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问: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孙元良是一个毁誉参半、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终其一生都在为蒋介石效命,他曾是抗日的民族英雄,但也因行为不端而备受诟病。

孙元良是浙江绍兴人,父亲孙廷荣是晚清的一名知县,67岁才生下孙元良。孙元良自幼就聪明伶俐,在读书方面很有天赋。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1924年初,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黄埔军校在全国各地进行招生,当时正在北平国立政法大学政治系就读的孙元良闻讯后,毫不犹豫地放弃在高校学习的机会,决意投笔从戎。作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当时的招考条件非常严格,必须要有引荐人,而孙元良的引荐人是李大钊。

1924年6月,孙元良顺利通过了黄埔军校的初试和复试,成为了黄埔一期学员,他与陈赓、杜聿明、侯镜如、关麟征等成为同学,一同被编在学生三队一区队。自此,20岁的孙元良开始了军旅生涯。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当年的孙元良,的确有一颗坚定的革命之心。当别人问他为何要来黄埔军校时,他回答是为了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三民主义。正因如此,在黄埔一期的学员中,蒋介石唯独对孙元良这位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非常器重。

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蒋介石特意让意气风发的孙元良站在校门口,作为黄埔门面迎接莅临指导工作的名誉校长孙中山先生。然而,蒋介石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位满腹才华、一身抱负的黄埔高才生,日后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作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何应钦的第一军第一师和程潜的第三军负责攻打江西的孙传芳。

第一军贪功冒进,贸然攻打南昌。虽然侥幸得手,但又不思巩固战果,反而大肆寻欢作乐。当孙传芳的部队连夜反击时,第一军第一师的师长王柏龄正在妓院寻欢,党代表缪斌临阵脱逃。最终第一师惨败,南昌得而复失,王柏龄和缪斌遁逃避祸。

孙元良当时担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是嫡系中的嫡系,负责驻守牛行车站。战斗刚一打响,由于缺乏警戒,惊慌失措的孙元良率先逃跑,导致部队群龙无首,使得战略要地失守,南昌的门户洞开。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事后,程潜派孙元良率部驻守奉新,向东警戒,以掩护主力部队的集结。但孙元良却拒不执行命令,一闻敌讯,便继续向西撤退。

作为蒋介石嫡系的第一军接连出了这样的家丑,使得蒋介石非常愤怒,扬言孙元良没有得到命令便退却,要按照革命军的《连坐法》枪毙。

在薛岳、刘峙等人的劝说下,蒋介石考虑到孙元良不但忠心耿耿,而且还是黄埔军校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的骨干成员,再加上黄埔一期学员本就人数有限,他们要么战死,要么加入共产党,当时在军中能挑大梁的已所剩无几,弥足珍贵,这些人都是他日后争权夺利的资本。如果因南昌失守而杀了孙元良,势必会寒了黄埔学生的心。于是,蒋介石法外施恩,孙元良因祸得福。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当留守后方的黄埔学员认为蒋校长会大义凛然,执法如山,犹如当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样,枪毙孙元良时,蒋校长却一面下令通告全军枪毙孙元良,一面提供路费让孙元良化装逃跑。此后,蒋校长还送孙元良去了日本士官学校镀金。

1928年,孙元良从日本归国后,即任国民政府警卫第一旅炮兵团的团长。

1931年,孙元良升任警卫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可谓是仕途坦荡,风光无限。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淞沪抗战爆发。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孙元良当时担任的是张治中第五军87师259旅的旅长,率部在庙行镇与日军激战。在孙元良镇定从容的指挥下,将日军打得是落花流水,最后一路北逃。最终,国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全面胜利,这其中孙元良功不可没。

淞沪抗战后,国军损失惨重的几个德械师撤回到后方进行整编,这其中就有后来著名的88师。孙元良由于在这次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蒋介石不但特意对他进行了嘉奖,还调他担任88师副师长,驻扎武昌。

1933年,88师开赴闽赣“剿共”前线,与昔日并肩抗日的国军第十九路军兵戎相见。之后,88师又在赣南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与红军作战。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1935年初,88师师长俞济时调往蒋介石侍从室,担任侍从武官长,孙元良接任俞济时,成为88师师长。

同年,孙元良率部借追击红军之机进入四川,驻扎在万县。孙元良虽极爱钱财,而且痴迷打猎,但是极其厌恶赌博。因此,88师在四川期间的军纪还算严明。

1936年,中日之间火药的气味,已经四处弥漫。孙元良的88师奉命从四川重新移防至无锡、江阴一带。

1937年8月12日,驻扎在无锡的88师登上紧急征用的火车直奔上海,8月13日9时15分,88师262旅523团第1营打响了淞沪会战的第一枪。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国难当头,作为德械师主力之一的88师师长,孙元良倒也卖力,88师将士用命,奋力拼杀。在整个淞沪会战中,88师是坚守时间最长的中国军队,共计坚守闸北76天,这也造成88师损失惨重,伤亡达12000余人。

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十军从上海金山卫登陆,对淞沪会战前线的中国第三战区军队形成了包抄之势。国军在反击未果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全军覆没,不得不进行“转进”。但是由于指挥混乱,再加上通信手段低下,“转进”最终变成了溃退。

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原本根据蒋介石的意思,命令88师坚守闸北。在蒋介石看来,苏州河对岸就是美英租界,中国军队坚守闸北不但可以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和同情,还可以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不会放弃这座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顾祝同

但孙元良却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这完全就是自杀任务,没必要把整个88师都搭进去,而是选拔一支精干部队,固守一两个重要的据点,掩护大部队撤退。

顾祝同在国民党中有“软耳朵老佛爷”的称号,人缘特别好,一开始觉得蒋介石说的对,现在又觉得孙元良说的也对。孙元良和顾祝同沟通之后,决定留下一个团坚守闸北,88师主力撤回南京。

孙元良把坚守闸北最后阵地的重任,托付给了88师524团1营。该团团副谢晋元会同第一营杨瑞符少校率领各连,在宝山路、虬江路一线,猛烈阻击日军,并按命令边打边撤,陆续集结于苏州河岸的四行仓库。之后,就有了谢晋元率领该团八百壮士(实为450人的加强营,对外号称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惊世壮举。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孙元良因功被擢升为第七十二军中将军长,仍兼任88师师长。后来,孙元良又获授国民政府的云麾勋章。

1937年12月10日,南京保卫战打响。88师未经休整便投入到保卫南京的战斗中,负责守卫南京的制高点雨花台和南京城南。

在孙元良的带领下,88师的官兵们死守雨花台,以血肉之躯作为南京城最后的屏障。雨花台后面就是高达20米的南京城墙,城内的部队不断为88师提供火力和武装支持,再加上88师官兵英勇顽强,虽然日军反复进攻,但始终未能拿下雨花台。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1937年12月12日上午,日军最终攻占了雨花台,之后居高临下攻击中华门阵地。88师262旅的官兵们不顾日军炮火,坚守城垣。

战后,日军在战史中描述了雨花台和中华门的战斗,称这场战斗打的非常艰难。

1937年12月12日下午五点,孙元良去开了一个会,会议内容就是撤退。而下午五点之前,孙元良一直坚守在中华门附近的阵地上。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从雨花台撤下来的88师残部,由于进不了中华门,副旅长廖龄奇只好率部撤向长江边。如此一来,反倒因祸得福,在后来渡江时占了先机,奇迹般地渡过了长江。

留在南京城内的旅长吴求剑和师参谋长张柏亭后来也脱险离开,但师长孙元良却没能跑出南京城。

也就是说,当时南京城外的88师官兵在城破时,绕过南京城渡江撤退,而南京城内的88师官兵几乎没有走成,包括前去开会的孙元良。孙元良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没有通知部队突围,而自己却选择独自逃跑。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关于孙元良在南京城破之后究竟经历了什么,很多史料都是闪烁其词,就连他自己在回忆录中都没有透露,只有宋希濂在1961年写的《南京保卫战亲历记》中说孙元良跑到了妓院。

后来,在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拉贝日记》中发现了有关孙元良在南京城的相关记载:“对于国民党第72军军长兼88师师长孙元良,拉贝更是关心入微。得知孙藏身在难民营中,拉贝亲自将他接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顶层密室里居住……”

至于孙元良究竟藏在了哪里,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藏到了大使馆里,之后跑到了南京乡下,反正死无对证,没人能说清楚。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至于孙元良是如何从南京城中逃出来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谜。可以肯定的是,他最终跑到了韩德勤和沈鸿烈的地盘上。随后,有人举报孙元良克扣军饷。

原来在淞沪会战期间,财政部曾为88师拨发了26万元的国防工事费。当时闸北的仓库、钢铁非常多,再加上老百姓逃离后留下的空屋,孙元良就地取材修筑工事,未花分文。财政部所拨发的经费,基本都落入了孙元良的腰包。

结果,由于修筑工事的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工事防御效果低下,导致驻守官兵在劣质工事中还未来得及看见敌军,就葬身于日寇炮火之下。

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满腔的热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拥护抗战,要么直接参加抗战,要么节衣缩食集资慰劳军队。可以说,凡是军队需要的物资,应有尽有。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孙元良率部从上海撤退时,把日本丰田纱厂留下的几千大包日本棉纱,作为战利品经由几十辆卡车,还有小火轮,全部抢运到苏锡常进行抛售,全师从上到下又是大大发了一笔。

据孙元良的军需官葛天交代,孙元良变卖劳军物资,曾派师少将参谋长张柏亭、上校师副张裕良和上海各团体接洽,将一部分慰劳物资变为现金,孙元良就这样从中渔利。同时,孙元良还令88师需主任宋尚鲁(宋希濂之弟)把上海抢劫来的部分棉纱等偷运至武汉出售,所得收入交给了孙元良的妻子吴懿辉。

对此,孙元良解释说这些事他们都在会议上通过了,而且钱都发了下去。但是有人举报他贪污,蒋介石只能下令让孙元良去军法处报到。无奈之下,孙元良进去蹲了42天牢。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随后,蒋介石还派军统的戴笠和康泽潜伏回上海,对孙元良进行调查。其实无论是戴笠还是康泽,都和孙元良的关系不好,但是他们交给蒋介石的报告却说孙元良是无辜的。

孙元良在坐牢期间,许多人为他求情。顾祝同向蒋介石发电报称自己愿意保释孙元良,张治中作为孙元良的老长官,也提出愿意保释孙元良。同时,陈诚也为孙元良求情。

军法执行总监鹿钟麟,在经过军统缜密调查之后,也给蒋介石发了一个几百字的电报,核心意思是孙元良没要钱,没贪污。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鹿钟麟

其实1938年3月,孙元良就到了武汉,当时他手中已经没有军队,再加上贪污案东窗事发,使得孙元良郁闷至极,于是主动要求去军校任职。之后,孙元良的妻子因肺结核去世,他又坐了牢,诸事不顺,郁闷的心情需要排遣一下。

1939年1月,孙元良以民生航运公司职员的身份,取道香港,游历考察英、法、德、意等欧洲诸国。在这期间,蒋介石非常想念他这位黄埔的爱将,于是召其回国。

孙元良回国后,又重新回到了军界,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当初的风光,蒋介石只给了他一个集团军副司令兼军长的职务。不管怎么说,孙元良总算有了部队。

1944年,豫湘桂会战爆发。在此期间,国军除了在长衡作战中有所抵抗外,其他战斗基本是一溃千里。日军甚至已经到达距离陪都重庆近700公里的贵州独山,一时重庆震动。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此时,孙元良的29军91师,在蒋介石的严令下火速前往驰援。当时进入贵州的日军总共4000余人,而且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能力再继续打下去,贵州独山是日军占领中国的最后一块地方。从此以后,日军就失去了进攻的能力。

1944年12月8日拂晓,孙元良率部克复贵州独山,顺便在滇缅路上截留了几十辆商车。凭借着这样的功绩,孙元良获得青天白日勋章,然而这个勋章的含金量并不是很高。

1945年5月,日本已经日薄西山,孙元良的29军随着局部大反攻的潮流,积极抗战,一路克复河池、德胜、宜山、中渡、永福等地。

抗战胜利后,孙元良奉京沪卫戍司令汤恩伯之命,出任南京附近常镇地区警备司令,之后又出任第三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为了扩充实力,孙元良还把周佛海、刘明夏等人所辖的伪军残余,甚至一部分日军改编成卫戍部队,担当“剿匪”任务。同时,孙元良还借收缴敌伪财产之名,大肆搜刮民财。

1946年冬,孙元良调任重庆警备司令。其实对这个职务,孙元良不是很满意,觉得自己堂堂一个黄埔一期学员,出任不是重要岗位的警备司令,与自己同期的同学相比太孙色,在他眼里,军长才是要职。

孙元良在担任重庆警备司令期间,嗜好跳舞,常与高级妓女出入舞厅。但是在禁止大烟这件事上,孙元良却特别卖力。整个解放战争的前期,孙元良都是在后方的吃喝玩乐中度过,并没有参加内战。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1948年初,蒋介石决定组建机动兵团,原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孙震所属的两个军也要被改编为机动兵团。

孙震是四川军阀,蒋介石觉出孙震有保存实力的企图,便想罢其兵权,另外派人统辖这支部队。

孙震为了避免自己的军队被蒋介石吃掉,为了继续掌控旧部的领导权,于是推荐自己的侄子孙元良接替自己,统帅这支军队。

孙元良出身黄埔嫡系,而且与川军原本也没有大的瓜葛,是孙震和蒋介石都能够接受的合适人选。于是,久失兵权的孙元良,走马上任第十六兵团司令。对孙元良来说,虽然有些意外,但也算是一个机会。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孙元良上任时,蒋介石已经决定放弃郑州和开封,准备集中兵力在淮海地区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

此时,驻守郑州的孙元良第十六兵团既可以去华中剿总白崇禧麾下,也可以去徐州剿总刘峙麾下。但是徐州处于淮海战场的第一线,孙元良不太想去,他倾向于去华中,但是国防部还是将他调往了淮海战场。

曾经和孙元良在上海南京战场并肩作战的宋希濂,在调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前,得知孙元良在徐州担任兵团司令,便坚决不去徐州,表示自己无法与孙元良共事。

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当时只有两个军,即川军41军和47军。按照国防部的命令,第十六兵团先是撤退到蚌埠,到蚌埠后又为其扩充了99军。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淮海战役开始不久,第十六兵团除了99军布防蚌埠,兵团主力则奉调移师宿县,防守徐州后方。第十六兵团作为国军预备队,并非一线战斗部队,孙元良对于这个安排还是比较满意,毕竟这里还算安全。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张克侠、何基沣起义后,徐州城防空虚,刘峙只好临时抽调李弥兵团的一个军来分担徐州城防。同时,刘峙要求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从宿县北上徐州,接替李弥兵团在九里山一带的防御任务,李弥兵团则全力救援被解放军围困的黄百韬兵团。

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北上之后,解放军的中野部队迅速攻占了宿县,切断了徐州到蚌埠的铁路。至此,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就和徐州的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完全捆绑在了一起。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第十六兵团北上时,99军留在了蚌埠,实际上孙元良兵团到徐州的兵力还是最初的两个军,装备相对比较差,实力远不如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

对于孙元良来说,或许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会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略决战,所以思想上完全没有准备。在之后的战斗中,无论是救援黄维兵团,还是从徐州撤退,孙元良的表现就是逃跑。

黄维的第十二兵团拥有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其中包括国军五大主力中的18军,是陈诚“土木系”的嫡系部队。当时黄维兵团东进,妄图夺取宿县。但是解放军中野部队已经设下埋伏,用几乎同等兵力,将黄维兵团包围在双堆集。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国军在淮海战役中完全陷入被动,杜聿明迫不得已率领孙元良、李弥、邱清泉三个兵团向西南撤退,企图依托淮河,会同蚌埠的刘汝明和李延年兵团解黄维之围。

从徐州撤退时,孙元良兵团被安排负责后卫,但孙元良给下属的军长和师长下达的命令是跟随邱清泉兵团一起走,必要时可以平行甚至超越邱清泉兵团。同时,孙元良还下令关闭兵团司令部的电台,不接收杜聿明的命令,专心逃命。

当国军行至河南永城陈官庄一带时,还是被解放军华野主力团团包围。无奈之下,杜聿明下令三个兵团分三个方向突围。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杜聿明

孙元良下令第十六兵团的两个军以营为单位,分散突围。为了防止杜聿明变卦,孙元良再次下令关闭电台,截断电话线,嘱咐指挥部电报一律不收。

邱清泉和李弥发现突围不可行之后,坚持就地待援。二人和杜聿明电话商议之后,决定放弃突围。当杜垏明给孙元良打电话的时候,第十六兵团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孙元良兵团的单独突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当时兵团总兵力约为三万两千多人,各部队将装甲运输车和重型武器全部炸毁,并规定避免恋战,要求采取钻空隙迂回的战术突围。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孙元良率部出发不久,兵团部和直属部队的队伍就被第47军炮兵的马匹冲乱。官兵们逃跑心切,突围的方向原本是向北,但是越走越往西,随即四处响起剧烈的枪炮声,人喊马嘶,惊天动地。

孙元良兵团突围的先头部队在与阻击的解放军交战之后,附近的李弥兵团和邱清泉兵团根本没有突围的迹象。孙元良兵团在通过邱清泉的第5军防线时,遭到了第五军的猛烈攻击,孙元良兵团受到解放军和邱清泉的前后夹击,在黑夜中顿时乱成一团。

孙元良兵团在孤军突围的过程中,一万多人在混乱中被歼,除了两个师长逃跑外,剩余的军长和师长基本被俘虏,其中就包括孙元良本人,第十六兵团的残部只得重返包围圈。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孙元良第十六兵团的残部后来被邱清泉兵团收容,整编为一个师,归74军邱维达指挥,参加了淮海战役接下来的战斗。

孙元良则化妆成中尉副官,趁乱骗过盘查,只身逃脱。后来,孙元良又化妆成农民,逃到信阳火车站,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

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华野发动总攻,杜聿明、邱清泉等人非死即降。孙元良却已经回到南京,获准重组第十六兵团。

为什么抗日战争中能力不济的孙元良能一路高升?

1949年底,孙元良来到台湾,背负着战败丧师的责任,再加上国军高级将领之间的内斗,使得他精神郁闷,最终选择退役从商。

2007年,孙元良在台湾去世,他是最后一个去世的黄埔一期学员,熬过了绝大多数同时期的国军将领。而他的身上,至今还有太多的争议。

从各类描写抗日的书籍中,对其评价都不高,我觉得他在抗日战争中就是个搅屎棍的角色!

优秀作者:四川达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