊犁的路上,布彦泰就派贴身人员快马加鞭去四台迎接他,此后也一直对林则徐以礼相待,在生活上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二人同心协力共谋大事为新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布彦泰欣赏林则徐的人品和能力,林则徐刚到,布彦泰就把掌管将军府粮饷的重任交给他。
林则徐经过勘察深思熟虑,提出要对虎视眈眈的沙俄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他建议布彦泰大力兴修水利开荒屯田,得到布彦泰的支持,布彦泰让他负责兴修水利工程的一切事务。
林则徐和地方封疆大吏紧密配合,捐修水利,开荒种田,平定叛乱,一切都做得尽心尽力且得心应手,取得很大的成功,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开发与边防事业的发展。在开荒垦田上,他承担了垦复阿齐乌苏荒地的重任,由于缺少经费,林则徐自己出资承修了水利工程中最为艰巨的龙口工程。
“新疆兴治屯田,将军布彦泰请以则徐综其事”,而布彦泰历任伊犁将军期间,成绩斐然,在新疆地区开拓了几十万亩农田,和林则徐一起平定了地方叛乱,应该说是晚清时期少有的能吏,“与则徐会勘。凡历两年,得田六十余万亩。”
林则徐对布彦泰也是很欣赏的,在家书中对布彦泰给予肯定:
“布彦泰人才儒雅,公事亦甚明练。”
通过频繁往来,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放逐人员与布彦泰建立了似家人般的亲密关系,凡是能帮的布彦泰一定会出手相助。
布彦泰还为林则徐多次书写叙功折稿,如实禀明林则徐的功绩,并一再说请,让清廷能对林则徐“弃瑕录用”。在布彦泰的帮助下,林则徐于1845年九月二十八日清廷允许他“以五品京堂候补”回京。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生活三年的边陲,发出了:“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的感慨。
林则徐告老还乡后偶遇左宗棠大人,在谈论国事时,林则徐长叹道:“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也!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1850年,林则徐于广东省逝世,享年65岁。
1880年,近70岁的左宗棠大人率领4万重兵抬棺出征,最终把伊犁从沙俄手中夺回。
1882年,献身边疆30年的清朝大臣布彦泰病逝,终年90岁。
总结:布彦泰对林则徐“献殷勤”,一方面是林则徐的名望较高,另一方面他敬重林则徐的才能和人品以及他强烈的爱国情怀。总之,布彦泰是个善良的聪明人,善待林则徐不仅仅是布彦泰个人对林则徐的敬重,其实还是民心所向,事实证明,他做得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