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有隐藏实力,是真的吗?
《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不是隐藏实力,而是西天取经的总策划师,没有太上老君的帮助,如来佛祖是无法完成佛法东渐的。换句话说,《西游记》中法力最高的就是太上老君,这事,包括如来佛祖在内,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只是观世音菩萨懵里懵懂地要挑战老君,被老君教训一通,后来似乎就老实了。
那么,《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究竟有多大的法力,多强的实力呢?
老君炉中炼佛心,老子化胡为佛《西游记》第一回,写的是猴王出世,猴王到西牛贺洲学道。为了写这段故事,吴承恩以北宋邵雍《皇极经世书》,为“老子化胡为佛”立意。书中说,道家开辟混沌之前,还经历了漫长的“一元”。这一元到了亥会,“天地始有根”。所以,这回书的半个回目就是“灵根孕育源流出”,这个“根”,就是道家开辟混沌之“根”,也是灵山之根。
因为有了“灵根”,从下一元的子会到丑会,天地开辟,寅会时,才出现“人”。按每会一万八百岁,那么,道家开辟混沌到“人定寅会”,那就过去了三万二千四百岁了。“人生于寅”之后,就到了三皇五帝时期,在这个时候之后,才出现了佛界的四大部洲。
四大部洲就是道家灵根源流中的一条支流,所以,书中说“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因为佛界的出现,这座山在佛界之中就变成了东胜神洲傲来国中的海上仙山。
但是,在花果山的山顶上,却有这样一块巨石:“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毫无疑问,这块巨石就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八卦炉中,孕育这一颗仙胞,这颗仙胞便诞生了美猴王,也就是后来的孙悟空。
老君的八卦炉与天地同根,“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天地之根就是道家灵根,八卦炉中的仙胞就有“通灵之意”,花果山其实就是灵山。
书中说,花果山水帘洞有这样一副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福地,就是“佛地”——佛是在老子的八卦炉中炼出来的,就是“老子化胡为佛”。
第一回回目的下半联是“心性修持大道生”,心性,说的就是“心猿”,是佛的心猿。所以,“老子化胡为佛”的本质,就是为佛修持心性。
佛都是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炼出来的,谁的实力更强,那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有什么好隐藏的?
菩提老祖就是如来佛祖,教孙悟空道家本事美猴王为了学长生不老的本事,漂洋过海,从东胜神洲到南儋部洲,再从南儋部洲到了西牛贺洲。别看吴承恩写得这么热闹,其实就是“西天取经”,或者“佛法东渐”的一次预演。孙悟空是从灵山出发,去了佛经最终要到达的南儋部洲,然后又回到了灵山。好比观世音菩萨奉佛旨上长安寻访取经人,最终由把佛经送到长安。
猴子就是取经、佛法东渐的先行官,这次长途跋涉,当可看做佛(具体到《西游记》中就是如来佛祖)的一次试探或者探路。经过这次试探,佛祖感到法力不够,还得会灵山修炼。所以,美猴王所到乃“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灵台方寸山”,是一句藏头藏尾的话,隐藏了“灵山”,也可解读为“灵山之心”。因而,下一节“斜月三星洞”就是个“心”字。孙悟空乃灵山之心,灵山之心就是佛祖之心。以下文将要讲到的“月到天心处”理解,这个“心”还在天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孙猴子回到灵山,依旧是佛祖在修持心性,回炉再造。猴子就是“心猿”,后来还要在八卦炉中回炉的“心魔”,这回,老君给佛祖长了一对“火眼金睛”。
灵山之中,如来佛祖继续修炼道法,那个释迦摩尼化身的樵夫就说自己每日“静坐讲《黄庭》”。没错,菩提老祖就是如来佛祖。佛祖是太上老君所炼,当然得以道家的本事修炼自己。
菩提老祖为何是如来佛祖呢?首先,他就隐藏在灵山之中,其次,书中有诗云:“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西方妙相祖菩提,这就明确地告诉读者,菩提老祖就是西方那位在菩提树下顿悟的释迦摩尼佛。“大觉金仙”典出《宋史·徽宗本纪》的“革佛诏”:佛改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大觉金仙就是佛,《西游记》中佛的代表就是如来佛祖。
大觉金仙是道家神仙,道家最高阶神在《西游记》中就是太上老君。说白了,如来佛祖,乃至一切佛都是太上老君化出,把太上老君叫做佛的师父,一点都没错,甚至还降低了老君的身份。
菩提老祖教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筋斗云,其实就是道家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数,合天地之会一万八百岁。孙悟空即便学了这些本事,却不是佛祖的对手。以此推之,佛祖的法力便远远不如太上老君了。
佛都是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炼出来的,老君的实力如何,岂不是不言而喻?但是,《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为何又显得很弱呢?
沙僧再次证明,太上老君高于一起佛“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这回书中,沙僧以一首很长的古风,讲述了自己的身世,揭秘他才是《西游记》中真正的“齐天大圣”。以下,我摘录沙僧这首自述诗中几个重要的句子,进一步解读太上老君的实力究竟如何。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这两句讲的是沙僧闯荡万国九州,四处寻师学道,然后遇到了“真人”。遇到“真人”学成道家本事,然后就修成了“金光亮”。
真人,是明朝时,皇帝封“张天师”的敕号,张天师是道家的创世祖师。“金光亮”,是佛教的代称。《后汉书·西域传》中说,汉明帝刘庄梦见了一个高大的金人,这个金人头顶有“光明”。大臣给汉明帝解梦,说“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于是,汉明帝从西天取回来佛经,建白马寺以翻译经文,纪念白马驮经之功。
这段历史,写进了《西游记》中,汉光武刘秀曾经封刘庄为东海王,也就是《西游记》中的东海龙王,白马就是唐僧所乘之白龙马。沙僧所说的,就是“老子化胡为佛”。沙僧长相如“西域”之人,胡得道而创立佛教,是为“金光亮”。
“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这两句是以道家炼丹的法术,暗写了唐僧的身世,唐僧的母亲是一个没有出阁的美少女,生下唐僧之后,被沙僧收留。木母、金公,指的是猪八戒、孙悟空。因此,沙和尚是如来佛祖十世真身之一世,暗示了《西游记》中第一次佛法东渐。而唐僧师徒,也是道家出身,这两句话还是说的“化胡为佛”。
“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即便沙僧修成佛道,但却依然得道教教主玉皇大帝敕封,做了“卷帘将”。灵山有“水帘洞”,沙僧卷的就是这里的“水帘”。这两句,其实交代了谁才是大闹天宫之主。
“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南天门里居住这玉皇大帝,沙僧却说他为尊,那就是南天门里的老大了。南天门里还有一个“大天尊”,两个大天尊并驾而坐,沙僧岂不就是“齐天大圣”?但是,沙僧又是“灵霄宝殿”的“皇上”,“灵霄宝殿”在灵山,玉皇大帝应当在“凌霄宝殿”。如来佛祖心魔膨胀,要与道家分庭抗礼,号称“齐天大圣”。
沙僧的这番话,证明了太上老君是一切佛的总师父,其实力原本是要远远高于佛祖的。但是,佛却自以为本法已经超越佛法,《西游记》中便隐含了佛道之争,佛祖试图野蛮东渐佛法。如来佛祖为何敢这样做呢?其原因就是太藐视太上老君的实力了。因而,观世音菩萨就奉佛旨试探了太上老君的实力。
观音被教训,佛祖借助道家法力收了心魔佛祖以自己的心魔从东胜神洲之灵山来到南儋部洲,再从南儋部洲回到灵山,感到佛无法立足,便继续修炼道家本事。然后,以心魔试探天庭,尤其是要试探太上老君对佛法东渐的态度,以及道家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因此,金公、木母、沙僧一齐闹天宫。
文本故事中,呈现的就是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猪八戒(天蓬元帅)暗中配合,在蟠桃会上乘醉调戏西王母“太阴宫”的嫦娥,沙僧(卷帘将)则打碎了蟠桃会上的玻璃盏。注意,大闹天宫其实闹的是西王母蟠桃会,不是闹的玉皇大帝的天宫,更不是闹的太上老君的离恨天。
“大闹天宫”隐喻极深,此处只简要地讲讲太上老君的态度和实力。
孙悟空闹得比较凶,观世音多管闲事凑热闹,把玉皇大帝的外甥灌江口二郎神请来助阵。观世音明明知道孙悟空是佛祖的心魔,让玉帝外甥参合,无非是要借道教教主的势力打压老君。所以,当二郎神做戏做到一定程度时,观世音便挑战老君了。
观世音挑衅般地问老君,贫僧所举之二郎神如何?只要贫僧出手助他一阵,便可拿住猴子了。老君不屑一顾,问观世音:“菩萨将甚兵器?怎么助他?”
观世音志得意满地答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
老君道:“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观世音似乎还不服气,反问老君:“你有什么兵器?”
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老君用“金刚琢”这件道具警告观世音,道家还轮不到你一个“大士”奚落,你们全家都是“老子”化的。“佛改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观世音大士的唯一出处,就是《宋史·徽宗本纪》,都只比菩提道士高一个级别,有什么资格跟太上老君叫板?
后来,佛祖知道青牛精用的是金刚琢阻扰佛法东渐,却不敢当着孙悟空的面说破,暗中指使金刚把青牛精的来历告诉了孙猴子。
佛祖对太上老君十分忌惮,在太上老君八卦炉中再次炼化后,不得不借道家的法术,把自己的心魔压在了五行山下——五行,就是道家的“金木水火土”,佛祖还得在太上老君的五行山下修炼五百年。
《西游记》的主题依然是“化胡为佛”“化胡为佛”原本就是自东汉明帝以来的佛道之争,道家为抵制佛教无限扩张,虚构了“老子化胡为佛”的历史。佛教当然不服,不断与道家辩论,历史上就有几次非常著名的、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佛道争辩,遗憾的是,道家每次都被驳得哑口无言。
《西游记》中,就以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的一次佛道争辩,写了“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这回书。其实,当年的大争辩,傅奕回避了“老子化胡为佛”这个主题,从佛教的本质痛斥萧瑀,获得了这场辩论的胜利,唐朝在玄奘取经之前,尊崇的是道教。
《西游记》中,依然写的是“老子化胡为佛”这个主题,但是,却与历史上的佛道争辩有本质的区别。吴承恩认为,大明王朝应当与外来文化主动交融,而外来文化必须自我觉悟,自我改造,不能以野蛮征服的方式强制东渐。一切外来文化,都必须以“道”自度自化,才能融入东土文明。这是明朝思想启蒙时期的重要内容,吴承恩其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改造当时的社会。
《西游记》的故事不仅只是写的唐朝佛法东渐,而是从东汉时期开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其中,还涉及到以西王母、罗刹女、蝎子精为线索的另一支西教悄然东渐。而故事的大背景,却是写的明朝。
明刊本世德堂本《西游记》,以邵雍的《清夜吟》划分一百回为二十卷。邵雍的诗是这样说的:“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股清凉味,谁解其中味”,这就暗藏了《西游记》的时代背景就是明朝。
太上老君作为道教神话中的创始者,又是“老子化胡为佛”的代言人,是佛道共同的祖师。那么,老君的态度当然也是赞同佛法东渐,佛道合一的。所以,太上老君并没有出手为难佛祖,有时还表现得有点弱势。但是,老君一旦出手,佛祖是无法抵抗的。
因而,这也是《西游记》作者的一种自信,无论那支西教东渐,必定还得有一次“老子化胡为佛”。
这么多人说《西游记》中太上老君隐藏实力,请问这些人,古典小说中除了《封神演义》外还有哪些小说中太上老君实力很强?
优秀作者:禅悟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