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感觉现在去集会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赶会”经历?

问:感觉现在去集会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赶会”经历?

起会了……

这三个字犹如一阵大风刮遍整个村庄。

这不足2000人口的村庄。弥漫座落在冀西北张家口境内著名的桑干河北岸的一个村庄。

我想若是著名作家丁玲还活着时,那么,她那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这本书,那是多么有重大的意义呵!

劳苦的农民们不就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生活,他们的愿望得到实现吗!

感觉现在去集会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赶会”经历?

“起会”这两个字在19世纪70年代末期,像一根绳子,无形,好奇,激情地牵着每一个人,无论是大人、小孩、老人。

人人都想探一个究竟,因为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应该说是第一次,这么一个新鲜词儿牵着人们的心,其实,一场无人知晓的集体热闹的活动。

那年代人们还在生产队参加小队集体劳动,不是随随便便要出门的,那得等农闲,得有空。

而且农民们整天从早忙到中午,吃了饭后,劳动到下午5、6点钟,方才收工,那是一天一时不得闲的。

我那年13岁,老师留作业也不多,不是玩耍,就是玩耍。

我印象中记得,我一人在村西头马路上转悠。看见一个,两三个人们穿着干净的衣服,好像要庆祝什么事,往进城的方向走着。

县城对孩子来说就是热闹,人多,好奇的地方。

感觉现在去集会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赶会”经历?

所以赶会使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喜气。

碰见熟人只有一句话:“你上哪?”“上城赶会去!”问话人,答应人满脸高兴。

“会”是什么玩意,在我心里没有概念,没有型,像又似乎是一只野兽,等着我们要去会面这只野兽。

一种渴望,想见的思绪,无时无刻地在心里翻腾着。

因为小又不能独去。虽说离县城七里地,又是那么远的地方又怕一个人走丢,怕大人不放心,况且还没有孩子去勾连。

那年代我们农村的孩子胆子还是小的,不像现在孩子,那时我们连电视也看不上,唯一的就是大多每家只有收音机,收听外面的信息。

“会”这个字是也不知道谁传过来的。反正整村人充满问往。

如今我记得:大路上有一个村里的老太太,梳理锃亮的头发,上身穿斜襟蓝布衣。

有个熟人问:“赶会去。”老太太满脸喜笑,说:“是。赶会。”

真像是过年啦。人们穿那种平时穿不穿的新鲜而干净的衣服。

感觉现在去集会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赶会”经历?

噢!现在想起来已过有四十多年了。

我不记得我和大人去看过的什么景象。

而我记得,我的舅舅带着我外祖母进城赶会了。

那是一个下午四点多钟。天已经阴沉下来,天空中不时响着隆隆闷雷,一场大雨将要来临。

一下雨,院里的水将倒灌正房屋里。每到下雨,我负责在门前挡起一条土埂。

挡一条土埂须用铁锹把周围的土拢起来,那还是费力的事。

外祖母披着风,走进院内,问我的舅舅回来吗,我说没有。

她一脸怨恨。

她已经在县城酒厂的门口等舅舅,估计足足等待两个多钟头。她左等右等,不见舅舅的影子,才独自怏怏不乐走回家里,还一路打听别人见到舅舅面。

我舅舅回来以后非常的恼怒,他一边生气,一边推自行车把我挡好的土埂给撞坏了。

我心里非常的反感,这是对我记忆最深的印象。

后来几年县城没有起过“会”。我长大后去县城赶会。原来的“会”叫“物资交流大会”。

在县城的主干大道上两旁撑起了帆布搭建棚子。人们有卖服装的,有裁剪衣服的,有卖农具的,有卖鸡鸭子的,……

在县城的中心街,街上真是彩旗飘飘,人们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转来转去的,一番热闹的景象。

而炸油饼,炸油条的香味早早跑进鼻孔里。大棚里有人吃饭,舅舅争着付钱,买上两根油条,撞到桌子上,差点绊倒。

……为什么不给家里的外祖母和舅母买上了呢?因为她们一年中也吃不上。……

如今,我已经多少年不回去了。我听说现在村子里每到三天,五天就有小集市。

都是附近的村民聚集,他们无非这家卖点菜,那家卖点肉。还有瓜子、花生、大豆,应有尽有。只要你想吃,只要你有钱,都可以买到。

然而从前,你就是有钱,也不一定方便购买,况且农民们手头那有钱呢。

如今农民的生活都提高了,大人们出来做工,孩子们该上学,该成家的。他们都在县城买上楼房。

一种新鲜事物,就是这样一个新鲜的东西,当人不了解时,人们觉得很神奇,好奇心驱动着愿望去探索它的秘密。

如今的秘密都已经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