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问: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

其实,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并非日日三省吾身、年年审视人生,而只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希特勒,也是如此。所以,他也脱离不了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候。你非要说他少有壮志,致力于称霸欧洲、纳粹世界。这强人所难了。所以,凡事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好。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勉强算是一个低级军官。但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就成了德国元首。期间,希特勒是怎么审视人生的?跟大多数德国人的大多数时候一样,就是一味仇恨凡尔赛的战后安排。但仇视了之后呢?谁也不想。这就是未经审视了。

一战后,德国的领土面积从70万平方公里被欺负成了58万平方公里。割地,对帝国国家不算什么,但对民族国家时代就是天大屈辱。领土无论多少,都是可以玩命的事情。尤其是德国的民族主义,天生就是一个变态加强版。

战争赔款,这里面有问题,不能说英法美欺负了德国。

最初法国主张440亿英镑,英国主张240亿英镑,美国主张44亿英镑。德国到底赔多少钱,三国始终谈不拢。最后,定为1320亿金马克,折合英镑49.9亿,和美国的主张差不多。但1320亿金马克中还有800亿是C类赔款。这个C类赔款,目的是忽悠法英老百姓开心,根本不用德国赔。所以,赔款数额定下之后,德国政府都觉得没啥问题、赔起来压力不大。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但是,德国政府这么想,德国老百姓可不这么想。大战之后,欧洲各国老百姓的日子普遍不好过。英法不好过就不好过了,毕竟战胜了,所以气顺了。但德国老百姓呢?失业了、减薪了,那就全怪在战争赔款身上。

一战期间,德国人在军事上一直胜利,而之所以最终失败,是因为财力和物资支撑不住。这个原因,德国政府知道,但德国老百姓却不知道。所以,德国人的普遍心态就是不服,从上到下、憋着劲要收拾英法。

所以,无论是德国老百姓还是希特勒,普遍心态就是不服和不满。一战打输了,不服;一战的战后安排,不满。所以,德国人就要找一个发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战后安排。

“没有一个德国人把条约看作是一项公平安排来接受它。所有德国人都打算一有方便机会就立即摆脱至少是合约的某些部分。”

于是,希特勒的目标就出现了:先是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再是逐步颠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至于这个目标有啥用,出口气就够了。有人继续审视一下吗?谁还能看到这一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希特勒当了德国元首之后,也一直是在这个目标范畴内折腾。大多数德国人,跟他的想法也大体一致。否则,纳粹不可能在国内获得那么狂热的支持。

1932年,国联在日内瓦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裁军会议。总的目标是:大家都冷静下来,别打仗。在这次会议上,法国主张限制德国军备,英国态度模糊,意大利则支持德国。这个局面对德国非常有利。但是,希特勒是怎么玩的?退出了、不玩了。一个原因是日本人退出了,有人先挑战了;另一个原因是利好利坏都是在规则之下,但退出了就是在挑衅规则。而挑衅规则,才是德国和希特勒想要的。

1936年,三万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这就开始搞颠覆了。但这次颠覆,希勒特捏了一大把汗,因为后果非常严重。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就给了英法对德国实施军事制裁的借口。而这个时候,德国却完全没有准备好。但是,英法先是抗议、后是抗议无结果。于是,希特勒成功了。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1937年,希特勒主持秘密会议,会议记录成为纳粹战争罪的铁证“霍斯巴赫备忘录”。这份记录详细说明了希特勒和纳粹的扩张计划和野心目标,总共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北部的但泽走廊;第二步是打败法国、消灭苏联;第三步是走向海洋、称霸全球。

但此时的德国是个什么情况?

德国还没有完全走出经济危机,身上还贴着一个战败国的标签,甚至都不算有影响的世界大国。打个比方,现在的日本首相突然开了个秘密会议,然后定下了统治全球的扩张计划。这是什么?这是做梦。

所以,你完全可以认为希特勒这时候就没啥目标。没目标怎么办?那就继续对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火。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但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就不会审视自己的目标有啥用。

1938年,纳粹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接着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这是在完成“霍斯巴赫备忘录”的第一步吗?更确切地说,这还是在颠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奥地利是一战后被肢解的奥匈帝国核心,以日耳曼人为主。奥匈虽然没了,但是希特勒却可以让奥匈与德国合并,两伙日耳曼人组建一个强大国家。

苏台德呢?本来这个地方就是德国的,而且还以日耳曼人为主。但一战后,捷克斯洛伐克非要欺负一下德国,撒泼打滚也要拿走苏台德。关键是你得看自己欺负的是谁,没把德国欺负死,等德国强大了,肯定要找捷克斯洛伐克报仇。

英法是啥反应?继续绥靖,死活也要把希特勒给按下去。英法为什么是这个心态?一是因为一战打得太惨,关键是打得太冲动,谁都弄清楚怎么回事,就搞了一场世界大战;二是因为战后对德国欺负的太狠,英法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现在民族自决了,德国和奥地利两个日耳曼国家想合并就合并吧,而苏台德地区本来就是德国的,还以日耳曼人为主,民族自决就行了。

1939年,德国出兵占领但泽自由市,然后全面侵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正式打响。接着,希特勒消灭法国、打遍欧洲。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全面进攻苏联。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奥地利、捷克、但泽、波兰、欧洲以及苏联,就这顺序完全紧扣“霍斯巴赫备忘录”的前两个步骤。所以,德国消灭苏联之后,就一定是走向海洋、称霸全球了。所以,苏联绝对不是终点,而是第三步的起点。

但真是如此吗?进攻苏联与其说是在完成“霍斯巴赫备忘录”的第二步,不如说希特勒已经逼不得已。

在法国投降后,身在柏林的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在日记中写到:

德国军队在今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和胜利,但是战争并没有就此结束,也没有打赢。这是德国人非常关心的问题,他们渴望和平,他们希望在冬季到来之前获得和平。

这个威廉•夏伊勒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当时,这个局外人的判断是:德国人也想要和平,战争不能再打了。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而包括希特勒和德国高层在内,也知道战争应该尽快结束,国家需要赶紧恢复生产。甚至,希特勒还不止一次地制定了裁军计划,准备在战争结束后裁掉四分之一的军队,让这些人赶紧回到工厂。

还有一个特别反常的事件,那就是英法为什么成功实施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四十万英法联军被堵在海边,希特勒却下令停止进攻。这始终是个迷一样的问题。至少有三个原因可做解释,一个是当时的德国陆军元帅建议希特勒停止进攻,因为担心部队被夹击;一个是当时的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希望通过空军消灭这伙人;一个是英国人一直奉行绥靖政策,所以希特勒不想与英国鱼死网破。

而起到决定作用的,应该是第三个原因。而这个原因的背后则是在消灭法国之后,希特勒也不想再打了。战争应该到此为止。而欧洲人的普遍看法则是:英国扛不住,肯定要投降。当时的美国呢?美国还在做买卖。希特勒的德国潜艇始终没对美国军舰开火。尽管美国军舰一直在为英国人输送物资。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如果要实施所谓的“霍斯巴赫备忘录”计划,那么德国就要打总体战。1906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对总体战有过这样一个总结:

那是一种民族战争,不是一次决定性会战所能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期苦战把全部国力都耗尽,否则一个国家不会屈服。

但是,德国到二战结束也没有搞全民动员,也没有准备什么长期苦战。二战期间,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仅次于美国。战争后期,德国工厂还在生产装修用的壁纸。苏联的女人不仅进了工厂而且上了前线,而德国却还有140万女佣。甚至,德国的军工厂也没有开足马力。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那么,德国是怎么打遍欧洲的?

德军一天打灭丹麦、5天占领荷兰、12天拿下南斯拉夫、18天搞定比利时、23天夺取挪威、27天征服波兰。而法国这个世界级大国,面对德军的闪电扫荡,39天就投降了。

德国一直在打闪电战,但闪电战不是总体战,也不是什么长期苦战。在西欧大陆,可以这么玩。但是,全球扩张,德国还能这么玩吗?根本不可能。所以,法国投降后,战争就该结束了。但,希特勒为什么要进攻苏联呢?

一战时,德国遭遇的问题,现在又遇到了。英国有海军、美国有物资,于是直接把德国给封死了。当时,德国的石油和粮食主要依赖苏联。而苏联却是一个个非常不确定的伙伴。而且,苏联还在图谋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这是德国人完全不能忍的。

于是,希特勒的目标也就转向了苏联,要终止战争就要扩大战争。1939年的冬季战争,苏联百万大军进攻芬兰小国,结果却打得一片狼藉。胜是胜了,但苏联是无底线的惨胜。于是,希特勒认为搞定苏联只需要打到1941年的冬天。但苏联却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所以,希特勒的行动,一直都是在颠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只有这个目标,是最明确。至于其他的,就没啥目标可言。攻占苏联之后,希特勒就会停止战争步伐吗?

进攻苏联之前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结束,攻占苏联之后也不会知道打到什么时候结束。因为希特勒已经把整个德国绑在了战车之上,什么时候能停下来,他根本控制不住。接下来,还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没有谁能凭着一颗雄心、树立一个目标、制定一个方案,然后塑造历史。因为历史不是数学推理,其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构成历史的变量。希特勒可能是这么想的,但历史未必就按照他想的去变化。等新的情况出现,就会有新的目标。但目标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往往谁也不去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