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中华,华虞,的“华”是指什么?
“华、夏”一词来源相同,二者互相指代。
华夏,中原地区早期先民自称,也称“华”、“夏” 、“诸华”或“诸夏”等。“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中国),称四方为"夷蛮戎狄"。
如《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珿中原之人。《辞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
《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大约从编著《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中国)”。
华夏来历:“华夏”之夏,来自于夏朝(或夏后氏),夏后氏起于嵩山周边,也就是最早的“中国”所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夏后,《帝王世纪》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周书·度邑篇》武王问太公,吾将因有夏之居,即河南是也(孟子注:禹号夏后氏后君也,禹受禅于君,故夏称后)。
至于华,则与华国有关,古有华国就在嵩山东南,其都曰华阳(今天还有华阳故城遗留),与夏后氏同在一地。
《路史·国名记》:
华,子国,郑十邑有华。
《国语·郑语》载:“若克二邑,乌阝、弊、补、舟、依、<黑柔>、历、华,君之土也。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此处华,即指华国(华邑)。
《水经注》: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迳华城西,史伯谓郑桓公曰:华君之土也。韦昭曰:华,国名矣。《史记》:秦昭王三十三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斩首十五万。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嵇叔夜常采药于山泽,学琴于古人,即此亭也。黄水东南流,又与一水合。水出华城南冈,一源两分,泉流派别,东为七虎涧水,西流即是水也。其水西南流注于黄水。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微》:“华、地名……。在河南省密县,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夏,中华民族起于此。”
钱穆《国史大纲》:而夏人则起于今河南省中部,正是所谓中原华夏之地。鲧与禹则又别为一族,其居地殆起于河南嵩山山脉中。曰“有崇伯鲧”崇即嵩也。山海经“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禅渚在河南陆浑。禹都阳城,【世本。】阳城在嵩山下。【又有言禹都阳翟者。阳城河南登封;阳翟,今禹县,出入数百里间。游牧之民习于移徒,古人都邑,同时有两三处不足异。】华夏连称者,嵩山山脉亦得华名。国语“前华后河,左洛右济”,华在洛东,即今嵩山。又史记魏有华阳,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周礼职方豫州“其山镇华”。皆其证。
华国都城华阳所在,南边有华水,山南水北谓之阳,故曰华阳。
《水经注》:引《春秋释地》云:中牟县西有清阳亭是也。清水又屈而北流至清口泽,七虎涧水注之,水出华城南冈,一源两派,津川趣别,西入黄雀沟,东为七虎溪,亦谓之为华水也。又东北流,紫光沟水注之,水出华阳城东北而东流,俗名曰紫光涧,又东北注华水。华水又东迳棐城北,即北林亭也。《春秋》:文公与郑伯宴于棐林,子家赋《鸿雁》者也。《春秋·宣公元年》,诸侯会于棐林以伐郑,楚救郑,遇于北林。服虔曰:北林,郑南地也。京相璠曰:今荥阳苑陵县有故林乡,在新郑北,故曰北林也。
另《礼记》、《国语》皆云:炎帝,少典之子。而《家语》与《史记》云: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国语》又云:黄帝,炎帝之弟,则二君同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言:"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少典为有熊国君,而河南新郑古为有熊国(亦是黄帝之所在),炎帝既为少典之子,新郑西北部的"华阳"为第八代炎帝榆罔的出生地,或许更为合情合理。
经常看到华夏大地,中华民族,还发现有人说华虞八千年,这其中的“华”,到底是指什么? 夏,就是大禹的夏朝;中,就是中原之国,中央之国;虞,应该是尧舜时候建立的古唐和古虞,唯独“华”不是很清楚。请教诸位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