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问: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世说新语》有人生境界,却无生活智慧,更无处世哲学。谁要是把《世说新语》当成处世哲学来读,那就只能怎么读怎么死。

一言以蔽之,《世说新语》是一部讲述名士和名士怎样风流的书。

但是,名士为啥能够尽情风流?名士为啥能够成为名士?关键是这个能够如何能够的问题。

《世说新语》没讲。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芸芸众生都在追求成功、成名,也可以说是都在追求成为名士。所以,大家需要的生活智慧,实际是晋级攻略:我怎么才能成为名士、我怎么才能风流得逞、我怎么才能风流着成为名士。

但《世说新语》认为这种追求的想法和这种晋级的过程,太俗、俗不可耐。

它根本不屑去讲。

《世说新语》是名士的教科书,而不是成为名士的晋级手册。因此,普通人所关注的生活智慧、所需要的处世哲学,它一概不讲。

既然这样,那《世说新语》有啥用?

或许,当你成功成名、成为名士之后,《世说新语》才会更有用。

西西弗斯往山顶推石头,推上去一次、滚下来一次,但他还是一直推、继续推。生命不止息、努力不停息。时间长了,推石头这个磨难,竟成了生活、有了意义。

这是生活智慧。

但,就在推到第一亿零一次的时候,石头竟立在山顶不动了。然后,西西弗斯陷入沉思:以后还推啥、还活啥、还努力啥,人生还有啥意义?对普通人来说,相当于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不仅财富自由而且功成名就,还家庭美满、健康强壮,那然后呢?然后就跟西西弗斯一样沉思了。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这时候,《世说新语》会说:西西弗斯你可以处在红尘之中又超脱红尘之外,然后成为名士、活出风流。

这就是人生境界。

说了这么多,那底啥叫名士?

王孝伯言:“名士不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所谓名士,就三条:平常没事干、特别能喝酒、相当有文化。

能喝酒是性情、有文化是才情,没事干是堕落。所以,才情、性情最重要,这是人生境界;而堕落只能是名士的副产品。

但实际上,没事干的堕落才是最强标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但前四个都需要努力为之,或是像西西弗斯那样推石头、或是像现在社畜那样996。但推石头太累、996太苦,所以就特别需要意义加持。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人总得有点儿意义。

没有意义,西西弗斯坚持不住、社畜们也坚持不住。然后,在意义中麻醉自己,推石头就推出生活智慧、996也搞出处世哲学。

所以,这就不可能做到平常没事干,而是平常有干不完的事。

只有当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统统满足,然后才能做到平常没事干,然后才能超越一般境界、晋升名士境界,也可以非常认真地“陷入”自我实现的迷思。

那名士们的自我实现是什么?

痛饮酒、熟读《离骚》。

具体来说,可以不够正能量,如刘伶醉酒、阮咸裸奔,没事儿搞搞行为艺术;也可以上点儿层次,如读读老庄、搞搞清谈,阳春白雪到曲高和寡。

但一切的前提都是没事干。

名士们既不需要996为生活奔波,也不需要推石头为赎罪受罚。

那么,“平常没事干”的名士们,到底要干些啥?这就是《世说新语》要讲的。

首先是社会责任。

名士也在社会之中,而且还是当时社会的精英阶层、领导阶层。所以,境界可以超脱、行为可以放荡,但也要承担社会责任。

你可以存林下之风流,那要不要享朝端之富贵?

既然仍要享朝端之富贵,那就不能太过偏离主流价值。

所以,《世说新语》三十六门的上卷四篇,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这是孔门四科。孔子教学生,就这四个专业。《世说新语》也要致敬孔子。

所以,名士们虽然不想这样,却也做成这样,即便任性也要输出正能量、即便个性也要弘扬主旋律。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其次是群体样式。

中卷九篇分别是:方正卷,是说做人要有原则、刚正不阿;雅量卷,是说做人要有气度、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识鉴卷、赏誉卷、品藻卷,都是品人、评人和夸人的;规箴卷,说劝人的;捷悟卷,说人聪明;夙惠卷,讲神童的;豪爽卷,说人豪爽。

简单说就是身为一个名士,你应该按照上面所说的那些去做。

但是,上面所说的那些,仍旧是一般说教。甚至包括上编四卷和下卷二十三篇在内,跟一般理解的生活智慧和处世哲学,能有多大差别?

表面上看,没啥差别。细读之下,大有不同。

一是有些事,你得看由谁去做。普通人懈怠,叫躺平;名士懈怠,叫高卧。躺平和高卧实际一样,但做的人不一样,境界也就不一样。

初,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

谢安在东山隐居,没事儿游山玩水、有事儿也游山玩水,最后连媳妇都看不下去了。但是,谢安越是游山玩水,却越是名声煊赫。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二是有些事,可以做得不一样。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只能照章办事,而且严格照章、雷厉办事。但不再考虑五斗米、更不在乎五斗米的名士,则可以做得非常不一样。

王安期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王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

小吏盗窃公家财产,照章办事的话,就得开除加拘留,这可是腐败。但名士王承(琅琊王氏,名承字安期)是咋做的?直接玩了一把与民同乐,把鱼送给了小吏,拿去吃、别客气。

去做的人不一样、做出的事不一样,境界自然不一样。

我们当然不会苟同这些。什么人不一样、什么做不一样,这就是名士精英阶层在集体堕落加集体矫情。

但这就是名士们的群体样式。

第三是活出个性。

下卷二十三篇分别是:容止篇,讲帅哥可以怎么帅;自新篇,讲犯错就要改;企羡篇,讲仰慕人可以有多舔狗;伤逝篇,为逝者表达伤心;栖逸篇,讲隐士怎么高卧;贤媛篇,讲优质女有多优质;术解篇、巧艺篇,讲名士可以把中医、喝酒、绘画、下棋这些事情做到什么境界;宠礼篇,讲怎么宠爱人、礼遇人;任诞篇、简傲篇,讲任性的人可以有多任性;其他诸如排调篇、轻诋篇、假谲篇,等等,不多说了,简单概括就是“名士们的那些事”。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下卷的格调,大大拉低了一些,但更显个性。

身为一个名士,必须足够个性、一定足够任性。

首先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对于社会责任,名士们不想关心,却不得不做。因为不承担社会义务,那“平常没事干”的硬标准就无法实现。其次要活出群体样式。对于群体样式,名士们非常关心,自然身体力行。因为名士也要解决归属需要的问题,总不能还去推石头和996吧?

然而,名士们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名士们追求的群体范式,是矛盾的。

当官者以治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尽礼为谄谀;从容为高妙,放荡为达士,骄蹇为简雅。

治事、奉法、尽礼,这是社会义务的要求;从容、放荡、骄蹇,这是群体样式的追求。

有了矛盾,就要解决矛盾。但一定要解决吗?不解决又如何?

这就给了个性以足够的空间。

所以,规范地概括一下是:《世说新语》的名士们,就是在社会责任与群体样式的矛盾张力中,努力寻求个性。

当然,也可以愤怒地概括一下,就是:“既享朝端之富贵,仍存林下之风流,自古名利并收之实例”,一群懈怠的人竟能如此不要脸的幸福生活。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现代人,去读《世说新语》能有啥用?

一是不要过度执着于意义。

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至于辞喻不相负,正始之音,正当尔耳!

王导和殷浩清谈了一宿。但通过一宿的清谈,得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意义到了什么?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乃竟未知理源所归”,啥也没得到、啥也没收获、啥意义也没有。

“正始之音,正当尔耳”,但正始年间超一流的清谈,也就是这个样子。感觉到爽,就行了,非要琢磨出一个意义吗?

推石头的西西弗斯要创造意义,996的我们要发现意义。时间久了,我们想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都要问个意义。

对意义的过度执着,是农耕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创伤。我们能不能放下对意义的执念,感受到生活的爽、体悟到世界的美?

二是过一种有意思的生活。

有些事,没意义、没价值、没作用、没结果,甚至连个结局都可以没有。但兴致来了,我可不可以去做?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徽之(琅琊王氏,名徽之字子猷)看到夜间大雪,兴致来了,然后就起床、开窗、喝酒、吟诗。这就是折腾啊。大半夜不好好睡觉,第二天没法好好工作,对身体也肯定不好。但有意思。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突然,他又想到好友戴安道。然后,出门、乘船,不管多远,也要去找好友雪中饮酒、酒中谈诗。坐了一宿的船,到了人家门口,竟又掉头回家睡觉。

折腾一宿却连个结果都没有。“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兴致来了,就要去做;兴致没了,这就结束。虽是折腾,却不失是一种有意思活法。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但没有意思的人生呢?

比未经审视、未经审查的人生,更不值得过。

有意思的人生,而且有意追求、有意为之、有意雕琢之后,就是诗意、就是境界。

三是找寻久违的诗意人生。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你更喜欢哪个?

初读的时候,一般会喜欢宝钗。宝钗健康、性感、情商高、会做人、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找结婚对象就该找宝钗这样的。黛玉则多病、多心、多疑,而且心眼还小、说话刻薄,除了贾宝玉,谁能喜欢她?

但是,为啥林黛玉是女一号?

因为黛玉更浪漫、更唯美、更理想、更率真。跟宝玉一样,她对所谓的世俗道德不屑一顾。

宝钗是在做人,黛玉是在做诗。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现在,我们都成了宝钗,而鄙视黛玉,我们都太会做人了。

再读《红楼》的时候,你还会喜欢宝钗吗?

宝钗的确有很多优点,但集众多优点的宝钗,是不是太俗了。如果人人皆宝钗,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庸俗了?如果非要执着意义的话,那一个庸俗的社会、一个庸俗的国家、一个庸俗的民族,又意义何在?

黛玉从未死去,她只是暂时离去。久违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她找回?

昆德拉说:(有些人)在安全的时候才是勇敢的,在免费的时候才是慷慨的,在浅薄的时候才是真诚的,在愚蠢的时候才是动情的。

《世说新语》的名士们,就是如此:其人敢存林下之风流,是因为独享朝端之富贵。

所以,他们是安全的,特权能够保障;他们是免费的,富贵与生俱来;他们是浅薄的,未经晋级之苦;他们是愚蠢的,八王之乱而五胡乱华。

现代的我们,能不能比他们更强一些?

即便不安全也能勇敢、即便不免费也要慷慨、即便不浅薄也愿真诚、即便不愚蠢也会动情,即便未享朝端之富贵也存林下之风流。虽然不如林妹妹用生命做诗,但向前一步,也可为人生添一抹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