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暗杀王斧头帮主王亚樵,,为何死在兄弟老婆手上?
数十个白包从三个方向袭来,浓密的白灰在空气中弥漫。王亚樵暗道一声“不好”,顿觉眼睛一阵刺痛,只得凭借敏锐的听力沉着应对。可纵使王亚樵武艺再精湛,也终是寡不敌众,身中5枪3刀倒在血泊之中。王鲁翘深怕王亚樵未死,遂又上前补了两枪,然后剥下王亚樵的面皮,以便回去邀赏。
而在另一个房间内,一个美丽女人听到枪声,才恍然惊觉中了圈套,遂朝着身边的男子质问道:“你们不是说不伤害九哥的性命吗?”那名男子只是轻蔑地笑了笑,朝着女人手起枪响,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屋门。
人人都怕魔鬼,魔鬼却怕王亚樵。一代枭雄王亚樵在上海创立的“斧头帮”有近10万名帮众,不仅敢打敢拼,尤以来无影去无踪的暗杀手段闻名。
据说上海滩青帮大佬杜月笙、黄金荣路遇王亚樵,都要礼让三分,甚至就连老蒋与戴笠一提到王亚樵都发怵,尤其是戴笠一听“王亚樵”这三个字,立马条件反射般拉好窗帘,然后再朝外面瞅瞅动静。
既然王亚樵如此厉害,那么一代暗杀大王又为何反遭暗杀呢?王亚樵之死与那个美丽女人到底有何关系呢?
1889年,王亚樵出生于安徽合肥磨店乡一普通农家,祖父辈皆以给地主扛活为生,受尽了地主的欺凌。王亚樵自幼聪明伶俐,上过几年私塾,参加当地乡试还曾考中前十名。
王亚樵本想学而优则仕,可其眼见土豪乡绅鱼肉乡民的恶行,竟激发出骨子里的侠义之风,遂联合周围志同道合之士开始除暴安良。后来王亚樵为更好的行侠仗义,又拜一位赵姓武师为师,不仅练就一身好武艺,而且还成为百步可穿杨的神枪手。
清末列强横行,王亚樵对晚清朝廷的懦弱更加失望,遂其骨子里的抗争精神,已不单单是为自己命运抗争,而是更多了一份为国家命运抗争的牵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亚樵在合肥集合一批同乡积极响应,不仅组建了“合肥革命军”,而且还撵走清廷官吏,并成立“军政府”宣布独立。
王亚樵意在追随孙中山,但当时孙中山并未让其管理合肥,而是另派了一个同盟会员孙品骖接管合肥。王亚樵认为应该立刻打土豪开仓济民,可孙品骖却认为暂时不要碰土豪阶级的利益。于是两人就因主张不同,而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谁料孙品骖竟先下手为强,派人包围王亚樵的驻地,枪杀了许多王亚樵手下的骨干随从。当日幸得王亚樵下乡集合队伍才幸免于难,但其也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
1913年,王亚樵在上海邂逅倡导无政府主义的北大教授景梅九,对其影响颇大。王亚樵本就具有独立抗争意识,景梅九的理念更奠定了贯穿王亚樵一生的世界观:无论是谁,只要你是强权,就要消灭之。
当时虽已进入民国时期,但各路反清势力之间依旧充满争斗。1919年,段祺瑞在北京公然抗衡孙中山。王亚樵看不惯段祺瑞的独裁统治,曾向孙中山提议刺杀段祺瑞,但被孙中山慨然拒绝。
王亚樵见自己的理念不被接受,遂开始了独自抗争之路。王亚樵从1911年被孙品骖逼得逃亡开始,辗转合肥、安庆、南京等地,一直就没有安定过。
1921年,王亚樵又被人追杀回到上海,恰逢朋友有事,就接管了“安徽旅沪同乡会”。王亚樵看到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屡遭欺压,不禁气愤填膺意欲为底层工人出头。
有一次,一名安徽籍工人去找老板讨要工钱,却反遭毒打。王亚樵再也忍无可忍,当即派人到铁匠铺打造了100把斧头,然后率领100名大汉拎着斧头就去找那名老板讨要说法。自此,王亚樵在上海滩威名大震,其麾下帮会被称为“斧头帮”。
王亚樵凭借义气与威望在上海滩闯出了名堂,但其并未忘记初衷,一心只有劳苦民工,并为帮众立下了“四杀原则”:封建余孽,杀;恶霸流氓,杀;反动派政要,杀;日本人及汉奸,杀。
王亚樵率领斧头帮将上海滩搅得天昏地暗,就连杜月笙、黄金荣等人都因惜命,也不得不买王亚樵的账。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因错误估计局势,试图以不抵抗来抵抗日本人,致使东北三省沦陷。事后,张学良携家眷及部属躲到上海避难,但其“不抵抗将军”之名早已天下皆知,遂有许多国人对其恨之入骨。
幸得杜月笙出手,邀请张学良入住杜公馆,才使其免遭祸患。张学良在上海有杜月笙罩着,似乎没有人敢动他,但王亚樵就敢。
王亚樵不仅在杜公馆门口放下拆掉引信的炸弹,同时还给张学良提出三点要求:张学良要么重回东北与日本人决一死战;要么回东北自尽谢罪;要么就捐出全部财产,以便购买军火支持远在关外的抗日义勇军。
王亚樵要求张学良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之一,不然就炸弹奉上。堂堂少帅张学良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也只得无奈地听从杜月笙的劝导,打着考察名号出国了。由此可见王亚樵抗日信念之坚决。
王亚樵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黑老大,估计也不会这么有名,而使王亚樵真正成名的,则是其一系列暗杀行动。因为王亚樵暗杀的都不是无名的泛泛之辈。
王亚樵曾先后刺杀了直系军阀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上海招商局总经理赵铁桥以及国联调查局长李顿伯爵等人。而王亚樵自认最完美、最有名的一次暗杀,就是成功炸死了日本陆军上将白川义则,这也是日军第一位死在中国的高级将领。
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驻扎在上海的十九路军浴血奋战,打退日军一次又一次进攻。王亚樵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也组织了3000余人的“抗日救国决死军”,以配合十九路军展开城市游击战。
当时日军的司令部迁到日军联合舰队旗舰“出云号”办公,这是一艘曾担任过天皇座舰,排水量近万吨的巨舰,日语发音就是“一字魔”。
1932年3月1日,日本宣布伪满洲国成立。王亚樵闻讯大怒,决定炸毁“出云号”。王亚樵请了多名“水鬼”,将水雷与炸药安装在“出云号”舰底。只可惜由于河道水流湍急,水雷意外漂离了最佳位置,以致“出云号”虽然受损,但并未彻底炸沉,不过时任日军驻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却被吓得搬离了“出云号”。
中国军民虽然拼死抵抗,但依旧未能挡住日军获胜。1932年4月,日本外相重光葵赴上海后,竟然想在日本天长节(日本天皇的生日)那天,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中日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
在中国人的地盘举办所谓的日本胜利庆祝大会,无异于奇耻大辱。时任京沪卫戍总司令陈铭枢就想找人,看看是否能捣毁日本人的“庆祝大会”。
由于当时日军防范甚严,只允许日本人与朝鲜人进入会场,所以想完成这项任务并不容易。不过这可难不倒接受了任务的王亚樵。
王亚樵通过流亡上海的朝鲜革命党人安昌浩,联系到了能说一口流利日语的朝鲜青年尹奉吉。4月29日,尹奉吉带着装有定时炸弹的热水瓶,以及装着手榴弹的饭盒,顺利混进了虹口公园的会场。
尹奉吉坐在会场草坪前排,尽可能接近主席台。定时炸弹按时爆炸,尹奉吉深怕威力不足,又向主席台扔了一枚手榴弹。日军总指挥白川义则伤重不治而亡,重光葵被炸瘸一条腿落下终生残疾,后来重光葵就是瘸着腿,代表日本政府签署了投降书。
王亚樵此次暗杀计划,一口气带走了日军高层将领13人,上海数百万军民无不拍手称快。老蒋得知消息后,给王亚樵送去4万大洋以示答谢,并想用中将军衔招揽王亚樵。
但王亚樵不仅严词拒绝,并用嘲讽口吻回应道:“你手握百万军队消极抗日,我们老百姓自发抗日,何用你来答谢。”
其实老蒋与王亚樵早有交集。1927年,老蒋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曾内定王亚樵担任津浦铁路护路总司令。谁料王亚樵竟在奠都仪式上代表工人讲话时,公然反对老蒋,并带领众人高呼“打倒军阀!停止杀戮!”
老蒋顿时气得脸都绿了,遂密令南京警察厅厅长温剑刚密捕王亚樵,但苦于王亚樵武装力量不容小觑,一直未能得逞。
自此,王亚樵与老蒋政见不合已成公开秘密,他也毅然走上了反蒋之路。王亚樵为打击老蒋,先后暗杀了全国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兼安徽省建设厅厅长张秋白,以及曾向老蒋告密的轮船招商总经理赵铁桥。
张秋白与赵铁桥之死并未掀起多大水花,于是王亚樵又于1931年实施了暗杀宋子文的计划。只可惜杀手认错人,误杀了宋子文的秘书唐腴胪。
随后王亚樵又将枪口对准老蒋,先后实施3次暗杀。1931年2月,老蒋软禁了国民党左派领袖胡汉民,致使“宁粤之争”更加激化。亲家林焕廷想搭救胡汉民,不惜出20万大洋找王亚樵除掉老蒋。
王亚樵本就有此意,如今又有钱赚,何乐而不为呢。最近几年,老蒋比较喜欢到庐山度假,所以王亚樵立刻乔装返回上海,召集骨干组成“庐山小组”以实施刺蒋计划。
非常遗憾的是王亚樵多次周密计划,但都无功而返。尤其是最后一次差点成功,只因当地一只土狗,叼回他们丢弃的曾用于藏枪的金华火腿,而被戴笠等人发现了行迹。
老蒋在戴笠等人击毙了王亚樵派来的杀手陈成后,虽又惊又怒,但还心怀招揽王亚樵的幻想,而未对其实施全力追捕。
1932年,英国人李顿率国际调查团调查日本侵占东北之事。因李顿明显偏袒日本,王亚樵一怒之下决定刺杀李顿。只可惜此次计划再次失败,但李顿仓惶逃回英国,也让老蒋惊怒不已。
不过老蒋冷静之后还是想再给王亚樵一次和解的机会。戴笠未发迹前,曾在王亚樵手下做事,后来还与王亚樵结拜为兄弟。于是王亚樵通过戴笠提出两个和解条件:一是凡因他被捕之人,一律释放;二是拿出100万做手下的遣散费。
老蒋对这两个条件一口答应,但也提出一个苛刻条件,就是王亚樵必须对西南“反蒋派”中任何一人开一枪,作为投名状。王亚樵闻讯大怒,认为老蒋这是陷其于不义,遂予断然拒绝,由此蒋、王二人失去了最后一次和解机会。
老蒋一气之下将赏金由10万大洋,提高到100万大洋悬赏捉拿王亚樵,并严令戴笠拼尽全力追杀王亚樵。戴笠带领手下费尽4年心力,也没逮住王亚樵,甚至戴笠不惜亲赴一线督导,并命令手下24小时不间断跟踪目标,只要有王亚樵的线索随时禀告。
而王亚樵并未因此揠旗息鼓,反而折腾得越发热闹。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召开六届四中全会。会后委员们合影时,获得采访资格的晨光社记者孙凤鸣,突然取出藏在照相机中的手枪,朝着坐在前排的汪精卫连开三枪。
张继与张学良反应迅速,赶紧扑倒孙凤鸣。而汪精卫已经倒在血泊之中,其中一枪正中汪精卫的尾椎骨,碍于当时的医疗技术,一直未能取出子弹。这也成为折磨汪精卫9年,最终致其死亡的主要因素。
事后,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找到老蒋大哭大闹,说此事是老蒋主使。其实老蒋心中明白,如果那天不是自己感觉不妙没有下楼照相,估计第一个中枪的就应该是他自己。
还未等老蒋理清此事的头绪,王亚樵又派人刺杀了正在上海进行媚日谈判的,国民党外交部次长唐有壬。老蒋彻底被激怒了,遂给戴笠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抓不到王亚樵,就让戴笠自己割下自己的人头。老蒋之所以如此急切抓住王亚樵,不仅是顾全自己安危,同时也想给陈璧君一个交代。
其实在刺汪案之前,王亚樵就已经逃往香港,投靠与老蒋斗得正狠的粤派军阀。当时李济深、陈铭枢等人都在香港,他们事前已向香港总督葛洪亮提出庇护王亚樵的要求。葛洪亮对此一口答应,并知会了香港警务处勃郎处长。
戴笠查明王亚樵就在香港,遂亲赴香港,试图绕开英国方面抓捕王亚樵。而王亚樵虽在香港人生地不熟,但其仍耳目众多,戴笠尚未到香港,他就已经将情况通报给了勃郎。
勃郎原本就不太喜欢军统的行事作派,遂借口戴笠没有知会英国方面就携带枪支入境,竟在港口码头直接拘捕了戴笠。于是南京方面不得不出头,与英国方面交涉,要求引渡王亚樵。
在香港的陈铭枢等人虽极力想保护王亚樵,但终无法阻挡英国方面的妥协,所以王亚樵在香港已无容身之地,只得被逼离开香港。
李济深的老家是广西梧州,于是他就让王亚樵远赴梧州藏身,并请远在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暗中保护王亚樵在广西的安全。
广西是西南倒蒋派的大本营,而且李、白二人又是老蒋的死对头,所以王亚樵放心地听从建议,带着妻子王亚瑛潜往梧州,住进了李济深家的老宅。
王亚樵身边的亲信都不知其具体行踪,只得滞留香港蹲守消息。而再次失去线索的戴笠苦寻无果,竟把主意打到了王亚樵的这些手下兄弟身上,首当其冲的目标人物就是王亚樵的心腹余立奎。
王亚樵对兄弟们仗义,而且与余立奎还有过命交情。所以余立奎被戴笠逮捕后,宁肯遭受毒打、电击等酷刑,也咬紧牙关不吐露有关王亚樵的任何消息。
戴笠面对余立奎这样的硬汉,自知也榨不出啥油水,遂将目标又转到了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身上。
余婉君在嫁给余立奎之前,曾与王亚樵有过暧昧关系,所以余立奎被捕后,王亚樵曾不顾暴露风险,依旧给余婉君母子邮寄生活费用。
戴笠了解王亚樵素以“义”字当头,余婉君不仅是兄弟的老婆,而且还有另外一层关系,遂相信王亚樵不会对余婉君置之不理。
于是戴笠就派特务陈资川接近余婉君,然后伺机利诱余婉君主动去找王亚樵。陈资川忽悠余婉君说道:“你丈夫余立奎已经知道你与王亚樵旧情复燃,你只有带着我们找到王亚樵,才能向你丈夫解释清楚。”
余婉君正在犹豫之际,陈资川又开始忽悠道:“我们找王亚樵不是想害他,而是看重他的才华,至少会让他当个省长,至于你丈夫也会立马被释放,还有可能会当上掌管一方大权的厅长。而且我们还会奖励你10万大洋。”
余婉君毕竟只是个小女人,没有太多见识与头脑,遂在陈资川花言巧语下动了心,自觉余立奎跟随王亚樵闯荡江湖,整日提心吊胆,又何曾有过一天安稳日子,如果真像陈资川所言,那岂不是三全其美的大好事吗?
圈外人找圈外人不易,可同一圈子内的人互相寻找很容易。不出3天,余婉君就打听到王亚樵藏身梧州的具体住址,于是其先给王亚樵写了一封信,哭诉自余立奎被捕后,她们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多么恓惶,只得投奔王亚樵。
王亚樵重情重义,果然未回绝余婉君求见之请。1936年10月,余婉君带着儿子来到梧州。王亚樵先给其母子租了一幢小楼安顿下来,却不知道余婉君身后还尾随着陈资川、王鲁翘等军统特务。
其实王亚樵的妻子王亚瑛,对于余婉君的意外到来早已心存疑虑,告诫丈夫对余婉君要多加提防。也许源于王亚樵自觉广西远离老蒋的控制比较安全;也许源于王亚樵对余婉君夫妇的信任,总之王亚樵并未将妻子的提醒放在心上。
有一天,余婉君听说王亚樵的一个手下兄弟要去南京,于是就想托王亚樵给余立奎带封信。王亚樵不知有诈,按约定时间到余婉君的住处,来取那封信,却未料正中了军统布下的圈套。
王亚樵虽被特务扔的石灰迷住双眼,但仍顽强抵抗,终因一拳难敌众手当场殒命。而余婉君也被当场灭口,不仅未能得到梦中的荣华富贵,却落得出卖恩人的不义之名。
纵观王亚樵的一生,他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军事家,更没有什么像样的正式官衔,却凭一己之力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践行着自己的执念。
王亚樵的抗争不是靠嘴,也不是靠笔,而且靠手中的枪与炸弹。其实我们回顾王亚樵一系列的暗杀行动,会发现始终围绕着两条线:一是反蒋;二是抗日。所以王亚樵才会被老蒋所不容。
而戴笠虽与王亚樵有结拜之情,但终抵不过名利权情的诱惑,为表示对老蒋的忠心,还是对恩兄痛下杀手。
还有最令人惋惜的一件事,就是王亚樵在死之前,已经决定投奔延安方面,并派心腹好友余亚农、张献廷赶赴延安代为联络。当余、张二人带着好消息返回梧州时,王亚樵已经中计身亡。
据说伟人得知王亚樵的死讯后,曾给其写下18字的结语:“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事欠检点,大事不含糊。”
王亚樵身上拥有江湖人士的缺点,没有什么明确的政治理念,但其却有强烈的爱国民族主义,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伟人的结语,也许是对王亚樵的一个盖棺定论吧。
建国后,曾经杀害王亚樵的特务陈资川落网,也算是对王亚樵最好的告慰。上世纪末,王亚樵的家人将其遗骸从广西运回故乡安葬,墓碑上只刻着“王亚樵之墓”。
碑文虽简单,但依旧无法掩盖王亚樵传奇的一生。也许王亚樵习惯独来独往的个人英雄主义,既是其赢得世人称道的关键,但也是其落得悲惨结局的原因。王亚樵虽未能撼动历史进程,但其民族气节与是非观,确实值得赞颂!
优秀作者:非洲超级长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