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方法(水稻白叶枯病综合防治措施)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大约占据全国耕地面积的1/4,而在种植过程中,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纹枯病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三大主要病害。那么今天小编就先带大家好好认识一下白叶枯病,了解其发病规律和基本防治措施。

表现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又被称为白叶瘟、地火烧等,是世界范围内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而我国南北稻区均会发生这种病害。发生这种病时,秧苗在低温下不表现任何病状,而在高温下秧苗会呈现出短条状病斑,小而窄,蔓延后叶片很快就会枯萎。

如果在叶缘或叶尖先长出一些暗缘色的短线病斑的话,这是慢性扩散的症状。最终粳稻上的病斑会变成灰白色,籼稻上的病斑变成橙黄色或黄褐色。如果是急性症状的话,在水稻感染白叶枯病后,尤其是在根或者茎基受伤时,叶片会失水变青枯,而且往往会是全叶青枯,边缘还会皱缩或者弯曲。

如果是早晨有露水的情况下,发病部位表面会出现蜜黄色粘性露珠状的菌脓,等它干燥后会变成易脱落的小颗粒。稻农可以剪下一片6厘米长的病叶,把它插入盛满清水的容器中一天一夜。如果有淡黄色、浑浊的水珠从上端溢出,就可以确认是白叶枯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最初主要的感染源是带菌种子、病株或稻草,不过田边杂草也有可能传播疾病。白叶枯病的病菌在种子中越冬。播种后,它们从叶片水孔和伤口侵入,感染成中心病株。病株会分泌出带菌黄色小球,经风雨、露水、灌溉、昆虫、人等的因素传播,而且低洼积水、雨涝等田块可以引起成片稻田发病。

气温26-30℃,相对湿度90%,多雨,日照不足,风速大,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高温高湿、台风和暴雨、过量的氮肥、和酸性土壤等因素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一般来说,矮秆阔叶品种,非耐肥品种、中稻发病更严重。而且水稻在分化期和孕穗期很容易感染该病。

防治方法

稻农在选择水稻种子时,一定要选择抗病品种。防治病害的手段一定要是“预防为主,药剂为辅”。所以在减少菌源的前提下,稻农要密切注意肥水管理,辅以化学防治,做好苗期的水浆管理和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水稻播种前需要用50倍液的福尔马林浸种3小时,然后再闷种12个小时,然后清洗完再催芽。还可以用2毫升浸种灵乳油,加入10-12升水搅拌均匀,然后浸泡6-8公斤水稻种子,在36小时后再催芽播种。

2、农业防治:防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是选择抗病品种,如华安2号、中9A/838、皖稻44等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田稻草残留,而且病稻草不能直接还田,尽量防止这些病稻草上的病原菌进入秧苗田。秧田要选择地势高的田块,无病害,便于排水和灌溉,远离稻草堆、打谷场,严防淹苗。除此之外,连作的晚稻秧田也要远离早稻病田,防止串灌、灌溉和长期深水灌溉。施肥管理方面,避免使用过量氮肥,注意配施磷钾肥。

3、化学防治:如果是已经发过病的病田,在台风、暴雨来临前后要对病区或者是易感病品种的水稻全面喷洒药剂,尤其发生洪涝水淹的地块。用药次数要考虑病情发展和气候条件,一般为7-10天一次,发病早的喷两次,发病晚的就喷一次。使用药剂方面,可以考虑以下药剂加水形成喷雾喷洒: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克,或者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或50%代森铵100克(这种药剂在水稻抽穗后不能使用),又或者是25%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