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你觉得刘德华和罗文相比,哪个唱功实力更强?

问:你觉得刘德华和罗文相比,哪个唱功实力更强?

罗文更好,音色辨识度更好,发音点上挂;刘德华鼻音语感稍重,喉位波动大一些。你觉得刘德华和罗文相比,哪个唱功实力更强?

罗文和刘德华,这两位都是所处时代声乐知识较为匮乏,却以非科班的纯粹爱好走向职业歌手顶峰的成功歌手。我们以2023年的声乐审美去回顾两人的巅峰唱功状态,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结论:

罗文的唱功整体更符合当下的声乐审美,唱法对于歌曲的演绎没有时代感的割裂,反而具有历史经典的醇厚。而刘德华的唱功演绎,在当下则稍微显得年代感更重一些。

唱功整体上,严格上说罗文和刘德华,两人早期都属于真假声的声乐审美体系土壤,但是罗文得益于发音共鸣点上挂的良好习惯,在高音上具有一定的头腔连接,整体的音域咬字可以来到G#4硬顶混声和A4的点触,所以罗文本质上是一个真假声体系朝着混声体系不断摸索的阶段,和当年的谭咏麟一样。因为他们是开创粤语唱法的第一批先驱。刘德华则是规矩的真假声体系。

从音色上,罗文的音色更为清脆、明亮,线条美感充裕,声乐辨识度极强。刘德华的音色则是相反,厚重、浑浊、团装感,声线的美感基本上是由音高自身塑造,以咬字的语感辨识度为核心。罗文和刘德华的音色处理,是两套逻辑,罗文属于声乐中的塑造自身的音色唯一性明亮度,刘德华则是属于商业偶像明星中塑造的个人标签化——鼻音+咬字尾音处理。

你觉得刘德华和罗文相比,哪个唱功实力更强?

造成这种原因的核心是,罗文是属于打工仔阶级,用嗓音音色去实现阶级突破。而刘德华在唱歌之前,已经是当红小鲜肉+影视奖项获得者。刘德华的音色只需要满足一个——辨识度,不管是声乐上的还是商业上都可以。其实张学友和刘德华的音色处理,都更偏向于非声乐的商业化。注重咬字的个人语感。而且两人的时代都流行压喉胸声唱法,因为普通人更容易模仿。

从音域上,罗文的常用音域是C3-A4,Live稳定的极限音域是G#4咬字,长音是Gb4,这个样的能力在当下属于一个华语T2较弱的音域水准,但是罗文可是五十年前的前辈,五十年前的A4点触,而且是粤语唱法的开拓者, 那是妥妥的T1水准。刘德华的常用音域是C3-F4,巅峰是C3-G4,当下因为倒嗓比较严重,萎缩到F4都有点吃力。演唱会上用美声来规避声带负荷。

从腔体上,刘德华的问题比罗文就更为严重一点——喉位波动。刘德华的喉位大概是顶级商业歌手中比较严重的一类,因为音色的塑造在语感上,那发音点的上挂程度就偏低,挂在鼻腔前段,这会导致发音共鸣点和声带声门的距离过近,共鸣和声门过近一定会造成共鸣程度的减弱,声带干声成为了主体,共鸣的扩音功能没有发挥。

你觉得刘德华和罗文相比,哪个唱功实力更强?

表现就是:声带需要额外承担共鸣扩音的工作,如此声带不仅仅要完成初始音高的震动闭合,而且还需要提供更高的音量,在物理意义上,气息对于声门冲击会更大,声门负荷更大。当高音的普遍在高喉位时,这种负荷必然造成机能损伤。而声带承担干声扩音,也会造成肩颈部紧张,胸声过载,腹腔支撑程度弱系列问题,表现核心是喉位的波动更为频繁。

罗文相比刘德华,就好很多,主要的问题都是在G#4和A4的高喉位硬顶上,但是在G4阶段,已经完成在50岁时可以保持较好的强混转弱混的头声倾向。这一点很难得的,表明其实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罗文已经实现了从真假声体系转入混声体系的成功。

整体上,罗文的唱功更接近我们2023年的混声审美。刘德华的唱功,更集中在上世纪90年底的真假声体系和胸声体系的流行时代,割裂感较重一点。张学友则是算两人的折中,张学友雪狼湖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从胸声、真假声转入了混声体系,但因为2005行业萎缩后,走回忆牌路线,又回到了胸声、真假声阶段。

以下,从音色结合音域、腔体具体补充细节;你觉得刘德华和罗文相比,哪个唱功实力更强?

音色的塑造,在声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发音点的共鸣位置。我们常说的声线声线,本质上就是我们唱歌时的产生扩音声压的核心共鸣点,听不懂?大白话就是:哼鸣的集中点。你哼一下,感受一下鼻腔中上靠后的震动,那就是自动生理性发音共鸣点,是组成声线的核心。

发音(共鸣)点的位置不同,会形成差异巨大的音色体现。罗文和刘德华的主要声乐差别,就是在于发音点的位置差异。其他的后续都是因为发音点的位置不同造成二次影响。而发音点的问题,在我们汉语体系中,会因为咬字的语言习惯归韵问题,造成剧烈波动。

罗文的发音点位置,早在1973年时,他也是呈现一种波动的团状听觉,时而低沉、时而清脆、时而尖锐。这是因为1973年的时候粤语的唱法属于一个开创阶段,而粤语的归韵问题比我们的国语普通话更为严重。因为粤语属于古汉语体系,有阴阳上去入的五声演变,普通话是舍弃了“入”声字。

这里需要了解一些咬字是如何影响发音点,和发音点的位置对应的不同音色体现:

1:发音点的位置高,音色更明亮。发音点的位置低,音色更浑浊。

2:发音点的位置靠前,音色更尖锐、更偏干声。发音点的位置靠后,音色更松弛,空间感大。

3:汉语的字正腔圆语言习惯,会导致会导致发音点剧烈波动和下颌喉位紧张,下意识的发音点前倾。音色共鸣减少。

你觉得刘德华和罗文相比,哪个唱功实力更强?

流行音乐中发音点的位置配比大概是中上靠后的位置,也是上颌窦的位置,兼具明亮感和松弛度。而咬字的紧张,需要松下巴,和牙关咬字。牙关咬字习惯是可以让咬字对于发音点的波动影响降到最低的应对措施。如果再深入一点,那就是气泡音的初始状态作为我们的自然上挂准备动作。上颌窦+牙关咬字+气泡音起始+腹腔支撑,这一系列组合,可最大化降低汉语的字正腔圆造成的发音点波动问题。

早期阶段,罗文的粤语状态基本上属于一个咬字的音头是高位置上挂发音点,归韵后下滑到低位置。声线的逻辑是上下下、上下下的波峰形状,而不是一条稳定的线性听感。粤语在1973年的阶段,实际上是非常小众的,当时谭咏麟还属于唱英文歌谋生的阶段,因为当时的英文歌线性感确比粤语更好听,粤语的顿挫感,声线音色的波峰状在音乐上都还不够具有流行性审美。

到了中后期,罗文发音点上挂就比较清晰了,因为80年、90、00年的经历,让罗文对于Live演唱的理解,走向正确的选择——发音点上挂倾向不变,咬字放松。发音点上挂和咬字开始具有独立意识,而且咬字必须依附于发音点的维持状态。这种主次的理解,前后的顺序感,是罗文自身唱功进步的核心。

你觉得刘德华和罗文相比,哪个唱功实力更强?

早期粤语的音色逻辑,是更注重咬字,而非注重音色的。不管是早期被诟病“鸡仔嗓”的林忆莲,还是早期张学友和刘德华,他们的身上体现的逻辑都是咬字权重更大,而音色发音点则是看状态。而他们的后期唱功进步,无一例外地都在发音点位置上开始具有主次,开始真正放松。

当发音点稳定后,共鸣的程度就会增大,整体的声压和声线松弛感更好,情感的演绎更自然,强弱也更有发音点提供的音色统一性。而咬字呢,在发音点上挂的前提下,是以下颌放松的牙关咬字为主,这样保罗了一定语言特色,又不会去干扰流行听觉。

刘德华的音色,就属于以咬字为核心的商业逻辑,通过更靠前、靠鼻腔的咬字习惯,去用鼻腔装饰音作为音色的语感唯一性,形成辨识度。而发音共鸣点的优先级依旧不够。

发音点为主的理解,在健康上更是差异巨大,发音共鸣点和声带相距越远,声带更健康,越相近,喉位的干扰因素就越多,倒嗓的危害就越大。罗伟50岁依旧可以维持G4,刘德华当下已经在E4和F4的状态。


你觉得刘德华和罗文相比,哪个唱功实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