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轻体力活」工作在年轻人中流行,大学生不想再做「孔乙己」,如何看待工作和学历之间的关系?

问:「轻体力活」工作在年轻人中流行,大学生不想再做「孔乙己」,如何看待工作和学历之间的关系?

学历是大学生求职的敲门砖,可这块砖突然敲不响通向职场的大门了,失灵了。有些大学生转变很快,既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妨先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或至少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但总有些孔乙己式的人为了面子或体面,依然坚持,轻体力活也不想干。

要明白学历只能说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还不错,但无法快速创造企业价值。当企业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效益,只有学历没有经验的人已经被排除了,这时转变就业思路是唯一的出路。

轻体力活做好了一点都不轻的。比如我们售楼部的置业顾问吧,平时都不外出只在售楼部负责接待到访客户,讲解项目带看样板间,逼定谈判。基本不费什么体力的,可是如果一天让你接待十几组客户,恐怕没有体力是不行的。而且自己还要高度集中?

再比如,涂抹奶油的裱花学徒,如果只是上班时间练习,再加上平时的工作,练习的时间更少了,学徒周期更长了,当然不会有什么体力了。可是如果你有规划,必须在多长时间学会哪里几种裱花,再过多长时间裱花手艺要达到行业中的专业水平,你做起来就需要花费心思了,既有脑力,又有体力。

总之,转变思维模式,打破传统意识,用国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中持续精深也能做出精彩,比如同样是摆地摊,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每天9000多的流水?

大学生的“身价”,又被按在地上摩擦了。前几天河南一本的财经院校招聘会上,出现了酒店服务员、收银总机、前台、接待等岗位的招聘信息。 在现在学历贬值、就业焦虑的大环境里,这条新闻的嘲讽值就像是有人怼在脸上:“哟哟哟,这不隔壁一本高材生吗,几天不见怎么这么拉了?读了四年,出来就这?”但和之前“211硕士吐槽毕业月薪5000”相比,如今反倒有另一种心态在年轻人中蔓延——22年末的时候,一个叫“轻体力活探索联盟”的豆瓣小组悄悄诞生,一群厌倦了所谓白领生活,想靠着轻体力活过上开心生活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畅想逃离格子间惨白灯光,靠双手生活。 涂抹奶油的裱花学徒,摆弄鲜花的花店员工,端起铁锅炒菜的大厨,站在梯子上清理空调的工人,骑着电瓶风驰电掣的外卖员……站起来,蹲下去,手动不停。在这些年轻人的理解中,轻体力活听上去让人的腰肢舒展,手脚忙碌,又不至于因为过重的体力消耗而难以负荷,反而能达到给生活减重的效果。仿佛失控的船落下了锚,以前成天发疯的年轻人干了体力活之后,精神状态居然稳定多了。 “体力活是累,但其他工作更好吗?”当轻体力活成为一种乌托邦,评论区里开始有人质疑他们“其实根本不懂这有多辛苦”。但,大部分年轻人对体力活的种种缺点,其实心知肚明。但以上这些缺点,市面上所谓的“白领”工作,又何尝躲得开?与其说00后是真的把轻体力活想象成“理想职业”,不如说这是一种“体面工作的谎言”被戳破之后,报复性的醒悟。有人从秋招到春招卷生卷死,从金九银十到金三银四简历投了上百份,好不容易打败90%的同龄人。得到一份听起来超体面的大厂工作,结果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周末也经常高强度加班。还有人成功入职某某买菜项目做管培生,没想到在部门搬了几个月的箱子。“不仅是体力活,还是重体力活,生产队的驴都不带这么使的。via@枫叶有道 更别说这样以管培之名、行苦力之实的岗位,听起来名头响亮,但真正体验后会发现——其实也不过是公司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一块砖,所谓的上升路径,兑现起来同样飘渺不定。via@桥本耍奈 认清这个现实后,“精心挑选”一份性价比高的体面工作,仿佛是无用功。无论是坐办公室还是街边摆摊,都会面对压力、机械以及不稳定的前景。这与最近大火的“孔乙己文学”指向同一种“领悟”——自己根本不是什么“人才”,只是被榨干了就会丢弃的“耗材”。不想卷的大学生,开始去卖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