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问: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记得有一次去神农架旅游,经当地导游介绍,如果遇到野人,只需要对他/他们说:“抓你去修长城!”这些野人听到就会立刻逃跑。

刚听到这这个故事感觉不明就里,当地人解释后才知道,这里流传的故事跟修长城的工匠有关。

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所谓野人最初就是给秦始皇修皇陵的工匠,为了不被陪葬而躲进深山里,世世代代延续至今,因为蓬头垢面又语言不通,所以被我们当作野人。

但他们祖辈告诉后代,如果听到“抓你去修长城”,头也不回,赶紧跑,所以他们虽然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听到这句话身体反应得更快。

这个故事显然只是都市传说,但当你去过一些山区就能发现,那些地方的确存在避世的可能,深山老林荒无人烟,只要钻进去就可以消失在世界上,但如果想活下去,你需要拥有几个技能。

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说到这里,先回答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答案是有的,但如果需要长期居住在深山里躲避战争,我的答案暂且不表,你可以先看看以下几点是否能做到。

No.1 获取食物或变成食物:

如果为了躲避战争临时躲进深山,是可行的,只需要带够足量的食物即可,但如果需要做长期打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首先当然要解决食物问题,我们不是人均贝爷,要问自己是否可以在野外生存,这个能力直接决定我们是否拥有”获取食物的能力“,还是成为野兽的食物。

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我们人类进化至今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别说茹毛饮血了,食物不干净都会上吐下泻、口吐芬芳,更不要提身处野外生吞昆虫。

所以为了生存,生火、渔猎、采集这些技能都需要涉猎,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自卫能力,遇到豺狼虎豹知道该如何应对,不说打赢野兽吧,至少拥有保命能力。

当然,可以伤害我们的不只野兽,各种毒草、毒蘑菇、带毒昆虫都可以分分钟要我们命,是否能准确识别,也是衡量野外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话说到这里我虽然无法给出建设性意见,但立刻想起2007年上映的一部叫做《荒野生存 Into the Wild》的电影,剧中男主因不满资本主义的污秽而走进深山,最终在133天后因误食毒山豆身亡。

可以想见,没有做好万全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躲进深山是莽撞且危险的,但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接着往下看。

No.2 药品、食用盐是否充足

恭喜你看到这里,说明你已经解决了食物的问题,那接下来就是另一个巨大考验,是否可以准备足够的药品和食用盐。

有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话糙理不糙,山里解决食物的问题难度如果是6级,那药品和食用盐就是9级及以上。

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我们都知道自然法则是残酷的,如果一只野生动物摔断了腿,等待它的只有死亡,但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伤筋动骨100天的事。

另外,一个简单的破伤风,在医院就是打一针的事,但在野外可能会直接要命。

既然要生存在深山里,免不了爬高上低,时间久了也需要和野生动物斗智斗勇,受伤的概率并不低,除了拥有包扎和清洗伤口的能力外,足量的药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除了药品外,食用盐同样非常重要,如果人体长时间没有摄取盐分就会出现低钠血症,所以在深山里要么自己发掘食用盐,要么带够足量的食用盐,不然时间长还是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就如前面所说,需要有足量的药品和食用盐,不一定是现代的药物,也可以拥有足够自救的草药知识,或者知道如何晒盐,这样也可以活下来。

No.3 拥有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

如果你突破重重困难,最终还是毅然决然走入深山,那最后需要的技能就是获取外界信息。

因为是深山,所以周围不存在方便到达的村镇,你需要获得各种消息,其中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战争是否结束。

在一个故事背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电影中,一群土匪穿越沙漠,路上捡到一封清朝的圣旨,上面的内容就是命令沙漠中的一座监狱撤走。

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好巧不巧,没走多远就看到一座监狱,其中狱卒和犯人都是清朝模样,他们都是花甲老人,这些土匪不以为然,以为是在拍戏,直到见识狱卒认真的态度后,才让这些人相信眼前都是真的。

因为这些狱卒和犯人身处沙漠中央,他们并不知道清政府已经不存在了,原因恰恰就是那封半路捡到的圣旨没有及时送到。

所以如果想要身处深山,是否拥有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毕竟世界上不存在永恒,和平不是,战争亦不是。

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结论

看到这里答案应该已经非常明确了,在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有用的。而且在古时候科技不发达,的确曾有部分人因为战争或逃难等原因躲进大山里。

——毕竟任何时候,大山是一座天然的屏障,它就在那里,无论是避世还是逃难,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前提是你有足够的生存技能。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种方式的可操作性极低,对普通人并不具备参考性。前面说的还是古代或者旧社会,如果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吃惯外卖的我们别说野外生存了,就连基本的做饭都不熟悉,跑进深山显然就是天方夜谭。

战争年代,跑进深山是否有用?

所以具备可操作性的是,在古代发生战争时,很多人都会躲开战争漩涡中心,逃难到一个安全的城市生活。

在古代如此,近代的抗日战争时期同样发生过,几次人口大迁徙就能说明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闯关东”,从1644年(顺治元年)一直延续到1949年,300多年的时间,多少人就是因为战争而远离家乡。

战争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主题,反战争又是永恒的话题,就像《三体》中提到的,我们要珍惜和平,但不能忘记战争,因为我们要时刻提防它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