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赵匡胤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上面,为何动怒?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毕生七十余战无一不胜,整个战国时期战死的二百余万将士之中,有一半是他创造的,这样一个牛气冲天的军事人物,赵匡胤竟然说他不配待在武庙,这是为何?
唐开元十九年,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表彰和祭祀历代名将,特意下令建造了武成王庙,其中作为主祭的人物,是周朝丞相、军师吕尚(也就是姜子牙,历代追封为武圣),汉朝的张良作为配享位列其次,另外还有名将十人也被供奉在武庙,但其中没有白起。
唐肃宗时期,他对十位名将的人选做了调整,武安君白起第一次进入武庙,而且位列左数第一,与白起同时代的人物只有吴起、乐毅,这十位名将也被称之为武庙十哲。
武庙十哲的完整名单为: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后来,经过历史演变,武庙十哲扩展为六十四名将,北宋建立后又扩展为七十二名将,白起都位列其中。
但是,赵匡胤后来却将白起等人给移出了武庙,这是为什么呢?
963年的一天,赵匡胤带着大臣们去武庙观摩历代名将的画像,期初他还很高兴,但当他走到白起画像面前的时候,他突然拿起手中的拐杖指着画像说,白起杀了那么多已经投降的将士,胜之不武,怎么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呢?
赵匡胤说完,就下令将白起从武庙十哲中移出,大臣们不敢怠慢,只得照办。
初,帝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去之。
这件事之后没多久,就有大臣对赵匡胤说,所谓名将,其实也都是人,如果非要吹毛求疵,恐怕没几个名将是没有缺点的吧,所以将白起移出武庙有失公允,不能这么干啊!
赵匡胤听完大臣的话,并不理睬,这时另外一个大臣又接着说,如果非要因为名将有缺点就说他没有资格配享武庙,那么应该被移出的就不应该只有白起一人了,恐怕很多人都要被移出吧?
原本,这位大臣的意思是想劝谏赵匡胤不要将白起移出武庙,但赵匡胤灵机一动,竟然接茬说,你说得很有道理,确实有很多人不配待在武庙,那么就重新审定七十二名将的名单吧!
不久之后,赵匡胤就下令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重新拟定七十二名将名单,他给出的评选原则是,进入武庙之人必须“取功业始终无瑕者”,也就是只有没有瑕疵的人才能成功入选。
最终,七十二名将中有多达二十二人被移出名单(加上已经被移出的白起,就是二十三人),包括孙膑、廉颇、韩信、彭越、周亚夫、关羽、张飞等人;而被补充进名单的人则有灌婴、耿纯、周访等二十三人,大多都是汉唐时期的名将。
后来,赵匡胤又下令将白起等被移出名单的名将的名字刻在武庙院子的木柱上,其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就是为了刻意贬低白起等人,让大家引以为戒。
我们可以发现,在赵匡胤看来,七十二名将不但要功绩显赫,还要品德过关,人生不能有大的瑕疵,因此白起和韩信等名将都不配入选。
那么,白起杀降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以至于赵匡胤如此看不起他?
白起杀降之事发生在长平之战,当时秦军将赵军团团包围起来,赵将赵括率军几次突然而不得,最后还被秦军乱箭杀死。
后来,由于赵军粮草消耗完了,加之始终无法突然,所以最终全部投降秦军,人数达到了四十五万之多。
面对人数如此之多的降卒,白起感到非常担忧,便对部下说,之前秦国取得了赵国的上党郡,但上党的赵人始终不愿意归附秦国,而是一心想着回归赵国,还与赵军里应外合对抗秦军,致使上党再入赵国之手。这么看的话,赵人大多都反复无常,赵国的降卒想必也是如此,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要出大乱子。
但是,毕竟降卒的人数实在太多,白起知道如果明着杀掉他们,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激烈反抗,怎么办呢?
想来想去,白起最后决定使诈,也就是用欺骗的手段麻痹赵国降卒,然后趁他们不备将其全部阬杀。
最终,四十五万赵国降卒中,除了二百十四个年纪小的士卒被释放回国之外,其他人全部被残忍杀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起杀降事件。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后来,白起遭到秦昭襄王的忌惮,最后被赐死,他在临死前也说了,他用诈骗的办法杀掉数十万赵国降卒,光这个罪过就够得上死罪,可见他对此也是有深刻认识的,但他还是明知是错误的,最后还是坚持这么做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白起的军事生涯中,杀降之事确实是他的一个瑕疵,而赵匡胤将其移出武庙,给出的原因也是这个。
那么,白起杀降,真的是因为他嗜杀吗,有没有什么隐情呢?
其实,这件事远不止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白起杀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历史发展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已经是最强大的国家了,唯一敢跟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就只剩下楚国、齐国和赵国了,这其中尤其以赵国的威胁最大,不仅仅是因为赵国兵力强盛,更是因为秦赵之间的宿怨、赵国的地理位置和赵人的顽强意志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白起就想通过一战而确定秦国对赵国的战略优势,所以他就必须在在长平之战中杀掉降卒,在极大削弱赵国有生力量的同时,对其他国家形成威慑,不然这场战争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第二,几十万降卒不但是个巨大的隐患,而且对秦也是个沉重的负担,因为需要很多粮食才能养活这么多人。
但问题是,秦赵对峙了近三年时间,秦国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还哪里有粮食养活赵国几十万降卒呢?
既然不能放掉降卒,也养不活降卒,白起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降卒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因为伦理道德而留下降卒,恐怕不等赵国复仇,秦国内部就先乱了,就更不用谈什么一统天下了。
第三,白起的军事风格本就跟其他人不一样,他非常善于在战争前使用各种手段对敌军形成威慑和内部破坏,让敌军还没开打就心生恐惧。
等战争开始后,白起就会抓住敌军的弱点打一个狠毒的歼灭战,甚至在敌人逃跑的时候他还会像疯狗一样追杀,在最大限度上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从而避免反复攻打给自身造成的消耗。
长平之战前,白起的战术就是引诱敌人进入埋伏圈,哪怕对方人数跟自身相当,他也敢这么做,他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消灭对方。
只不过,让白起没想到的是,赵军竟然投降了,但他为了达到战略目的,最终杀掉了所有降卒。
也就是说,白起的军事思想中,是以战略目的为首要的,而不是让道德仁义之类的虚名让他束手束脚。
基于以上三点,白起杀降其实也不是无法理解,只能说,站的角度不同,看待这件事的态度自然就不一样了。
当然了,赵匡胤对这些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他还是决定将白起移出武庙,他为何要如此坚持呢?
从唐肃宗时期开始,白起就被供奉在武庙之中了,这说明名将的评选标准并不是像赵匡胤一样吹毛求疵的,而是看实际功绩的,正所谓瑕不掩瑜嘛,所以白起被供奉在武庙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赵匡胤之所以坚持将白起等人移出武庙,其实并非他真的对这些人有什么意见,而是他本身的处境息息相关。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本来是柴荣的心腹大将,与柴荣关系很好,并且深受柴荣的信任和重视,让他担任了军队老大,但柴荣刚死不久,他就来了个黄袍加身,逼迫柴荣的儿子柴宗训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
别看赵匡胤上位的过程多么温和,后来他对待柴氏后人又有多好,但有一点他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他就是个造反者,也是个背叛者。
事实上,赵匡胤并不是第一个武将背叛皇帝的案例,在他所处的五代十国时期,像他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皇帝反倒成了最危险的职业。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匡胤称帝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必须对武将们进行严厉整顿,具体措施就是完善朝体制,提升文官的地位,给武将们增加更多的束缚,总体上做到既用且防。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杯酒释兵权了,元勋功臣们都靠边站,提拔年轻人上来,然后对武将的职权进行深化改革,让他们没有造反的实力。
但是,光这么做还是不够,毕竟五代十国刚刚结束,武将中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固化思想还没有被彻底根除,所以危险依然还在。
怎么办呢?
赵匡胤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对武将们的偶像、也就是武庙中的名将进行打压,然后按照他的标准,再选择一批忠心事主、谨小慎微的武将补充进去,这样就可以起到引领武将思想导向的作用了。
赵匡胤为何首当其冲要打压白起,不仅仅在于白起干了杀降这种不仁不义之事,更在于白起功高震主,还在长平之战后屡次不听从秦昭襄王的命令,是不忠的表现,这才是赵匡胤所不容的。
我们再看看其他被赵匡胤移出武庙之人,举几个例子,廉颇晚年投靠他国、韩信联合陈豨造反、彭越拒绝出兵帮刘邦平乱,这些人都被赵匡胤认识是不忠的。
甚至是被视为忠义典范的关羽,也因为曾委身于曹操,哪怕只是暂时的,也被赵匡胤说成是不忠。
还有张飞,他倒是忠心,但他却不仁,也就是对手下人太苛刻了,结果造成了兵变,他本人也被杀死,这也被赵匡胤认为是不好的事情。
反观被赵匡胤补充进七十二名将名单的灌婴、耿纯、周访等二十三人,这些人并不都是顶级武将,但他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忠心事主,以匡扶社稷为己任,而且从来都不抱怨自己得遭遇。
也就是说,赵匡胤将白起等人移出武庙的意图,其实是为了重新给他手下的武将们找一些新的偶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观念,进而确保自己的地位并加强皇权。
因此,别看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但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却像文官,也就是擅长用政治手段来解决军事问题。
赵匡胤去世后,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基本确定了重文抑武的国策,但其实这一国策的思想源泉其实是赵匡胤。
其实,赵匡胤终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对武将们进行改造,让他们被仁义和忠诚所束缚,最后变成听话的羔羊,以此来彻底结束五代十国时期皇帝由武将轮流做的巨大弊端,确保他的子孙后代永远可以当皇帝。
所以说,白起等人是被赵匡胤给坑惨了,一度被移出七十二名将之列,一直到宋徽宗继位之后,白起等人这才回归武庙,当然他也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毕竟那时候北宋被金国欺负得够呛,需要给武将们一点更大的激励了,因此顶级名将们也是时候回归了。
总结一下,赵匡胤出于政治目的将白起等人给移出了武庙,从而确定了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但让赵匡胤没想到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重文抑武竟然逐渐演变成了重文轻武,武将长期被文官压制,导致北宋后期武备不修,最后被金人给灭了。
所以说,赵匡胤虽然没有杀武将,但将武将给玩残了,宋朝人大多都想当文官,实在混不下去了才选择去当武将,军事人才因此越来越凋零,以至于后来文官不得不自己上战场领兵。
当然了,这并非赵匡胤的本意,但如果不是因为他自己干了坏事,又怎么会对武将进行打压呢,他的后人又怎么会处处提防武将呢,北宋又怎么会那么憋屈地灭亡呢?
所以说,一切都有因果,宋朝从兴起到败亡是环环相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