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逝世多年后,为什么仍然广受欢迎并被人们纪念?
第一次阅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不过是3年前,看完之后惊觉,耽误了30年的青春,我从不追星,也无法理解别人追星,可看了小波的文字,一夜便理解了何为“偶像”,于是就此沉沦,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一名资深走狗。
王小波受欢迎的理由,我认为有3条:
1、特立独行的思想特立独行并不是指“逆反”,什么事情都要和别人对着干,特立独行是指:遇到任何事都能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这是很难得的事。
王小波有部作品叫《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只猪和其他猪不同,在它的身上,有这样一个想法:
这世界的潮流将你引向何方,并非是说这世界是对的, 但大多数人都在增熵,顺着潮流走,不浪费精力与体力,不做特立独行的事情,大家顺着一个下坡路往下走,总有一天会全部到达坑底, 像是一群粪缸里的蛆。
回想过去的读书生涯,在每一个班级里都可能会有几个“特立独行”的家伙,这样的人不见得是成绩最好的,也不是长的最帅的,他们不按老师的要求做,对课本提出疑问,对那些常识提出疑问,这些家伙不易被“改造”成标准模块。而当“标准模块”们走出校园,开始独立拥抱这个社会时,社会的重锤才会让他们怀念,当年的“特立独行”者。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大概也是我们怀念王小波的一个理由。
2、敢于说真话的勇气王小波的获奖经历,和主流作家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王小波是个非主流的作家,也可以说是“野生作家”,他从没混进过什么作家圈子,没加入过什么作协之类,主要原因是,他老是说真话。
正如他在《似水流年》中写到:我向来不怕得罪朋友,因为既是朋友,就不怕得罪,不能得罪的就不是朋友,这是我的一贯作风。由这一点你也可猜出,我的朋友为什么这么少。
由于王小波不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敢于说真话的勇气,所以他老是能写出人性中的真实,顺便揭露点什么,而真话往往是,当事人不爱听,读者却爱看的不行,这最后主要负责受害的只有作者本人。
正如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说的:别人的痛苦才是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而王小波最不缺的就是艺术源泉,这应该能成为他受欢迎的理由之一。
3、文字的洒脱和有趣这个世界上,有思想的作家不少,文字优美的作家也不少,写的有趣的作家也不少。但这三者都能兼备的作家,除了王小波,很难找出第二个。
高晓松是这样评价王小波的:
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我个人热爱写作,热爱做音乐,也热爱拍电影。每当看到伟大的作品,我经常扪心自问自己能不能做到那样。大部分音乐如果努力,我是能做到的;有些电影我做不到,但我能感觉到差距有多大;唯独读王小波的时候,我完全没办法拿自己去做比较。
这其中,有趣,也许是王小波最大的标签,他自己也说过: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我想,王小波应该是成功的。
以上3点说明了王小波为什么会受欢迎,他的作品好坏和他逝世并没有关系,因为他的作品都是经典,经典就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
可令我烦恼的是,提问者说小波广受欢迎,可我身边却少有其他“名下走狗”,不免令人扼腕。
所以这个回答如果能被更多人看到,也许就能让人翻翻王小波的书,哪怕仅仅只是一个章节,需要的可能只是你的一个赞呢
我是ChrisQu,C叔讲历史,有趣有料有思考,关注我,可以看到更多有趣又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讨论。
王小波(1952-1997),男,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1] 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