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鲁迅说过“汉字不灭,必亡”的论调,应该怎样理解其中含意?

问:鲁迅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论调,应该怎样理解其中含意?

鲁迅的确说过这样的话,且当时与鲁迅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这些人当时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应该还原当时的历史,看鲁迅们是在什么背景下出于什么原因说这种话的。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两项改革运动同时进行。

一是以白话文替代文言文运动,胡适领銜,陈独秀、钱玄同等是积极参与者,是钱玄同找到鲁迅,动员他写文章支持,鲁迅就写了他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并由此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所以鲁迅是属於提倡白话文的队伍中一员。

二是汉字革命运动,这一派主要是钱玄同鼓动,虽没有白话文运动那样大的声势,但观点更加激进,当时两种观点,一是用罗马字母拼音,一是直接采用世界语,钱玄同是主张用世界语代替汉字。

钱玄同写文章讲:“刘半农、唐俟(即鲁迅)、沈尹默诸先生对世界语都不反对”,鲁迅则写信给钱玄同,表示自己不反对也不愿讨论,不反对的理由是认为人类将来总当有一种共同语言,但他认为将来是否用世界语(Esperanto)却无从断定,或者别有一种更好的出现也未可知,所以全无讨论的必要。他晩年曾表示自己还是赞成世界语的。

鲁迅和其他支持废除汉字的学者们都有很好的汉字修养,并且都有很好的书法基础,一生都与汉字打交道,我有两本鲁迅手稿选集,上面全是端正的毛笔字书写,他的书法既合法度,又有个人风格,其他诸人也多如此,为什么会提出废除汉字呢?

鲁迅说:“文字难,文章难”。“汉字与大众,是势不两立的”。“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在他看来,汉字的繁、难,使民众不能运用,失去表达的工具,造成民众的愚昧,他将汉字的繁、难与国族的危运联系起来。他认为,汉字拉丁化“只要认识二十八个字母,学一点拼法和写法,除了懒虫和低能外,谁都能写得出看得懂了。况且还有一个好处,写得快”。

他对汉字拉丁化的支持,始终着眼于简易的维度,目的是拉近文字与大众的距离,让民众掌握文字和语言,表达自己的声音,让“无声的中国”变得有声,他的汉字改革观,是与国族兴亡之间遥相呼应。

对钱玄同、鲁迅等当年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应回到历史现场,对前人的立场主张加以同情的理解。

当年汉字改革积极倡导者,有谭嗣同、蔡元培、钱玄同,陈独秀、鲁迅、瞿秋白、吴玉章、吕叔湘、周有光等,都是怀着爱国之心的有识者,他们的出发点,就是觉得汉字的繁难影响民众基础教育,所以应改革。

幸好近现代的汉字改革并没有废除汉字,汉字不仅能适应现代生活,并且也没有成为教育普及的障碍,在重视发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应用和审美相结合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骄傲。

现在看来,当时过于激进的废除汉字主张,有当的的民族危机感,但同时可能是一个改革的策略问题。

胡适后来解释说,五四的激进主张是因疑为“取法乎上得其中”的策略。

鲁迅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讲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时的白话文之得到通行,在因为有废掉中国字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

的确,当时胡适等主张白话文,有不小阻力,胡适认为恐怕要争论十年,但提出废汉字的主张遭更大的对反,矛盾点转移,对的话文的反对声浪反而小了,关于白话文仅争论了一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就下令全国采用白话文语文教材,书报期刊等很快就开始用白话文了。而那些曾主张废除汉字的文人学者,则继续用汉字写作和从事汉语教育,有些就是专门研究汉语的杰出专家。其中很多都有很深厚的书法造诣,略举几例:

钱玄同隶书

鲁迅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论调,应该怎样理解其中含意?

陈独秀行书

鲁迅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论调,应该怎样理解其中含意?

鲁迅行书

鲁迅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论调,应该怎样理解其中含意?

沈尹默行楷

鲁迅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论调,应该怎样理解其中含意?

瞿秋白行书

鲁迅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论调,应该怎样理解其中含意?

瞿秋白

当时还有个小故事。北大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赵元任,是著名语言学家,他编了一个很“好玩”的故事,用发音相同而字形不同的89个字写了一篇奇文:《施氏食狮史》,用以说明国语普通话同音字很多,有时只能凭借书面语才能交流,全靠拼音是不行的。他的这篇奇文,看文字人人能懂,仅仅听朗读人人听不懂。

他是以此表达的汉字不能废除。

有兴趣者不难查到这篇奇文,这里就不抄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