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回避型依恋是什么?怎么判断?

问:回避型依恋是什么?怎么判断?

回避型依恋是什么,其实可以简单用两点来概括——

第一个特点就是,当你和回避型依恋的人进入亲密关系之后,你会发现ta突然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对于和你亲亲抱抱举高高这样的亲密需求非常的排斥。如果你情绪不好,或者是属于沟通技巧比较差的,你用了分手或者指责的方式,渴望对方把注意力投向你这边,你会发现人家无动于衷。第二个特点就在于,对于分离的焦虑体验,非常不强烈。

以上就是回避型依恋的主要效应。

但是可能因为不恰当的交往方式,你还会发现,在和回避型依恋相处当中,ta还会不同的表现。

本文将分为三部分,带你读懂回避型依恋的表现及其形成模式。

回避型依恋是什么?怎么判断?

第一部分,回避型依恋的表现

负效应之一,这个回避型依恋者似乎永远不会换位思考,不会考虑你的感受,如果对方和你闹矛盾,你会觉得很受伤,对方在此刻扔下你,让你自己去处理,这时候的ta,一定和热恋期内感觉那个非常照顾你、很懂你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

负效应之二,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聊天聊得好好的,对方突然间就消失了,给你的感觉忽冷忽热,但是你去问对方的时候,对方却不承认,ta会觉得没什么事儿,是你想多了。

负效应之三,你会发现,你们明明已经达成了约定,要一起去做一件什么事情,当你辛辛苦苦、开开心心准备了一番,到了约定地点时,对方却退缩了,消失了,好像表现的非常不守信用的样子,甚至有可能对方根本就不承认曾经和你约会过这件事儿。

假如说你找出来了证据,甩给ta看,你语气平静的话,对方可能会说一句——哦,不好意思,我忘了。如果你甩出证据,语气中有指责的话,对方就会觉得为什么要翻这个账?假如说你根本就没有证据,对方就会觉得一定是你记错了,往我身上甩锅呢。回避型依恋是什么?怎么判断?

负效应之四,可能有些时候,你会感觉到,在和回避型依恋的人谈恋爱时,对方虽然功能很强大,但是你在ta面前有一种被贬低的感觉,似乎ta永远都是正确的,而你呢?好像被ta压了一头。

负效应之五,你发现对方好像有很多的防线,稍微不注意就会踩雷,然后对方就会使用冷暴力,不知道过多长时间才会回来。其实ta烦你的方式就是不说话,ta爱你的方式就是突然飘回来。

负效应之六,对于有一些回避型,你会发现ta虽然回避了你,但是在你独自伤心的时候,ta一个人玩儿的可high了。

要么是努力把工作干得更好;要么可能会和狐朋狗友出去喝酒打球;要么就是身边有了其他的异性,聊得非常开心。

......

这时候,你可能就会冒出一种念头,这人是不是海王?ta是不是渣男或者是渣女?

但是注意哦,以上的这些情况,只能鉴于你和对方已经是男女朋友关系的前提下,特别是热恋期一过,你发现对方带给了你这些情绪上面的起伏,首先要恭喜你,这个人ta就是回避型依恋。

其次,如果你发现这个人在你身上不图钱、不图色、不图名,也不图什么资源,尽管ta会有以上种种的表现,但是你发现ta是虐不走的,你们两个最终还会在一起,那么大概率你遇到的不是渣男/渣女,是回避型依恋。

而对方呢,也不是不够爱你,只不过作为回避型依恋的ta,对于亲密爱人才会有如上表现。

回避型依恋是什么?怎么判断?

刚刚说的是回避型依恋的表现行为,以及你可以对标一些行为模式怎么样去判断。

接下来稍微讲一讲,判断背后,对方如果和你聊过自己的原生家庭,你可以知道哪几分。

第二部分,约翰·鲍尔比《依恋三部曲》,能带你读懂回避型恋人的“奇怪”行为形成模式。

英国精神分析心理学作者约翰·鲍尔比(2000年)曾在《依恋三部曲(第一卷)》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实验——

“依恋产生最初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对象区分度有限的定向和信号;

第二个阶段是转向一个或者多个经区分的对象和信号;

第三个阶段是通过定向和信号,让特定的对象一直在身边。”

当回避型回避你的时候,其实ta的内心也经历着这三个阶段,只不过ta的纠结和不安全感比你想的要多得多了。

还是那句话,阿德勒的经典名言——童年幸福的人会一生被童年治愈。

那是因为童年的客体关系中,蕴含着依恋第一个阶段的形成——

帮助一个人建立了稳定的、有回应的、对错分明和有涵容性的客体关系,让婴儿和母亲之间很好地完成了“共生融合”。这么一来,成年后的依恋就建立成了安全健康的关系,即“我有需要-我提出-你回应-你要么拒绝-我要么同意、要么再次用各种方式求得成功或者转而自己解决-你我各自去做自己的事

回避型依恋是什么?怎么判断?

然而,在这本书中,也提到过一个实验——

将24个月到48个月的孩子放在多人福利院中,由1-3名护士进行看护,在依恋形成的关键时期,多数孩子将原先寄于的对父母的依恋,因为失望,投射到了护士身上。但由于人力有限,当护士对他们的照顾有所疏忽之后,会有部分孩子将依恋转向到物体上面,比如对安抚巾、小玩偶等的依恋。其表现为睡觉或者吃饭走路时,都必须要和玩偶在一起。但是当ta们独自一人时,也会出现暴力殴打、将愤怒投射到玩偶身上的行为。

这其实就是在自己选定依恋对象(父母)失败后,转向第二个阶段的过程。

第三部分,合理认知自身情况,是否选择这个回避型的伴侣。

放到亲密关系中,你如果和回避型在一起,你就会感受到,你是被他选定的(热恋时,他对你的各种确定感,甚至让你产生全能感受,让你感受到了全能自恋——

这一部分正是婴儿对于母亲的全能期待,所以回避型一定是挑人去恋爱的,他在你身上看到了你有代偿ta全能父母的可能性,他才会热情奔向你,进入第一个阶段)。

然而,在这个阶段中,你会发现ta有着非常强有力的框架和要求,比如ta会告诉你,自己不喜欢被打扰/会告诉你,如果吵架了,ta会消失很久/会说ta希望被认同等等,这些直接的表达,请你一定不要感到奇怪,这些都是ta在第一阶段对你的考验。

至于ta为何提出这种要求,原因就是因为ta在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有区分的定向和信号,这些部分你满足了,ta才会感受到安全。


我是心理咨询师周楚涵,本硕博三个专业的青年学者,一个一路(无论情感还是专业)都在试错中成长起来、乐意反思和总结,愿意陪你一起成长的心理咨询师。

有问题记得私信,说出你的故事或困扰,我将为您进行一对一解答!

回避型依恋是什么?怎么判断?

优秀作者:北京唯学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