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名将最多的是哪个朝代?都有哪些名将和典故?
唐朝近300年历史,前150年里代代出名将,堪称是将星闪耀,冠绝一时,注意,是每一代都出名将,其他朝代在这方面几乎是做不到的。
从李渊建立唐朝到安史之乱结束,145年里,大唐名将成名顺序是这样的:
李渊及李世民时代:李靖、李世勣、李孝恭、李道宗。唐高宗李治时代: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刘仁轨。武则天时代:王孝杰。唐玄宗时代: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唐肃宗时代:郭子仪、李光弼。最重要的是,这些名将绝非泛泛之辈,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曾经吊打周边的存在。
其中,战神李靖堪称是大唐第一名将。在这些名将中,大家的战绩其实都很好,而且好多人都是曾经打出过灭国级战役的,甚至有个别名将一人灭好几国。
但李靖和他们不一样,他是大唐前后数百年历史中,是天花板级别的人物,千百年难遇,在他之后,一直到岳飞出现,才算是又诞生了一个能与他同一个级别的人物。
李靖从加入李唐,到他去世,战绩是这样的:
621年,李靖为统帅,攻灭割据于南方的萧铣政权。(萧铣建立的南梁,其实很强)。621年底,攻灭萧铣后,率军南进,抚定岭南,连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户六十余万。623年,李靖主导平定了辅公祏叛乱。630年,李靖为统帅,率六路大军共十几万人,攻灭了东突厥。635年,李靖为统帅,攻灭吐谷浑。事实上,李靖在加入李唐之前,是李渊重点要杀掉的对象,因为他差点坏了李渊的大事。
当时李渊正密谋准备起兵反隋,但被李靖给察觉到了,于是,李靖当即决定前往隋炀帝所在的江都举报李渊。
没想到的是,此时已然天下大乱,李靖经过长安时,由于四处爆发起义,道路阻断,李靖只能滞留在长安,一直到李渊起兵。
不久之后,李渊攻破长安,当场就抓了李靖,将其押赴刑场,准备处死。
谁知,就在刀斧手挥刀的那一刹那,只听李靖大声喊道:唐公兴义兵,本是为天下除暴乱,如今大事未成,就要因私仇斩杀义士吗?
这话言外之意就是李渊起兵不是谋反,而是“为天下除暴乱的义兵”,然后把自己比作义士。
这一下就给李渊将了一军,如果李渊执意杀他,那就是为私怨杀义士,传出去名声不好,而且这么一来,天下有才华的贤士,谁还敢投效李渊。
就在李渊犹豫之际,李世民突然开口为李靖求情,于是,李渊借坡下驴,放了李靖,将其归到李世民帐下。
后来随着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不少功劳。
不久之后,李渊将李靖调往南方战场,作为宗室名将李孝恭的属下,协助他平定南方。
谁知半路遇到蛮兵作乱,阻断道路,李靖便给庐江王李瑗献计,一举攻破蛮兵。
抵达峡州前线时,由于萧铣提前做了防备,控制了险要之处,李靖前进的道路再次受阻。
李渊本来就一直想杀李靖,只是没找到机会,如今正好借此机会以贻误军机的罪名将其斩首,好在当地官员许绍爱惜李靖的才华,上书陈述事实,才保住一命。
此后,李靖在李孝恭帐下多次以奇谋妙计击破当地蛮兵,立功颇多,也彻底征服了李渊。
为了攻灭萧铣的南梁政权,李靖随即又献上平灭萧铣十策,李渊对此大加赞赏,并且将李靖提拔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的长史,成为实际上的统帅。
从此,李靖开始了他一发不可收拾的军事生涯,打赢了一个又一个的战役。
李靖从加入李唐,到成为统帅,仅仅只有几年时间,他一出场便是王者。
李靖的一生,指挥过步兵作战、骑兵作战、水师作战、山地作战、荒漠作战、城池攻坚与保卫战,平生无一败绩,出将入相,堪称当世奇才。
如果去检索唐朝名将,并查阅唐朝所有的名将资料时,会发现一个特别之处。
就是所有的资料中对于他们的评价一定会有一个词儿:名将。除此无他。
而李靖的评价中一定会多一个词,叫做:著名军事家。
军事家和名将,是有代差的,军事家一定是具备战略眼光,而且他们对军事的见解已不再局限于纯粹的军事,还会和国力、政治、外交等结合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李靖的用兵谋略已经上升到了自己创造军事理论的境界,他曾写过多部兵书。
而其他的名将,其天花板也仅限于名将这个层级,无法再上一层,他们在军事方面,也只能做到将已有的兵书融会贯通,应用于战争,而无法做到自己写军事理论的境界。
这就是李靖和唐朝其他名将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他们不在一个等量级,李靖的天花板比他们高出很多。
名将李世勣,唐太宗的托孤大臣之一。李世勣原本姓徐,早年参加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起义,是瓦岗军的创始元老之一,后来李密吞并了翟让所部后,李世勣又归到李密属下。
李密败亡之后,李世勣以瓦岗广袤的地盘献给李渊,被赐姓李氏。
李世勣的战绩是这样的:
早年在壮大瓦岗军的过程中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投降李渊后,在李世民征战天下的各大战役中,李世勣献计献策,功劳甚大。622年,唐灭刘黑闼时的名水决战中,李世勣率军击败刘黑闼部将高雅贤,不久后又擒获徐元朗。623年,李世勣率军参与了攻灭辅公祏之战,立下战功。630年,李世勣率一路大军随李靖攻灭东突厥,过程中曾与李靖共同制定灭突厥之策。641年,李世勣为统帅,统兵攻灭盘踞在西域的薛延陀部落。645年,李世勣随李世民征高句丽,立下不少战功。649年,李世勣成为李世民临终托孤大臣之一。668年,李世勣为统帅,彻底攻灭高句丽。作为李唐开国名将,李世勣的实力仅次于李靖,到了唐高宗时代,他已经是山东豪杰集团的领袖人物,是唐朝军队中的首脑。
苏定方,一人灭三国。事实上,苏定方早在隋朝末年就已经崭露头角,最开始是在窦建德帐下效力,后来李唐一统天下后,将其征召为将。
在李靖攻灭东突厥一战中,正是苏定方亲率200余骑作为前锋探路,成功找到突厥可汗牙帐,发起突袭,随后李靖大军赶到,才一举歼灭突厥主力。
但苏定方自此以后,沉寂了二十多年,一直到唐高宗时代,他才再度受到重用。
苏定方最著名的一战,便是攻灭西突厥之战。
此战,苏定方仅仅带了一万余步骑,最终以方阵配合骑兵突袭,大破西突厥十几万大军,一举攻灭了西突厥。
苏定方晚年曾守卫在大唐的西部边境,与吐蕃人作战,曾两度以数千兵力击破吐蕃数万人,他十分擅长以少打多,其战绩也是辉煌一时的。
武则天时代唯一的名将——王孝杰自从武则天称帝以后,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酷吏政治,虽然文臣中有狄仁杰之类的名臣,但武将却是呈现凋零的情况。
在那个政治黑暗的时代,仅仅只有一个名将,那就是王孝杰。
王孝杰曾在西部边境击破吐蕃,又在西北大破突厥,战功赫赫,但可惜的是,他被猪队友害死。
697年,契丹反叛,王孝杰奉命率军18万讨伐,双方在东硖石谷迎头相撞。
这地儿是个峡谷地形,两边是高山,只有中间一条狭长的道路可通行,但山谷已被契丹抢先一步占据。
这么狭长的路,又窄,兵多也没用,因为容不下这么多的人。
王孝杰的策略是,自己亲率一部主力,作为先锋开进峡谷,将敌军赶出峡谷,副将苏宏晖率大军在后面跟进,及时支援。
王孝杰率军进入峡谷后,身先士卒,与敌军展开血战,唐军士气大振,契丹叛军连连退却,眼看着就要退出山谷。
然而此时的唐军,经过连续作战,已经疲惫不堪。
关键时刻,敌军增援部队赶到,加入战场,疲惫的唐军迅速处于下风,谁知苏宏晖却害怕不敢进入峡谷,也不派兵支援,当场跑路。
只剩下王孝杰和他手下疲惫不堪的士兵,最终,这支唐军在敌军的围攻下,全军覆没,王孝杰也坠崖而死。
王忠嗣,唐玄宗时代第一名将。王忠嗣原本也是出生在一个将门之家,其父王海滨有一次随薛仁贵之子薛讷讨伐吐蕃,由于他表现勇猛,立功无数,遭到同事的嫉妒。
所以,在王海滨深入敌境后,需要支援时,他的同事将领选择了无视,以至于王海滨最终力战身死。
战争结束后,唐玄宗李隆基收养了他,并赐名王忠嗣。
王忠嗣长大后的成名之战,是在西部边境,他率军数百人,突袭吐蕃,大胜而还。
此后,王忠嗣又协助河西节度使收复被吐蕃攻占的新城,并成为新城守将。
谁知,吐蕃人没几个月就派出数万大军前来报复,而王忠嗣手里仅有几千人马,唐军上下皆有恐惧之心。
关键时刻,王忠嗣亲率一部冲进敌军阵营,左冲右突,一人砍死数百敌军,使得唐军士气大振,城内军队见状,立马冲出去支援,吐蕃军队迅速溃败而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忠嗣在边疆无数次吊打前来进犯的敌军,还曾在北方击败奚怒皆军队,三战三捷,突厥最终也被王忠嗣彻底消灭,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不久之后,王忠嗣一人身兼四镇节度使,掌管大唐一半的军队,控制万里。
在他为将期间,边境实现了零战事,因为周边各族全部被王忠嗣打服,只要有他在,这些人便不敢前来进犯。
在安禄山谋反之前,王忠嗣曾经看穿了这一切,并上书李隆基,让他防范安禄山,但没被采纳。
后来,王忠嗣由于战功、威望极高,遭到李林甫的妒忌,于是找机会进献谗言,使得李隆基猜忌王忠嗣。
本来李隆基要将其杀掉的,好在有哥舒翰拼命求情,才免于一死,最终被贬官为太守,不久后暴卒,年仅45岁。
王忠嗣可以说是唐玄宗时代的第一名将,哥舒翰、李光弼都曾是他的属下,在他一生的征战史中,无一败绩,周边各国都慑于他的威名,不敢来犯。
高仙芝,大唐安西军的灵魂人物。
高仙芝本来是高句丽人,高句丽被灭了之后,他随父亲迁到内地定居,后来逐渐凭军功,在安西军中崭露头角。
高仙芝曾率军攻灭了小勃律国,纵横西域,无人能敌。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爆发的怛罗斯之战便是高仙芝主导的,他以两万余兵力与阿拉伯帝国15万大军打成了对峙局。
最终由于跟着唐军一起出兵的葛罗禄部众叛变,导致唐军受到阿拉伯帝国军队的突袭,招致大败,最终带着几千人逃回唐境。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曾作为平乱统帅,指挥对叛军作战,但由于李隆基猜忌,将其杀掉。
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的首功之臣。
这俩人也不用多说了,安史之乱最终就是被他俩平定的,他们活跃的时代是唐肃宗在位期间。
不过,李光弼的结局没有郭子仪那么好,他遭到宦官妒忌和陷害,抑郁成疾,饮恨而死。
优秀作者:一国之君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