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秀谥号叫两个字的汉“光武”帝而不叫一个字的汉“某”帝?
因为只有“光武”这个谥号,才最符合刘秀的身份。
“光武帝”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谥号,如果加上他所属的朝代的话,那么刘秀的谥号全称就是“汉光武帝”。
不过,这个谥号叫起来,好像颇有些别扭。
为什么呢?稍微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如果称呼汉朝的其他皇帝,一般都是“汉某帝”,比如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等等。
三个字念起来,就明显比刘秀“汉光武帝”这四个字要顺口得多。
那么,为何刘秀的谥号非要比汉朝的其他皇帝多一个字呢?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就这个问题,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刘秀的谥号是怎么来的。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纠正一个误区。
什么误区呢?其实包括刘秀在内,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只要是拥有谥号的皇帝(除刘邦之外),他们的谥号和刘秀谥号的字数是一样的。
换而言之,都是两个字的谥号。
比如前文提到的汉武帝,其完整的谥号,应该是叫做“汉孝武帝”,而他的父亲汉景帝以及爷爷汉文帝,完整的谥号则是“汉孝景帝”与“汉孝文帝”。
总之,在整个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除了刘邦与刘秀之外,所有有谥号的皇帝,每一个人的谥号都是以“孝”开头,后面再加一个代表该皇帝功绩的字,共同组成了汉朝皇帝的谥号。
而之所以要以“孝”打头,是因为汉朝是以“孝”治天下,也就是说,“孝”是汉朝的立国之本。
并且,“孝”字还能体现“子承父志”的思想,有继承先人遗志,尊崇祖上功绩之说,所以,一个“孝”字,贯穿了整个汉朝的谥号。
“孝子善述父之志,故为汉家之谥,自惠帝已下皆称孝也。”
但这样一来,在称呼上就有些繁琐,因此到了后世,本着简化的宗旨,所以后人在称呼汉朝皇帝的时候,一般都是去掉“孝”字,直接称呼为“汉某帝”。
而在这其中,刘邦和刘秀二人则是特殊的存在。
先说刘邦,刘邦在去世后,继任的皇帝是他的儿子汉惠帝刘盈,而刘盈在和大臣们商量该给父亲上什么谥号时,大臣们均认为刘邦乃是开国之君,同时功勋卓著。
“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
故而,刘邦作为汉朝的祖先,其庙号就被定为了“汉太祖”,而谥号则是取了一个“高”字,以彰显他功高之意,所以,刘邦的谥号则是汉高帝。
至于说为何在后来人们习惯称呼刘邦为“汉高祖”,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叫法。
起因是因为司马迁,他在《史记》中第一次用了“汉高祖”的叫法,由于《史记》的名气太大,因此,汉高祖的叫法就流传开来,被人叫习惯了。
但实际上,刘邦正式且正确的头衔,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
当然,也正是因为刘邦是汉朝的开国之君,他不需要像他的后人那样继承先祖遗愿,也不需要向谁尽孝,因此,他的谥号就不需要像他的后人那样有一个“孝”字。
说完刘邦,我们再来说说刘秀。
按常规来说,刘秀也算是刘邦的后人之一,虽说两人之间的血脉关系已经被稀释到了极致,但刘秀是刘邦后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从法理上来讲,他的谥号理应也该带一个“孝”字,称呼为“汉孝某帝”。
但问题是,刘秀的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况且东汉与西汉之间,还隔着一个王莽的新朝,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刘秀也算是开国皇帝。
只不过后期为了笼络人心,刘秀才又把跟刘邦的亲戚关系搬了出来,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他确实获得了较大的支持。
但在他死后,关于如何为他定庙号与谥号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先说刘秀的庙号,一般汉人的王朝,除了开国皇帝可以称“祖”之外,其他的皇帝哪怕功绩再优秀,是不能再称呼“某某祖”的。
比如唐朝的李世民,他不管是在继位前还是继位后,对于唐朝的贡献显然要比他爹李渊高得多而已大得多,但就因为他不是开国皇帝,所以只能称“宗”而不能称“祖”。
还有明朝的朱棣,朱棣虽说在后世被称为明成祖,但这并不是他最开始的庙号,他最开始时正儿八经的庙号是叫明太宗。
只不过一百多年后,出了个嘉靖皇帝,为了把自己亲爹弄进太庙,强行把朱棣的明太宗换成了明成祖。
相信如果朱棣泉下有知的话,非抽死嘉靖这个不肖子孙,毕竟“太宗”的含金量可要比什么“成祖”高得多。
至于清朝的那几个称“祖”的皇帝,毕竟其本身就是游牧政权出身,根本就不顾及所谓汉家的规矩,全凭自己喜好做事,所以在此不做阐述。
总而言之,按照惯例和规矩来说,除开国皇帝之外,本朝的其他皇帝庙号是不能称“祖”的。
但问题就在于,刘秀人家确实是实打实自己打的天下,本身西汉在王莽篡位之后就已经在法理上灭亡了,而刘秀则凭实力又开创了一个王朝,所以,如果依旧用“宗”来当做庙号显然并不妥当。
况且,刘秀的功绩也确实不逊色于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
而最终,经过大臣们的集体商议,为刘秀定了一个既能凸显出他开国之功勋,又能兼顾不违背传统原则的庙号,即“汉世祖”。
所谓汉世祖,这其中的汉自不必说,代表了汉朝,而世这个字放在庙号里,代表的是断代史开创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启下的人物,也可以说开基者。
而刘秀,恰恰符合这个身份,他在西汉灭亡后,又延续了汉朝,所以就是名副其实的断代史开创者,同时他亲手创立了东汉,也完全与开基者吻合。
最后这个祖字,就代表了他是东汉王朝的开国之君。
因此,这个汉世祖的庙号,既体现了刘秀的功绩和身份,又没有与汉朝的初创者汉太祖刘邦起冲突,所以,该庙号可谓是十分恰当。
曾经在后世,有一个同样延续了王朝君王,在去世之后,有大臣为了逢迎,也想把“世祖”这个庙号定给他,但结果被礼官结结实实的驳了回来。
这人谁呢?正是宋高宗赵构。
赵构去世之初,有大臣就建议,应该仿照刘秀,也给赵构上一个“世祖”的庙号,而礼官的回答则是,人家刘秀是以平民身份取得的天下,皇位也是自己打出来的,并非继承于汉哀帝或者汉平帝等人。
而赵构的皇位,是继承于他爹宋徽宗的,单是这一点,就没办法和刘秀相比,所以,最终赵构的庙号依旧是“高宗”,即便是他延续了宋朝,但却称不了祖。
解决完刘秀的庙号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解决他的谥号。
前文讲过,如果按照传统惯例,那么刘秀的谥号就应该带一个“孝”字,但问题又来了,刘秀应该向谁尽孝呢?
法理上讲,刘秀既然是汉朝皇帝,那么他尽孝的对象,就是他的上一任汉朝皇帝,也就是西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平帝刘衎。
但要知道的是,如果按照辈分来算的话,刘秀是汉平帝的长辈,他的辈分,与汉平帝的大伯汉成帝刘骜是一样的,因此汉平帝还得管刘秀叫一声叔或者大爷之类。
所以,总不能让刘秀向一个晚辈去尽孝吧,这明显说不过去。
因此,刘秀的谥号中,就不能再按照惯例出现“孝”字,而由于他的功绩与刘邦近似,也算是开国之君,所以,就得单独为他安排谥号。
但由于刘秀将国号继续成为“汉”,因此,他就不能再用类似于刘邦的“高帝”等谥号,最终,大臣们结合刘秀的生平所为,为他定下了“光武”这个独一无二的谥号。
之所以选择“光武”二字,是因为这两个字,浓缩了刘秀一生的功绩。
先说头一个“光”字,这个字在谥号中属于上谥,只有满足和做到如下几点,才能有资格用这个谥号:
“功格上下曰光,能绍前业曰光,居上能谦曰光,功烈耿着曰光。”
而刘秀的这个光字,取得就是第二句“能绍前业”之意,说得简单点,就是他通过努力,复兴了汉朝。
纵观古代历史,能真正实现复兴本朝的并不多,而刘秀则是其中最名副其实的一个。
比如晋朝,西晋灭亡后,虽说司马睿又建立了东晋,但是我们都知道,东晋只不过是偏安一隅的政权,并且其权力也并非完全被司马家族独掌。
更重要的是,东晋能勉强苟活就十分不易,根本没有能力开疆拓土。
还有宋朝,北宋没了之后,赵构建立南宋,南宋稍微比东晋强一点,但依旧脱不了偏安一隅的本质。
况且,南宋极力压制武将,又向金国称臣,简直不要太窝囊。
另外一个实现复兴本朝的就是慕容家族的大燕国,也就是前燕,虽说在后期燕国被重建了多次,有后燕、南燕等等,但始终没有再次达到前燕时期的强大。
而刘秀建立的东汉,是正儿八经地复兴了汉朝,并且在他以及他后人的手里,汉家威风不减当年。
所以,这么多实现复兴的朝代中,惟有刘秀才担得起“光”这个谥号。
除了“光”字谥号之外,还有就是“武”字。
“武”在谥号中,也属于是美谥的一种,但具体包含的意思,需要根据具体被冠以此谥号的皇帝来看。
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
上述便是“武”字在谥号中所包含的意思,而刘秀的“武”字,则取自其中的“克定祸乱曰武”,意思是他结束了混乱局面,最终定鼎天下。
这便是刘秀谥号“光武”二字的由来,从这里也能看出,其实刘秀的谥号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是古代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双谥,即“光”字与“武”字,均是他的谥号。
因此,刘秀谥号连起来那就是“汉光武帝”。
而前文所说的汉朝除刘邦外的其他皇帝,他们谥号前面的那个“孝”字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所以他们是单谥。
因此,后世才会在称呼上习惯抹去那个“孝”字,仅称呼其为“汉某帝”。
当然,“光武”这个谥号,毫不夸张地说是应刘秀而生,正如前文所说,光是中兴复国,而武则是结束了战乱,因此,刘秀既是中兴之主又是定鼎君王,故而在古代就有了那句“定鼎中兴唯刘秀”的名言。
更重要的是,在刘秀之后的历朝历代中,几乎大部分皇帝在提到刘秀时,都极为肯定刘秀的功绩,类似于“中兴之主”这样的赞誉数不胜数,这就再次充分说明,刘秀谥号“光武”是实至名归。
综上所述,刘秀的谥号之所以是两个字的“光武”,而不是“汉某帝”,主要是因为他谥号中的“光武”二字均为谥,并非像汉朝其他皇帝那样属于单谥,因此,刘秀的完整谥号为“汉光武帝”,而后世出于顺口,对他的称呼都一般都是“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