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买刀用一千贯,武松打虎知县赏一千贯,一千贯相当于现在多少元?
水浒传里的钱,一直是笔糊涂账。
小说《水浒传》中,出现“钱”的地方有很多,好汉们外出吃饭、住店、购物、社交、平事儿等等都会涉及到钱,此外,朝廷通缉某个好汉时,也会用到数额不等的悬赏金。
并且,除了我们熟悉的“银子”这种货币之外,还存在有“贯钱”。
所谓“贯钱”,其中的“贯”也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古代的一枚铜制铸币称之为一文,而把一千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穿起来后,就称之为一贯钱,也叫做一吊钱。
而这数量不等的贯钱,在水浒传中出现的频次相当之高。
比如,在第三回中,出场的人物金翠莲,恶霸郑屠声称要买她时出的价钱,就是“三千贯钱”。
再比如,江州法场一事后,朝廷出悬赏捉拿宋江、戴宗以及李逵等人,其中,宋江的悬赏金为“一万贯”,戴宗则是“五千贯”,而李逵只有“三千贯”。
此外,“青面兽”杨志在卖刀时,所开出的价码,则是“三千贯”。
除了上述这几处之外,林冲在大街上买刀时的花费为“一千贯”,还有武松在景阳冈除掉那只猛虎之后,当地县令对他的奖赏,也是一千贯钱。
当然,整部《水浒传》中,曾出现过数额不等的“贯钱”远不止这几处,这就说明,在书中,贯钱是除了银子之外,民间最常使用的一种货币。
那么,根据书中的这几处情节,我们试着来换算一下,像林冲买刀和武松打虎后出现的这一千贯钱,约等于现在的多少钱。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有一点得先交代一下。
众所周知,《水浒传》一书,其故事背景是在北宋的宣和年间,准确地说是北宋的宋徽宗在位时期。
因此,不少人在对该书中的物价进行类比或者换算的时候,都是拿北宋年间的物价来说事。
就以武松打虎为例子,县令赏给武松了一千贯钱,而在北宋末期,一贯钱的价值就约等于1两银子,因此,很多人在做物价换算的时候,是按照一千贯钱等于一千两银子来算的。
但是,这种算法是并不准确的。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水浒传》这本书所成书的时间。
按照相关记载,《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之人,而《水浒传》一书,则是成书于明朝初期。
这就意味着,施耐庵在写这部书的时候,更多参考的是明朝初期的物价。
还是以武松打虎后获得的一千贯钱来举例子,如果按照北宋时的物价,那么武松得到的赏赐就足足有一千两银子。
一千两银子听起来不多,但若是放在明代,就显得相当离谱了。
举例说明,在明朝洪武年间,也就是朱元璋在位时期,当时朝廷规定,凡是沿海的军士,生擒一名海盗的话,那么赏银为十两,没有生擒而是将海盗斩首的话,则赏银八两。
到了朱棣在位时的永乐年间,海盗的价格有所提升,生擒为三十两,斩首为二十两。
但不管是洪武年间还是永乐年间,一个海盗的价值最多也就是三十两银子以内,而要是武松得到的一千贯钱等于一千两银子的话,那岂不是说,打死一只老虎抵得上打死几十个海盗吗?
这也正是为何会说《水浒传》中的钱,历来是个糊涂账的原因所在,因为参考的时代不同,就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所以,我们就得抛开时代背景,就书论书,从书中人物花钱时去感受钱的购买力。
要想知道一千贯钱等于现在的多少钱,那就需要先看一千贯钱会买点什么。
当然,一千贯钱数额有点大,我们就从数额较小的一贯钱或者几贯钱入手,看一看这些小钱在书里都能干点啥。
首先是一贯钱。
《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返回家中要接老母上山享福,结果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假冒其名号的李鬼。
起先,李鬼用谎言骗过李逵,说自己家有八十多岁的母亲需要赡养,因此不得已才假冒李逵,一番言语之下,成功骗过李逵。
之后,李逵来到李鬼妻子开的店里,掏出一贯足钱,即要了吃得又要了酒喝,并且还要了三升米饭。
李逵放下朴刀,道:“嫂子,我是过路客人,肚中饥饿,寻不着酒食店。我与你一贯足,央你回些酒饭吃。”---《水浒传》第四十三回
还有,在第七十四回,燕青与李逵前往岱岳庙时,住在了岱岳庙附近的客栈中,两人又是吃又是喝,加上住店,一共花费了五贯钱。
燕青道:“与你五贯铜钱,央及你就锅中替我安排些茶饭。”小二哥接了铜钱,自去门前安排茶饭,不在话下。---《水浒传》第七十四回
这是书中一贯钱以及五贯钱出现的情节,从这两个情节中我们就能看出,一贯钱在书里,可以在乡村小店吃饱喝足,而五贯钱则能满足两个成年壮汉住店外加吃喝。
除了这两处情节之外,还有个更能体现一贯钱购买力的细节。
杨志被赶出太师府后,由于身上没钱,因此不得已之下,只能忍痛将祖传的宝刀卖掉,最开始杨志叫价三千贯。
而泼皮牛二出场后,对杨志的刀嗤之以鼻,并且,他说了一句话。
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水浒传》
注意,牛二所说的话里,提到了三十文钱就可以买一把普通家用的菜刀,而一贯钱就是一千文,这就相当于,一贯钱可以买差不多三十几把家用的菜刀。
而我们现代,家用的普通菜刀,如果是品牌的话基本上在50块上下,如果是菜市场买的那种非品牌的话,价格通常是20块钱左右。
折中一下,按照三十块钱来算,这么一来,书中的一文钱就约等于现代的一块钱。
那么,一千文钱,也就是一贯钱,那就等于现代的一千块钱。
当然,还得考虑到一个因素就是,古代的一贯钱,并不一定是“足钱”,什么意思呢?因为古代还出现不足一千文也按照一贯钱来算的情况。
比如宋朝时,就出现过“七十七文”当做一百的算法。
“用钱之法,自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宋 欧阳修 《归田录》
这个算法,在当时称之为“省陌”,而按照该方式推算的话,一贯钱约等于不足八百块,一文钱就等于现代的七毛多。
而拿这个结果再去看前文提到的几个例子,李逵在乡村小店吃饭给了一贯钱,也就是七百多块,要吃要喝又要酒,还要求人家煮三升米饭(三升米饭等于六斤),这价格怎么说呢,虽说有点高,但还算合理。
而燕青和李逵住店,给了五贯钱,这就等于现代的三千多块,三千多满足两个人住店吃饭等花销,也确实不离谱。
但若是放到林冲买刀,以及武松打虎地封赏上来看,就有些不太靠谱了。
为什么呢?我们来看,林冲买刀花了一千贯,就是按照“省陌”的方式来计算的话(按省陌方式算,一贯等于七百七十元),那么这把刀就相当于花掉了现代的77万块,而按照足钱一千的话,那就是100万了。
不排除林冲当过禁军教头,家境殷实颇有积蓄,但若是说花个百十万买把刀,就显得有些不太现实了。
还有武松,武松受赏得到了一千贯,算法就不赘述了,但问题就在于,武松得到的这些钱,是“上户凑的赏赐钱”,换句话说,是本地那些深受老虎祸害的猎户们凑出来的。
为了一只老虎,让几个靠着打猎为生的普通猎户,凑出来百十万块钱来,是不是也有些不太现实呢?
还有就是,武松在得到这些赏赐后,当众就把这一千贯钱分给了众人,要知道武松虽说豪爽,但其家境并不是大富之家,哥哥武大也是靠着卖炊饼为生,如果这一千贯是等同于现代百十万块的巨款的话,相信武松也不会这么痛快的分给众人。
所以,林冲买刀和武松打虎的例子又验证了那句话,《水浒传》中的钱真是一笔糊涂账。
并且,还有个十分有力的例子说明,这一千贯钱并不可能等同于现代的百十万块。
晁盖劫生辰纲时,设计安排白胜带人故意挑着两桶酒经过黄泥岗,而当时天气炎热,护送生辰纲的杨志以及其一帮手下,腹中饥渴,看到能吃酒,就上前询问价格。
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水浒传》第十六回
五贯足钱,若是按照前文一文等于一块钱的算法,那么这一桶酒就等于说是现代的五千块钱,虽说我们不知道书中所说的酒桶有多大,但能被人挑起来并且挑的是两桶,想必也不可能是类似于那种大号的水桶一样。
往多了说,当时的一桶之容积,也就和我们现代的矿泉水桶两个那么多。
而一个矿泉水桶,容量为18.9升,两个加起来就是37.8升,一罐易拉罐啤酒容量为350毫升,那么算下来的话,书中一桶酒就约等于108罐易拉罐啤酒。
如今一罐易拉罐啤酒,普通的零售价差不多是2.5元,108罐的话,就是270元。
书中卖酒的汉子(即白胜)说一桶酒要五贯钱,这么算下来的话,一贯钱就相当于是现代的54块钱上下。
拿这个价格再去看武松的赏钱和林冲买刀的钱,即一千贯约等于现代的54000元左右。
这么一算的话,是不是相对就合理了一些?
当然,这只是书中钱财价值的换算方式之一,并不见得准确,前文也讲过,《水浒传》中的钱,一直是一个糊涂账,且冲突矛盾的地方颇多。
比如,在生辰纲事件之前,吴用曾为了拉阮家兄弟入伙,特地请他们吃了一顿。
当时,吴用取出了一两银子(注意,这里用的是银子),问店家要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还要了一对鸡。
不仅如此,当时阮小二还对店主人说,把他之前吃饭所欠的酒钱,一并从这里算了。
而阮小二之前吃了什么呢?书中也有交代,是十斤牛肉,一桶酒,外加四盘菜蔬。
这么看来的话,当时的一两银子,可以买三十斤牛肉,两只鸡,四盘菜蔬,以及一瓮酒和一桶酒。
而按照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即一千文)的算法,如果一贯钱约等于前文所说的54块钱,那在现代肯定买不到这么多东西。
哪怕是按照一贯钱等于现代1000元的话,买这么多东西也不可能,仅仅是三十斤牛肉,搁到现代,就至少需要一千多元(按熟牛肉50元一斤来算)。
所以,《水浒传》中的钱财和购买力历来是个谜,也是一笔糊涂账,毕竟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太多,并且还要考虑到时代背景等因素,因此没办法准确的算出武松打虎和林冲买刀时的一千贯到底等于现代多少钱,因此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