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问: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股市沉浮10余载,经历过多次顿悟的高光时刻,但最重要的顿悟还是以下这5点,它们彻底改变了我的股票交易生涯,让我对股市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01 我们交易的是人,而不是价格

股票是人参与的活动,每一根K线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才造成了价格涨跌,价格的走势是由其背后人的行为决定的,人的行为才是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价格涨跌只是反映人的行为而已,是表象。

不去研究人而去单纯的研究价格,是本末倒置了,这也是那么人用技术分析赚不到钱的原因。

通过价格走势,用合理的交易逻辑,判断出其背后人的行为和资金意图,这才是交易者应该做的事情。人才是本质,做股票交易要研究人才是正确之道。

当我意识到我们交易的其实是人,而不是价格,学会从人的角度来思考交易的时候,我的交易水平迈出了一大步,交易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02 交易者行为决定技术指标是否有效

技术指标有没有效,要看有多少人在按指标的信号使用它。比如KDJ指标,最基本的用法就是低位金叉买入,高位死叉卖出。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哪天在低位金叉时大家都不买,高位死叉时都不卖,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会出现指标完全失效的情形,KDJ的高位钝化现象就是指标失效了。KDJ高位钝化是指指标一直运行在高位,指标值在80以上反复的死叉,但价格却一直上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只有小部分资金,是按DKJ高位死叉进行卖出,大部分资金不但不这么操作,甚至在死叉后还大量买入,所以才造成了KDJ高位钝化现象。

股票交易说白了就是人与人的博弈,既然是博弈,那自然就有获胜的一方,如果获胜的一方不相信技术指标,不按指标的金叉死叉信号进行交易,甚至和指标信号相反交易,这些指标自然也就失效了,这就解释了技术指标为什么会经常失效。

所以,是人的行为决定技术指标的有效性,技术指标只是人行为的展示工具而已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如果不理解这一条,你就会不断的寻找交易“圣杯”,迷失在交易的世界里,无法用技术分析实现稳定盈利。

从长期来看,技术指标正确的概率最多也就50%,因为博弈获胜的一方要么根据技术指标交易,要么不根据技术指标交易。

但由于大多数人,不懂的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不懂得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的道理,都是亏多赚少,这就导致了交易整体胜算远低于50%,预期收益是负的。

而且迷恋技术指标的人,会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用技术指标预测价格走势,然后再用价格走势预测主力等交易者行为。

正确的逻辑是交易者行为决定价格走势,价格走势决定技术指标形态,把顺序搞错了,就注定了你的交易是一场悲剧。

我做一只股票的时候,首先会判断这只股票的主力是谁,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还是游资。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股票交易中同样也是如此,如果你能清楚知道主要对手是谁,你就能更好地顺势而为,如果你连自己的对手是谁都不知道,不亏钱才不正常。

很多人之所以迷恋技术分析,完全是被一些“专家”或书籍错误引导,举的都是技术分析有效并赚钱的例子,对技术分析失败并亏钱的例子只字不提。

甚至把一些短期暴富的小概率例子,当做普遍事件来对待,这就给一些不明真相的散户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可以靠技术分析很容易实现短期暴富,还没有实现短期暴富,是因为自己学的技术还不够牛逼,然后不断的学习各种技术,寻找交易圣杯,直至亏光了所有本金。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03 价值投资中的价值,是指聪明资金认可的价格,而不是你想当然的估值

你对企业的看法不重要,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主流机构对企业的看法才重要。

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主流机构代表着聪明资金,他们买入一只股票前,会对上市公司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调查,不但会分析其财务报表,还会派人去公司实地考察,跟上市公司的高管交流,甚至还要调查其上下游企业、用户和竞争对手。

作为一个普通的散户,你觉得你有机构那样的基本面分析能力吗?有机构的那样调研能力吗?有机构那样的团队吗?有机构那样的信息渠道吗?

我们首先得接受一个现实:作为一个普通散户,我们缺乏进行价值投资的能力。

普通散户做价值投资的最好方式,是跟随公募基金、社保基金这些聪明资金,而不是自己想当然投资。它们吃肉,你跟在后面喝点汤,只要跟得好,你一辈子都喝不完,足够你活得相当滋润了。

一家企业有资金认可才有价值,没有资金认可就没有价值,即使它被低估。

所以个人做价值投资的关键,不是学一堆财务分析方法,更不是判断企业的内在价值,而是了解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聪明资金,在什么价格会认可一家公司,它们认可的价格就是价值。

一旦发现股票最新季报的流通股东中,有大量新进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聪明资金,并且价格没有大幅上涨过,就大胆买入,连财务数据都不需要看,因为它们都帮你看过了。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04 天时决定你能不能赚到钱,地利与人和决定你赚多赚少

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是因为风的原因,还是树的不挽留?都不是,真正影响它的是季节,秋天到了。

关于天时地利人和,历史上著名的案例就是赤壁之战。

借东风、用火攻,此乃“天时”;孙刘联军依靠长江这一有利地理条件作战,此乃“地利”;孙刘联军同仇敌忾,信念坚定要击退曹军,维护江东势利,此乃“人和”。

决定这场战役的最关键因素是“天时”,它决定了孙刘联军在这场战役中能不能取胜,如果当时吹的不是东风,就无法用火攻,这场战役的结局就不好说。“地利”与“人和”只是在“天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作用,决定战役的胜多胜少而已。

在股市中“天时”就是趋势,包括国家政策的趋势,资金的趋势,市场情绪的趋势等等;“地利”是指你对股市和上市公司的了解程度,比如你刚好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人和”是指交易者的交易素养。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如果你能看懂上海自贸区成立、海南自贸区成立、人工智能、新能源这些国家政策趋势,你就会在适当的时机买入相关的股票,资产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增值。

在大的趋势面前,个人的素养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在牛市中人人都是股神,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股市中,有没有处在趋势中决定你能不能赚到钱,“地利”和“人和”只是决定你赚多赚少而已。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胜兵先胜而后求败,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看懂趋势,投资才能“先胜而后求战”,投资的成败在投资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05 复利效应才是投资的最大魅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所谓复利效应,就是把上一次产生的收益再加入本金,每次都在上一次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例增长,等若干次之后,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把原来一个很小的数字变成天文数字,说通俗点就是“利滚利”效应。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有一个流传甚广关于复利的故事:

传说印度以前有位宰相,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要奖励他,就问他想要什么奖励。这位宰相说:“陛下,我不要您的金银珠宝,您只要按我的方法,在棋盘上奖励一些麦子就可以,在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以此类推,后面一格麦子数量都是前一格的2倍,就这样一直放满 64 个格子就行。

国王一听,感觉很简单,就答应了。

可没想到,把麦子放到棋盘上时才发现,如果按这样不停地翻倍增长上去,即使把全国的麦子都搬过来都不够。

我们来算算,当放满64格时到底需要多少麦子?

1+2+4+8+...+263,算出来的结果约为 1844 亿亿(粒),换算成重量的话超过 5000 多亿吨,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可见,复利效应威力巨大!

再来看看下面这四张图: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四张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前期增加的幅度都很小,甚至小到你都感觉不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荐,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引起质变,引来拐点,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

造成这种爆发式增长的原因就是“复利效应”,无论是财富、个人成长还是其他什么,一旦拥有了复利,随着时间的积累,终将一飞冲天。

从上图可以看出,巴菲特主要财富增长是在66岁开始。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所以他的投资理念这么简单,却很少人能复制他的做法。”

太多股民,赚钱就是太心急。

复利效应,在股市投资中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对于99%的散户来说,慢就快,不要一天到晚想着抓涨停板,不要想着短期暴富,学会利用复利,随着时间积累,让财富取得爆发式的增长,实现财务自由。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短期暴富违背了自然规律,除了极少数幸运儿,抱着这种思想来到股市的人,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写在最后

我在顿悟的高光时刻明白了五点:我们交易的是人而不是价格,交易者行为决定指标是否有效,价值就是聪明资金认可的价格,天时决定你能不能赚到钱,复利效应才是投资的最大魅力。

希望这些感悟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股票投资不容易,但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关键是你要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