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问: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事实上,德军在一天之内,就曾经俘虏苏联士兵28万9千多人,然而:“我却看到苏联的兵源不但不枯竭,而且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联邦德国的尼·冯·贝洛,希特勒副官就回忆过二战时期,苏联士兵越打越多的情况。

当年,希特勒成立了专门管辖俄国和巴尔干地区的新“东方部",委任党部书记罗森贝格为该部部长。这个决定曾经引起了轰动。有人因此已预见到会出现某些困难,后来这些困难,果然产生了。

事实上,就在希特勒为了鼓舞士兵,宣称苏联兵源已近枯竭,预备队已经用完时,源源不断的苏联军队,却出人意料地投入了反攻。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被严寒几乎冻僵了的德国士兵,看到越来越多的苏军,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认为自己被元首骗了,继而紧张,最后变成了莫名的恐惧。

后来,苏联由工人组成的部队,居然能够轻而易举地打败不可一世的德军,这在以前,比如两个月之前,这样的队伍毫无疑问地会被德军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后来的情况已完全反了过来,越来越多的冻伤了的德国士兵,扑倒在雪地上,歇斯底里地呜咽着,不是冻死就是饿死!

那么,为什么苏联的士兵会越打越多呢?主要还是这么三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其一、苏联红军自身兵源的不断增加,西伯利亚的援军也不断赶到,苏联拥有一亿七千万人口,可以比德国征集更多的兵员,这样红军兵源就源源不断的被派送到战场

在苏联境内战斗的德军,遇到了很多阻碍,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几乎消灭了苏联红军一半的军队。

可是,随着冬季的到来,苏联红军的战斗力渐渐高涨,德国人也发现了这一点。

由于苏联红军自身兵源的不断增加,西伯利亚的援军也不断赶到,再加上苏联冬季的寒冷气候,使得德国军队越来越难以适应,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于12月初就开始僵持起来。

由于恶劣的气候,德军国援军的不足,武器供给的短缺,德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斯大林趁机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反击。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苏联有强大的实力和征兵计划

1941年6月,德军比红军占有优势,这已是毫无疑问的了。苏联拥有一亿七千万人口,当然能够比德国征集更多的兵员,凭它的经济,也足以装备这些兵员。

但是在1941年,红军的武器现代化,虽然已在进行中,却远没有完成。

但是,它确实不缺少兵源!

事实上,德军入侵苏联后,苏联征兵的年龄标准降低了,服役期限延长了,这样,1941年它可以动员四百万人。

此外,包括六百万青年在内的近一千万人正在进行集中军事训练。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军官和军士的训练工作,在新任军事委员铁木辛哥主持下迅速进行,约有一千名军官在军事学校中已初步学习了现代军事知识。

其二,世界战争离不开人力动员,而苏联的动员能力非常强势,比美国和德国有更加强大的动员力量,特别是苏联征兵“招贴”也很有号召力!

二战时期,各主要交战国动员军队总人数占国家总人口的比例情况:

其中苏联兵员动员量为2,700万人,占本国总人口的14%,美国兵员动员量为1,400万人,占本国总人口10%左右。

德国兵员动员量为1,700万人,占本国总人口的21%,日本兵员动员量为11,000万人,占本国总人口的13%左右。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说白了!苏联有人有枪!甚至于比美国有更多的兵源!

马歇尔曾经坦白承认:美国的正规部队目前不过一百四十五万人,计划到明年增加到三百万,但征兵的业绩很差,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不肯报到,有百分之四十体格不合标准。

征召青年人还如此,要进一步征召中年人,其困难是一定会更多的,动员大量兵力在美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美国的兵源在事实上原本是非常有限的。

德国总人口不多,就算征兵能力很强,也不能超过苏联的军队人数!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事实上,中亚是苏联的兵源补给站,卫国战争时期,中亚各民族的优秀儿女,和苏联其他民族的战士一道加入苏军的行列,为捍卫苏维埃祖国而战。

在卫国战争期间,哈萨克共和国共组建了20多个步、骑兵师,以及数个炮团或空军团、几十个各兵种的营,他们先后有65万人参加了苏军!

苏联征兵招贴很有号召力!

苏联征兵招贴的由“人物与文字标语”构成。

海报字体直接表达出宣传海报的主题;人物统一采用食指直接指向受众的命令姿态,神色威严而凝重,视线直视且肯定,仔细查看这张“招贴”中的人物,苏联“招贴”都是采用手绘“虚拟”人物,来对苏联征兵受众进行召唤。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相对于美国的征兵海报山姆大叔,以及英国选取了陆军元帅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的照片作为召唤,来征兵,苏联的征兵海报也非常有特色!

苏联的《你参加红军了吗?》,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国家的征兵海报的构图,是很好的设计。

从背景中的工厂,可以猜测出前苏联征兵海报中的军人,应该是产业工人出身,他顶天立地,神情坚毅。

苏联招兵贴画都是采用手绘“虚拟”人物,来对受众进行召唤。苏联征兵招贴画都是普通士兵人物!

说白了!苏联的征兵海报非常有吸引力,非常有冲击力和鼓动力,与此同时又非常接地气,所以兵源也就越来越多了!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其三、德国人感觉奇怪,事实上也确实有心理作用的存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良的感觉往往有“放大器”的作用,德军进攻受挫,顿兵于坚城之下,难免悲观失望

事实上,当年的冬天总是来得比预计的要早,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酷,而且主要是跟德国人作对。

其次是苏联的兵源似乎“用之不竭”,他们在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的支持下,逐步压倒了德军。

最后,苏联的经济和人民的落后性质,公路太少,使摩托化部队行动困难;以及那种“亚洲式”的不顾一切的顽强性,又使得他们哪怕是饿着肚子,即使是陷入重围,也仍然要打到底。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如此之类的解释,有一个方便之处,就是保护所谓德国国防军将领在战略上出类拔萃,以及他们的部下能征善战的神话不受损害。

因为,把他们击败了的原来是一系列无法克服的困难。

说白了,德军感觉苏军越打越多,还有德国军官为战争失败寻找借口的原因,苏军兵源确实在增加,但是没有德军感觉的那么严重,否则苏军也不会等到1945年才开始慢慢地攻入德国境内!

德军围攻莫斯科失败

1941年冬季起,德军在苏联前线就一直处于寡不敌众的地位。多亏技术优越,训练又好,他们在接连几次大包围战中最后终于歼灭敌军,但是接着就陷入秋季的泥淖。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等到冬季地面冻硬时,德军又遇到生力军堵道,而他们已经疲惫不堪,根本无力挣扎到目的地了。

除了德军没有算准苏联的兵源之外,一个次要的致命因素是,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把整个8月,都浪费在争论下一步如何行动上面了!

德国统帅部的最高级将领头脑竟糊涂到惊人的地步!

下一级将领,特别是古德里安,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那就是要尽快向莫斯科进军,由步兵部队去肃清被围苏军。

后来,德军采取“焦土政策”的命令就是,为了阻止苏军的追击,德军把第聂伯河沿线25公里宽以内的一切工具、房屋和车辆全部毁坏,把这个地区内一切可供苏联生产利用的物资和设备也全部搬走了。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为了断绝苏联的兵源,曼施坦因还遵循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60岁以下的男性居民也一同掠走。

到1943年9月30日,德军撤退行动才完成。

先后共动用了2500辆列车,将20万德军士兵和数十万苏联和平居民运走,同时运走了大量的德军装备、物资和掠夺来的苏联财产。

苏联人也很好地解决战时粮食困难问题。

乌兹别克共和国在向前线输送粮食、棉花和牲畜的同时,还大量捐资,仅1943年,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劳动人民,捐献给苏维埃军队的基金就达316000000卢布。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中亚各共和国人民的无私奉献,也为卫国战争提供了物质保障。

综上所述,德国人感到奇怪,苏联的士兵越打越多,就在于苏联拥有一亿七千万人口,可以比德国征集更多的兵员,这样红军兵源就源源不断的被派送到战场。

再则,德军进攻受挫,顿兵于坚城之下,难免悲观失望,有由于苏联征兵“招贴”也很有号召力!后勤保障也非常到位,所以德军感觉苏军越打越多了!


我是@龚柳辉 朋友们!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