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问:李渊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因为当时李渊只有他们三个儿子能斗。

李渊儿子的确是多,但是在称帝前,李渊只有五个儿子,其中又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长大成人并且帮助他开创大唐基业。

唐朝于公元618年建立,而在这个时间以前,李渊还是隋朝的唐国公,公元589年,李渊和妻子窦氏生下长子李建成,在后来的时间里,又先后生下了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其中李玄霸属于少年早逝,在公元613年去世,没赶上公元617年的争霸天下的大战。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但除了这四个嫡子之外,唐朝建立前,李渊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名为李智云,李智云是李渊与万贵妃所生,属于庶子,按理来讲和李建成几位同母兄弟关系不好,所以李智云后来也因为李建成的疏忽导致被杀,成为李渊起事建国中第一个被杀的儿子。

因此在李渊称帝以前,李渊就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并且可以南征北战。在武德元年起,一直到武德九年,也只有这三兄弟可以内斗,虽然李渊也加紧造人,但是当李世民称帝时,李渊的六子李元景也才是十岁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涉及三位兄长的争斗。

武德元年时,李建成已经29岁,作为嫡长子被立为了大唐太子,而李世民和李建成相差有些远,仅是20岁出头,最重要的是,李世民自18岁起便建立奇功,是为少年天才,在李渊的儿子里属于太阳一般的人物。而李元吉这一年才十五岁,虽说不上举世无双,但也属少年英豪,被封为齐王。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李玄霸属于早逝,无可避免。但是李智云则是死得非常冤枉。因为李建成的轻视(更有一说是李建成刻意害死)李智云被阴世师杀害,死时也已经十四岁,可惜没办法加入兄长们的“夺嫡”大战中。

其实武德元年时,李建成三兄弟的矛盾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兄弟产生了内斗。强大的李世民以天策府“名将名士”自成秦王党,而齐王李元吉则是站在了李建成一边,成为了太子党,这便是“三兄弟”斗得最狠的序幕。

自霍邑之战起,李世民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和能力,相比之下,李渊嫡长子李建成则显得有些“平庸”。太原起事,十几岁的李世民是主要的引导者,随着时间推进,李世民屡次完成了唐朝不可能击败的敌人,成为了唐朝中特殊的存在,功高不仅压过太子,连皇帝都比不上他。

如此一来,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必然是一对矛盾,即便他们曾经的关系可能还算比较好。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本来齐王李元吉和李世民就没有直接的仇怨,或许是因为李世民多次打压了李元吉的风头,让他丢人,又或是他想着挑起李建成与李世民内斗,坐收渔翁之利,本来就与秦王与太子之争无关的李元吉也加入了争斗,站在了太子这一边。

而更有趣的是,针对李世民,李元吉比李建成更上心。

武德后期,随着隋末割据势力逐渐被李世民平定,武德七年的突厥作乱也被李世民用计谋瓦解了危机,唐朝内外暂时趋于稳定。稳定下来之后,便又出现了新的内部问题。

秦王要比太子更优秀,怎么办?

不止是秦王比太子优秀,本来看着二儿子武功席卷天下,颇为欣慰的李渊,在李世民经历了灭刘武周、震慑突厥的事件后,也感到了心慌。因为这些都是李渊团队不可战胜的敌人,却被秦王战胜了,功劳自然不用说,可秦王却不是太子,这就意味着,李世民一旦不满,首先不是太子受害,而是皇帝。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李渊也开始害怕了李世民,于是李元吉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斗秦王”。

先是明目张胆地上书皇帝父亲,摆明要投诉李世民要造反,虽然李世民从来都没有造反的行为,可就在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三个人的眼中,能力超强的李世民,他的存在就是造反:

元吉密请杀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状未著,何以为辞”‬

李元吉无缘无故就要请求李渊杀掉李世民。这场内斗的开端其实很让人心寒,要说李元吉压根就不懂得内斗,等到局势稳定,一上来就要杀掉最大的功臣,这么荒唐的想法连李渊都汗颜,李渊只好回复说,李世民有平定天下的功劳,你又没有具体的罪证,这样是判不了李世民的罪的。

李渊的态度也是够让人唏嘘,因为他并没有严厉地批评李元吉,反而是暴露出了他的本质想法,只是他的理由是,并没有理由和罪证可以处死李世民。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由此可见,李渊的态度,才是这场兄弟内斗持续化的根源。

试探了父亲之后,李元吉和李建成就来劲儿,李元吉直接说出了后世仿佛秦桧口吻话语,他的意思是,只要想杀掉李世民,那还怕没有理由吗?

这就是莫须有。

秦王初平东都,顾望不还,散钱帛以树私恩,又违赦命,非反而何!但应速杀,何患无辞!‬

例如李世民收复洛阳,在城中散发钱财给百姓,这也被李元吉解读成树立“私威”,这种行为也是谋反之罪。可是这个罪名实在是太过扯皮了,李渊自己都不好意思提出来,因此就不了了之。

这场兄弟内斗直接让三人成为生死之敌,在武德七年的杨文干事件后,李世民和李建成彼此就撕破了脸皮,一直到武德九年,这个期间还经历了“毒酒事件”:

后又与元吉某行鸠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毒酒事件是李元吉和李建成出招最接近彻底毁掉李世民的一次计划。李世民喝下鸠毒,几乎要被毒死,这件事也直接导致了天策府众人的暴起,裹挟着李世民完成了最后的兄弟博弈,最后才杀掉了李建成、李元吉,让李渊禅位,完成了这场既是父子、又是兄弟的复杂内斗。

武德九年,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能打的儿子就剩下李世民一个人。

最后值得说说的是李渊的22个儿子。

李渊的儿子虽多,但是实际上很多是在武德九年之后才出生的。

在武德元年以前,李渊的确就只有五个儿子,在称帝后,李渊放飞了自我,又再继续诞下子嗣,之所以继续诞下子嗣,这和当时的武将频出的风气有关。自南北朝以来,家族势力的增强也会加强皇族势力。不过李渊在位的九年,所生的孩子也说不上太多,最多的还是属于“太上皇”阶段。

太上皇阶段的李渊,在贞观三年以前都是住在太极宫,直到贞观三年后,李世民扫荡东突厥,稳定朝政,把李渊“赶”出了太极宫,李渊才彻底死心,放下心来好好享受生活。在人生最后的几年时间里,李渊不断诞下子嗣,其中男男女女加起来高达十几二十人之数,给李世民制造了许多弟弟妹妹。

但这些弟弟妹妹,都还是幼小,到了武则天时代才逐渐长大成为重要的国家将领,后来又因为武则天想要称帝而起兵匡扶江山而大量被杀害。

李渊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最凶?

所以李渊的22个儿子,并不是一个时间段的产物,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是第一代的产物,而他们也是斗得最狠的,第二代的子嗣则是进入了唐高宗、武则天阶段。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