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人必须知道的古人智慧?
1、善游者溺,善骑者堕。——《淮南子》
被淹死的,往往都是善于游泳的人,不会游泳的人,根本就不敢下水。从马背上摔下来的,也都是善于骑马的,不会骑马的,也不敢上去骑。所以说人即使有一技之长,也不要骄傲自大,还是要小心谨慎,才能长久。
2、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家语》
芝兰生长在森林深处,但它并没有因为无人欣赏而不散发自己迷人的香气。做人也是一样,生命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里,即使没人喝彩,也不妨碍我们孤芳自赏。
3、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省心录》
静坐常思自己,闲谈莫论人非。做人应该常常反省自己,而不是去听别人的是非,看 别人的短处,说别人的过错。
4、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格言联璧》
自己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爱;自己尊敬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在这种情况下,君子就会反省自己身上的问题,而不是怨天尤人。
5、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格言联璧》
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先替别人着想;在议论别人的时候,先要想想自己做得怎样。
6、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围炉夜话》
所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凡是潜伏很久的事物,一旦显露出来,必然一鸣惊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凡是积蓄不足,太早开发出来的事物,往往都会很快走向落幕。
7、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菜根谭》
注重养生,无可厚非,但不要太执着,不要刻意追求。因为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无法改变。
8、闻人善,则疑之;闻人过,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小窗幽记》
心中充满怨恨和不平的人,听到别人做了好事,就怀疑人家的动机;听到别人做了坏事,却深信不疑。
9、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子家训》
言语,无论是对个人、家庭、社会来说 ,都很重要。对自己来讲,如果不懂得掌握说话的分寸,就会折损福报,引来灾祸;对家庭来讲,就会引起家庭不和;对社会来讲,就会引起对立冲突,所以古人讲“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10、闻谤而不怒,虽谗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了凡四训》
别人诽谤我们,侮辱我们,如果我们心里如如不动,不去理会他,不和他争辩,那么他的诽谤,就好像举着火把燃烧空气一样,最终就会自己熄灭了。
1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纪.季春纪》
一直在流动的水,就不会腐坏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就会腐朽生虫。比喻人要多运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生命力才能持久。
12、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身处富贵之家,却不懂得养生之道,那就足以为人生留下祸患,与其这样,还不如贫贱一些好。为什么?因为富贵更容易造恶业,如果贫贱,即使有想法,也难以实行。
13、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吕氏春秋.论.贵直论》
话不可以说绝,要留有余地,否则就容易激怒对方。激怒对方,对方不再冷静,就会失去理智,说话的人就危险了。
14、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天降雨水,没有任何偏私,对一切万物都是平等对待,没有分别;作为万民之主的君王,也应该效法天道的这种原则,不应该去专宠一个人。
15、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在古时候,那些得道之人,不管是贫穷也好,显达也好,他都过得很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他所乐的,并不是穷困显达,而是法喜充满,自得其乐。
1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人心都是相通的,只要能够了解自己,就可以了解他人;时代虽然变化,但不变的是人心,通过了解当今,就可以了解古代。
17、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吕氏春秋.纪.季冬纪》
带着私心去看事情,就什么都看不出来;带着私心去听别人讲话,就什么都听不出来;带着私心去考虑问题,就会使人发狂。
18、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吕氏春秋.纪.季春纪》
为人处世,最根本的事情就是修身养性。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无论你做什么事,都要以人的心性修养为前提,这是根本。
19、败莫大于不自知。——《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导致失败最大的原因,往往是没有自知之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20、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氏春秋.纪.季春纪》
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要想评论别人,先要正确评价自己;要想了解他人,首先要了解自己。
2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石头可以被打碎,但绝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绝不能改变它自身的红色。用这两句话可以比喻,一个意志坚定、品德高尚的人,即使遭受艰难困苦,也不会改变心中的信念。
2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清华大学校训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这句话说明了节俭的意义。物质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能挥霍滥用。只有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2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忽略了衰老的威胁。孔子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我们要效法的地方。
2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古代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仅因为他们有非凡的才能,而且因为他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这句话强调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敢于面对困难,顽强拼搏,坚持不动摇。
26.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富贵不能使之腐化堕落,贫贱不能使之改变志向,有权威也不能使之屈服。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有权威的)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以道进退。
2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2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制成但却比水温度更低。一个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30.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不登到高山顶上,不会了解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旁边,不会知道地有多厚。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不读圣人的书,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说明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3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
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3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需要我去完成。金钱用尽了,这些散失去的东西以后依然会归来。此句充分体现了李白的高度乐观,看透人生的性格,更深刻的体现他对人性道理的感悟。
3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这句话指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间接的,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完善,而实践本身又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3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把今天的事放在明天来做,一天又一天,明天到底有多少明天这样日子,如果我生存在世间上是等待把事情拿到明天来做,那么很多的事情都成了幻想。
3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尽管道路漫长而遥远,我还是要为追求真理上天如地去探求。这是屈原表明自己决心的诗句。后人经常以用这两句诗,表达对真理和对事业不懈探索和追求的决心。
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离骚》乃屈原的代表作。屈原疾楚怀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8.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闻过则喜”。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为人较粗犷,但却有“闻过则喜”的好品质,所以孟子用这句话赞美子路。
3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后人常借用松柏来称颂现实生活中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强者。
4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这句话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