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六七十年代农村赤脚医生的命运后来都怎么样了?

问:六七十年代农村赤脚医生的命运后来都怎么样了?

能怎样?农村自七十年代末开始改革,也就是它产到户,分田到人。原来靠集体补助工分养家糊口的赤脚医生,此时的集体名存实亡。失去集体补助后,虽然摊子还在,但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一边经营自己的责任田,一边若有病人找上门就给病人治病,当然是要收费了。

随着老一代的赤脚医生退出历史舞台,最基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也就是行政村的卫生站名义上依然存在,靠自收自支来残淡经营。少数还由相对年轻的赤脚医生靠个人的声誉所经营的卫生室或叫卫生所也仅仅是利用个人干活之余,给病人瞧病抓药,并不承担农村的卫生防疫工作。

本博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了一名生产队的卫生员,业务指导就是那时大队卫生所里的赤脚医生。对这部分人的生存状况还是有所了解,农村改革的方向就是学习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把集体的土地一分了之。农民自己经营,当时有一句口号,叫作交足国家的,剩下是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户经营,当时公粮任务分解到每家每户是必须完成的。集体实事上名存实亡,成为了一个空壳。集体没有积累乡村赤脚医生的生活补助也就自然落空了。

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的力量加强,再加上经济推行市场化,允许人们利用自己所长,只要经过考试取得行医资格证的人,都可以开办诊所为人治病,乡村的赤脚医生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赤脚医生成为了一个历史符号,在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自然条件下,这项制度的推广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不容小觑。关键就是在防止传染病方面更是可圈可点,尤其是南方人所得的血吸虫病、由蚊子传播的疟疾等疾病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前些年根据官媒报导,南方血吸虫病死恢复燃,让人惊诧不异。基层卫生组织机构的贪涣,受到伤害的还是老百姓。

赤脚医生的产生,当时被当作一种新生事物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好象还为此作为题材拍摄有一部名叫《春苗》的电影,时间久远,已经记不清楚了。(原创于: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