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问: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最后失败,历时14年之久,在此期间叛投清军的太平军将士有许多。天国早期的时候,叛投清军的相对要少一些,因为当时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政策是以剿为主,凡是俘虏和投诚的太平军,基本上都是处死,所以也让一些太平军断绝了降清的念头,在战场上以命相搏,这也是太平军战斗力最强的时期。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但是到了天国后期,太平军将士叛投清军的就非常多了,甚至是平常事了,这主要的原因一是后期太平军的成分复杂,其中吸纳的有不少地痞流氓、土匪、清军的俘虏等,这些人“有奶便是娘”,加入太平天国本就不是真心的,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叛逃;另一个原因就是清政府也修改了对太平军的政策,将以“剿”为主,改为了“剿抚结合”的政策,目的是快速瓦解太平军,一些叛投的太平军在清廷甚至受到重用,这也相应的诱惑了一部分太平军降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平天国在经历“天京事变”后,各项事务呈现出混乱的状态,甚至是各自为政,互相攻击,而且总体战斗力极度下降,在作战时败仗越来越多,所以叛逃的现象也愈发严重了。

后期,一度甚至出现成建制的几千、上万的太平军集体投降的情况,比如,1860年,石达开出走天京后率部在广西时,彭大顺、朱衣点等人希望石达开返回天京,在遭到石达开拒绝后,彭大顺和朱衣点等人率部脱离石达开,分三路准备返回,由康王汪海洋率领的一支,其中的左旗武卫军正统戎张志公等人率部众近万人向广西巡抚刘长佑投降。汪海洋至死不降,得以率一部进入湖南,不久,其属下陈安升又率4000余人叛变,汪海洋只得率残部进入江西,归并到侍王李世贤麾下。所以说,太平军叛投清军的还是很多的,至于说叛投清军的名将并没有,反倒战死的倒不少。总结了一下,太平军叛投清军影响较大和比较恶劣的有以下几位: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第一位,韦俊:天京事变影响的延续,无奈之下的叛逃

韦俊是天京事变的直接实施者北王韦昌辉的亲弟弟,在天京事变时,韦俊正率部在独守武昌,也正是因为他没有参与韦昌辉的屠杀行动,才得以在事后没有被牵连处死。但即便如此,洪秀全对他也极为厌恶,只不过在事变发生后,天国急需人才,在李秀成的极力推荐下,洪秀全才封其为右军主将,也算正式步入太平军五军主将的行列,成为太平军的高级将领。其实,韦俊在太平军中是属于骁勇善战的将领的,他的战绩也非常优秀,连湘军的悍将罗泽南都是在与他的作战中被击毙的。

在庐州会战后,韦俊奉诏驻守池州,主持沿江军务,与驻扎在芜湖的李世贤共同护卫沿江南岸的防务。后来,杨秀清的族弟杨辅清在脱离石达开返回后,得到洪秀全的信任,被封为中军主将,地位在韦俊之上。因为天京事变,韦昌辉杀掉杨秀清,韦、杨两家结下冤仇,韦俊为了搞好与杨辅清、杨宜清兄弟的关系,始终小心翼翼,主动配合杨辅清在徽州的军事行动,但始终无法获得杨氏兄弟的谅解。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地盘,杨辅清兄弟率部侵入韦俊驻扎的池州,大有将韦俊吃掉的打算。

无奈之下,韦俊计划渡江投靠李秀成,因为在太平军中也只有李秀成对他还如从前一样。在韦俊刚要行动的时候,得知消息的陈玉成,马上派兵封锁了江面,阻拦韦俊投靠李秀成。因为当时太平军各部之间都在争地盘,陈玉成不愿韦俊这员战将归到李秀成手下。而李秀成闻知消息后,也派人前来帮助韦俊渡江,这样一来,陈玉成和李秀成的部下竟发生了械斗。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走也走不了,留又没法待,韦俊在将属下撤回池州后,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在太平军中待下去了。因为前期在武昌时,湖广总督官文曾经派人劝降过韦俊,走投无路之下,韦俊决定冒险降清。1858年,韦俊向清军水师提督杨载福递书请求降清,并约定和清军一起攻打芜湖,作为自己的见面礼。官文、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开始怀疑韦俊是诈降,但在分析了韦俊的处境后,相信了韦俊投降是真。

于是,韦俊连带自己驻扎的池州,一起归降了清军。在降清后,清廷并没有处死韦俊,反而授予了他参将之职。之所以如此,也与清廷改变了对太平军降将的策略有关,希望将韦俊作为一个例子,能更多的招纳太平军降将,快速的瓦解太平军。1861年,韦俊在与太平军的安庆争夺战中,曾与陈玉成正面作战,对陈玉成造成不小的损失,这也是他为自己在太平军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出的一口气。

韦俊是太平天国第一个投降的中高级将领,也是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降将,1884年5月8日,韦志俊病死于安徽宣城县。他的叛投,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第二位,奏王苗沛霖:最令人痛恨的,反复无常的卑鄙小人

苗沛霖是有名的反复无常小人,这倒也不算什么,身处乱世,每个人都不容易。但他诱捕英王陈玉成,致陈玉成被凌迟处死的行为,实在令人痛恨。

苗沛霖是安徽凤台县人,本是个读书之人,早年中过秀才,但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通过读书取得功名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苗沛霖见秀才的身份并不能改变自己穷困潦倒的现状,脑筋灵活的他,也顺应当时的潮流开始兴办团练,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不久就忽悠了不少人,在豪绅的资助下组建了苗家军,很快他的团练竟达到十万之众,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手里有了兵,不甘小打小闹的苗沛霖,竟然效仿他的老乡朱元璋,举起了反清的大旗。1861年2月,他联合太平军和捻军开始攻打寿州,但在清政府不断增兵围剿下,苗沛霖见势头不对,马上投降了清军,转而开始追打太平军了。由于他有不少人马,安徽巡抚翁同书为了收买他,向朝廷为其开脱,朝廷竟然没有追究苗沛霖造反的罪责,就这样,苗沛霖摇身一变成了清政府的官员,并结识了在皖督师的满清权贵、钦差大臣胜保,随其对捻军进行围剿,因攻捻有功,胜保保奏他免补知府,以道员用。后又跟随袁世凯的叔祖袁甲三攻打临淮、凤阳,因功晋为二品布政使的虚衔。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苗沛霖对清政府给他的虚衔不满,率部返回了老家风台,不久,苗沛霖见太平军的势头又有了好转,而清政府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而摇摇欲坠,见风使舵的苗沛霖又再次投靠了太平军,并和太平军一起攻陷了寿州,经陈玉成向天朝保荐,苗沛霖被太平天囯封为奏王。

1862 年3月,苗沛霖的老靠山胜保再次率大军南下,投机取巧的苗沛霖见太平天国日渐衰落,就准备再次投靠清军。他率部突然向捻军张乐行部发起攻击,但张乐行所部经过拼杀得以突围。为了取信与胜保,他准备诱捕陈玉成后,将其作为他的“投名状”。苗沛霖给陈玉成写信,将他攻击捻军的行为,说成是为了维护乡里百姓利益而发生的误会。当时陈玉成在安庆保卫战中失利,处于孤军困守庐州的局面,他向外调征援军的情报也被清军截获而无法送出去。在这种情况下,陈玉成收到苗沛霖的书信,轻易就相信了他的谎言,也主要因为他太希望能够取得援军的支持,改变他当时的被动局面了。

虽然陈玉成的属下极力劝阻陈玉成不要前往寿州,认为苗沛霖反复无常不可相信,但陈玉成还是率部从庐州突围,前往寿州投奔苗沛霖。5月5日,陈玉成到达寿州后,又轻信了苗沛霖侄子苗景开的谎言,将手下4000太平军留在城外,只带几名亲信进入城中,随即被苗沛霖事先埋伏的人抓捕了。为了尽快向胜保表功,苗沛霖立即将陈玉成送到胜保的大营。得知消息的捻军张乐行,准备攻打苗沛霖的大营,解救陈玉成,可惜陈玉成已经被提前送到了颍州,捻军的解救计划落空。陈玉成在被捕后,曾说:“吾今日死,苗贼明日亡耳!”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苗沛霖在诱捕陈玉成后,又开始对捻军进行剿杀,深得胜保的赏识。不久胜保被调往陕西平息回部叛乱,朝廷改授湘军将领李续宜为安徽巡抚。为了自己的地盘不被别人惦记,苗沛霖对湘军和袁甲三进行排挤,将他们逐出淮北,双方也为此结下了怨气。这时,胜保私调苗沛霖前去陕西支援,但不久胜保因行为骄纵被清廷处死。靠山倒了的苗沛霖又被袁甲三弹劾,在安徽主持军务的僧格林沁下令让苗沛霖解散团练,只允许他保留2000人,这对于苗沛霖来讲是无法接受的,如果手中没有军队,他就什么也不是了。

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苗沛霖再次反叛清廷,并连续攻占了凤台、怀远、颍上,并包围了寿州、蒙城。1863年11月,僧格林沁率部从山东返回安徽,将苗沛霖包围在蒙城进行围剿,苗沛霖在激战中死于乱军之中。做了一辈子墙头草的苗沛霖,正如陈玉成说他一样:“墙头一根草,风吹两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个贼名也落不着。”做人毫无底线,反复无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苗沛霖,诱捕陈玉成,致陈玉成被凌迟处死一事,是他最令人可恨之处。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就苗沛霖这种卑鄙小人却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误穷经。”的诗句,其中“我自横刀向天笑”一句,多年后被谭翤同借用,但是两人境界却有着天壤之别!

第三位(八人),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丈、康王汪安钧、宁王周文佳等八人,可耻叛徒,为了投降,杀害慕王谭绍光

这一次投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八个叛徒组成的叛徒团伙。在1863年的苏州保卫战中,李秀成率部与湘军进行激战,由于李鸿章的淮军军事力量不断加强,太平军的作战非常艰难,再加上天京处于围困之中,李秀成还要担负解救天京之围的重任,所以他要兼顾两地。9月28日,李秀成在征得洪秀全的同意后,再次赶到苏州前线,召集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留慕王谭绍光在苏州坚守,他自己率主力与北路敌军决战,希望能够歼灭淮军精锐。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10月9日,李秀成和李世贤在百渎港与敌军展开决战,但由于淮军的水师占据优势,李秀成部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不久淮军不断有赶来的援军和“洋枪队”支援,太平军的形势更加严峻。11月8日,李秀成和李世贤再次集结十余万太平军与敌军展开决战,但依然没有取得击溃淮军,解围苏州的效果。在经历第一、二、三阶段的战役后,苏州已被淮军包围,28日,李秀成冒着风险进入苏州,召集苏州守将商讨,李秀成认为苏州已经成为困死之局,建议放弃苏州,率部转移,保存实力。

但是,留守的慕王谭绍光和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丈、康王汪安钧、宁王周文佳等人都不同意放弃苏州。无奈之下,李秀成只得与慕王谭绍光挥泪而别,于12月1日,从小道离开苏州。其实留守的将领之所以不同意放弃苏州,目的是不同的,慕王谭绍光是真的不想放弃,觉得当初取得苏州不容易。而另外的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丈、康王汪安钧、宁王周文佳、天将范启发、张大洲、汪怀武、汪有为等人却是心怀鬼胎,他们早已经有了降清的计划,并已经派人与正在围困苏州的,原是太平军后降清的淮军将领程学启联系,并派康王汪安钧前往密谋叛降之事。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在苏州留守的主将是慕王谭绍光,他也曾接到密报郜永宽等人有可能叛降,但由于太平军实行的是“兵为将有”,他虽是主将,但却没有郜永宽等人手下的兵多,难以采取军事手段控制他们几人。为此,谭绍光决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说服他们。12月4日,谭绍光召集郜永宽等人前往他的府中开会,企图说服他们改变叛降的打算。但是,叛徒决心已定,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在商谈中康王汪安钧用短剑,向谭绍光颈上砍去,将其杀死,八个叛徒将慕王谭绍光的首级割下,连苏州城一起归降了在城外指挥攻城的李鸿章。

可怜在摧毁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和攻克苏州等地立下诸多战功的一代战将慕王谭绍光,死于叛徒之手。原本以为会受到李鸿章重用,封官赐爵的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丈、康王汪安钧、宁王周文佳等八个叛徒,仅在投降一天后的12月6日,就被江苏巡抚李鸿章和程学启处死,真是死有余辜。

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其实在太平军中投降清军的还有不少,比如苏州保卫战,就是因为驻守常熟的守将钱桂仁叛降而开始的。另外,还有攻打苏州的淮军将领程学启也是由太平军中投降的,其早年在太平军中曾官至“弼天豫”之职,在安庆战役中,被曾国荃用计收复。后来,程学启划归李鸿章的淮军,成为淮军中数一数二的悍将,在攻打太平军的战斗中,立下不少功劳,后来在攻打嘉兴时,中枪而死。另外和程学启一起从太平军中降清的还有一位后来的名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但是,由于今天写的已经太长了,下一次再单独写写他们的事吧。

太平军降清的不少,实在无法一一列举出来。但是也有人会问,为什么降将中没有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和北伐兵败后向僧格林沁投降的靖王李开芳等人?这是因为,我并不认为他们是真的降清,也就是说他们的“投降”,并没有成为事实,而且对于他们的投降还有争议,特别是石达开和李秀成,我认为他们只是为了保全部下而采取的策略。其实李开芳的投降也是如此,在北伐时,他与林凤祥率部所向披靡,一度逼近北京。最后在外无援兵,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李开芳为了保全手下将士,向僧格林沁投书约降,最终被凌迟处死。可以说他们死的都非常壮烈,也并不是为了换取自身的名利去投降,是值得人们尊敬的,绝不能简单的认为他们是降将。

太平天国将清朝视为“妖魔”,那又没有投降清军的太平军将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