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当代三大功夫巨星分别是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为何没有加上洪金宝组成四大巨星?

问:中国当代三大功夫巨星分别是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为何没有加上洪金宝组成四大巨星?

以影视方面的功夫巨星,香港以前所谓的“打星”来说,李小龙、李连杰、甄子丹三人,以影响力来说,应该是从高到低,但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得上这个“功夫巨星”的赞誉。

成龙不在其内。

不是成龙撑不起“功夫巨星”这个头衔,而是用单纯一个“功夫巨星”的赞誉,不足以衡量成龙在功夫电影方面的贡献。

以荧幕形象来说,李小龙要单薄一些。

虽然以东方功夫的角度来说,在影视方面,李小龙那是开山鼻祖级别的人物,但以影视角色的塑造来说,李小龙的形象无疑“单薄”了一些。

龙争虎斗、猛龙过江、唐山大兄……不管哪一部,李小龙都很“李小龙”,动作设计、剧情走向,拍摄手段、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以现在的角度来看,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当然,这也是时代的限制,同时也有着个人的限制。

李小龙宣传的功夫,电影之类,只是他的“工具”。

李连杰就精彩多了。

初期的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李连杰一脸英气,虽说带着一点点的稚嫩,但是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透露出那种从小训练出来的老练;

和徐克合作的黄飞鸿系列,塑造了一个宗师气度十足,武打动作飘逸潇洒,甚至带着一点点仙气的功夫形象;

到了方世玉,新少林五祖、太极张三丰、中南海保镖、笑傲江湖、冒险王、给爸爸的信……那是换一个导演就换一个打斗的套路,尤其是精武英雄,话说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这么棒的武打动作,这么棒的剧本,这么棒的摄影,这么棒的选角,以电影角度来说足以称之为六边形战士的作品,当时票房怎么会那么低?话说这部电影要是爆了,香港的功夫电影估计至少能多续命十年……

另外,李连杰在国外的那几部作品,包括龙之吻、致命摇篮、狼犬丹尼等,在国内的口碑一般,但是以动作电影的角度来说,李连杰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将中国功夫的出其不意,直奔弱点的高杀伤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加上李连杰那扎实的基本功,简简单单的一拳、一爪、一扣、一扭,简单、直接、爽快而又不失美感,有几个人能“演”出来这个效果?

到了甄子丹,依旧不失为一个合格的“功夫巨星”,但是比起李连杰来,单纯从影视角度来看,甄子丹的底子稍微弱了一点。

可能也是个人形象与际遇的问题,甄子丹初期一直属于龙套级人物——虽然龙套的形象相当出挑,但是对甄子丹个人的“巨星”形象塑造无疑是失败的——以我个人的观影感受来说,一直到导火线、杀破狼时期(其实以前的铁马骝其实也算半部),甄子丹才算有了点“功夫巨星”的苗头。

到了“叶问”系列,甄子丹那功夫巨星的“宗师范儿”才算有了着落,用我朋友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拍完了叶问,甄子丹在功夫电影上的地位差不多就快赶上李连杰当初拍黄飞鸿了……”

到了2011年的“武侠”,2014年的“一个人的武林”,甄子丹在功夫电影,在功夫电影方面的“努力”,才算是完全展露出来——可惜,这股子劲儿很快就又没了,没办法,市场不景气。

而谈到成龙,以“功夫巨星”方面这一个单纯的角度来说,是对成龙对功夫电影贡献的一种小视和压缩。

从少林木人巷、醉拳、蛇形刁手等最传统的“功夫电影”走出来的成龙,到后来的醉拳2、A计划、炮弹飞车、快餐车、警察故事系列,再到后面的红番区、霹雳火、一个好人、我是谁、尖峰时刻等,成龙并不是一直在走“功夫巨星”的路,而是以自己“功夫巨星”的身份,在开创一个电影类型,一个电影时代。

无数人在看成龙,在学成龙,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替代成龙。

成龙在动作电影方面所做的各种尝试,在场景、道具、摄像、剪辑、配音甚至到演员培养等一系列方面做出的创新和创造,后来者的团队没有一个能学到其精髓,甚至连点皮毛都学不走……

是真的学不会么?

恐怕不是吧?

非不能,不为也。

至于洪金宝为什么不入当代三大功夫巨星的名列,很简单,个人形象的问题。

年轻那会,甭管你洪金宝多仗义,多有大哥范儿,在影视中,尤其在功夫电影中,他一直是以一个“灵活的胖子”形象出现的。

当你这人多了一点点亲民的形象,你再想去走偶像范儿就很难了……

巨星都是在云端的,都是让人崇拜的,你洪金宝一直是隔壁大哥哥形象走着,走着走着你说你也想享受一下万家香火,这不扯么?

你让沈腾去演教父维托·柯里昂,先不说他有没有那个演技,形象方面就不过关啊!

优秀作者:安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