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明朝为什么只下西洋七次?第八次怎么就不去了?

问:明朝为什么只下西洋七次?第八次怎么就不去了?

其一,“厚往薄来”的政策最后导致国库空虚。举办任何事业都要讲究效益,产出必须大于投入才能持续发展。而郑和船队将士众多,耗资巨大,每次出航馈赠要花大笔开销,大量贡品免费提供皇室、贵族享用,支持郑和船队的明政府国库空虚。“厚往薄来”的方针实非长久之计,这种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的“蚀本”买卖是无法持续的.  其二,政治目的达到后航海活动的重要地位下降。明初由于海寇猖獗,影响明朝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的前期目的是打通海道,肃清倭寇,另一目的是与西洋国保持稳定关系。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明朝统治者认为政治目的已达到,航道已畅通无阻,因此郑和下西洋的活动显得不重要了。  其三,郑和船队过于庞大,明朝官员非议甚多。郑和所统领的官兵大约二三万人,船舶近百艘,航程周期又过于漫长,每次往返需二三年时间,返航后不久就接着下一次航程,人员伤亡惨重,本身就难以为继。有人估算,在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的海船约有二千艘,每艘造价需白银七八千两,须支动天下十三省钱粮方才够用。对此,朝廷官员批评指责颇多,施加压力颇大,迫使明王朝终止这一活动.  介绍:从1405年到1433年,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劳累过度过逝。

优秀作者:名利不如闲863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