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问: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隋唐英雄传》中,徐茂公是李世民军师,料事如神,看来成就大事的人身边标配诸葛亮式的人物,可惜的是徐茂公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但是他却有历史原型,而且这历史原型的名声不输于任何一个大唐开国功臣,他就是徐世勣,字懋功。本篇将全景展示大唐英国公的辉煌一生。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瓦岗寨风云人物

早年徐世勣加入瓦岗寨反隋,是瓦岗寨大当家翟让依赖的智囊。在瓦岗寨击杀隋朝名将张须陀的战役中,徐世勣表现出优异的军事才能,面对张须陀的2万精锐隋军,翟让已经让亲信收拾行囊准备跑路了,关键时刻徐世勣站出来,先是诱敌深入,随后巧设伏兵,隋军全军覆没,张须陀也战死,瓦岗寨一战成名。

也许是看出翟让不是干大事的人,徐世勣和王伯当商议后劝翟让迎李密入瓦岗寨。李密出身士族,四世三公,袭爵蒲山公,有逐鹿中原的雄心,彼时刚刚和杨玄感造反失败,正想东山再起,便接过了瓦岗寨的橄榄枝,“落草为寇”。李密是枭雄,怎甘心造反大业受翟让掣肘,便设计杀了翟让,徐世勣也差点被杀,幸得王伯当及时保护。李密做了瓦岗寨大当家的,为了安抚翟让旧部,依然让徐世勣、王伯当、单雄信等人领兵。

李密一心想攻克洛阳。洛阳为隋朝东都,天下中枢,西可入关中,南可入中原、黄淮,东可入山东,北可入华北、山西,隋朝还在洛阳周边见了黎阳仓等粮仓,粮食充足,谁占据了洛阳,谁就有资格逐鹿天下。洛阳由王世充镇守,双方鏖战,李密先胜后败,投降唐朝,徐世勣等人也一起降唐。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李世民得力大将

降唐后的徐世勣和父亲徐盖均被李渊赐姓“李”,故称李世勣,自此跟随李世民南征北讨。

武德三年,跟随李世民击败宋金刚;

武德四年,跟随李世民擒获窦建德,逼降王世充,回到长安后李渊论功行赏,李世民自然第一,为上将,而李世勣功劳仅次李世民,为下将;

武德五年,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反扑,李世勣在洛水之战击败刘黑闼部将高雅贤,稳定山东局势;同年跟随李世民讨伐杜伏威,迫使其入朝称臣;

武德五年,唐朝以李世勣为主将,讨伐徐元朗,不久便斩获其首级,再次平定山东;

武德六年,随李孝恭、李靖讨伐辅公祏,李世勣率部击杀辅公祏,江淮平定;

国内统一之后,大唐又面临边患,李世勣等大将纷纷挥师北上。

武德八年,以李世勣为行军总管,在并州大败突厥人;

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为避讳,李世勣改名为李勣;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贞观四年,李靖与李勣兵分两路讨伐东突厥,李勣遇突厥颉利可汗主力,一战将其打得溃不成军,随后与李靖会师,献策夜袭阴山,唐军大获全胜,李勣又率部阻断颉利可汗撤退路线,俘虏五万余众,东突厥灭亡;

贞观十五年,薛延陀入侵,太宗命李勣出征,唐军大胜,因为战功卓著,太宗封李勣一个儿子为县公;

贞观十九年,跟随太宗征讨高句丽,作战前期唐军摧古拉朽,来到安市城,遇到顽强抵抗,李勣向太宗进言城破后屠城,这也暴露李勣沙场宿将的杀性,安市城内民众惊闻要屠城,守城更加卖力了,唐军迟迟不能攻克,因粮草不继,天气转冷只能退军,但是十多年后,李勣会再次站上这片土地。

李治的肱股之臣

太宗病重,自知时日无多,召太子李治交代后事,提到李勣,便对太子说:“你对李勣没有恩情,现在我要将他贬官,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给他升官,这样你就对他有恩,他也就能为你尽心尽力了。”

其实早在贞观十七年,李治刚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太宗就降了李勣的官位,命他为太子詹事,已经将他作为未来的托孤大臣培养。李治登基后,立即将李勣从外地召回,任命为尚书左仆射,这便是唐朝的宰相了。

高宗乾封二年,74岁的李勣挂帅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大军征讨高句丽,完成太宗未竟之事业。大军势如破竹,次年便合围平壤,高句丽王持白幡投降,高句丽灭亡,大唐设安东都护府管辖其地。

李治安排了隆重的献俘仪式,首先在太宗昭陵献俘,得意洋洋地向太宗宣示自己的功绩,然后又在太庙献俘,向列祖列宗再次宣示自己的功绩,不久在含元殿举办受俘仪式,随后又在南郊祭天,向上天禀告,可谓是过足了瘾。而作为征讨高句丽最大功臣的李勣也是备受荣宠,风光一时无两。

几年后,李勣去世,享年76岁,高宗为其辍朝七日,并下令陪葬昭陵,参照汉之霍去病故事,仿照阴山、铁山等山脉修建其陵墓,以表彰其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绩,终唐一朝享受到如此待遇的也只有李靖了。

不过李勣去世后也并不安稳,武则天掌权后,其孙李敬业起兵讨武,恼羞成怒的武则天下令将李勣掘墓砍棺,好在中宗复辟后恢复李勣一切荣誉,并迁址重新安葬。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深知为臣之道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入关投降唐朝,原本瓦岗所占据的土地都交给李勣管理,有人劝他上表把土地、人口所有信息献给李渊,便是大功一件。

李勣却拒绝了,他认为这些土地都是李密的,要献给唐朝也应该由李密来上表,而不应该是自己以此来邀功。于是他把土地军民本册一一整理,派人送给李密,由李密上表给李渊。李渊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高兴,称赞其为“纯臣”,当即封其为莱国公,赐姓“李”。

高宗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后,遭遇了众人的反对,他召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顾命大臣问策,李勣托病不去,即不当众表态,而褚遂良则是坚决反对,李治感觉很为难,便暗中找到李勣,此时李勣表态立皇后是皇帝的家事,没有必要问外人。由此李治坚定了换后的想法,这也是李勣最为人诟病的地方,混成了官场老油条,不再坚持原则,所以后来的武后乱政,李勣要付很大一部分责任,被武后掘墓算是一种报应惩罚吧。

说不清的历史,窥一斑而见全豹。

欢迎关注“荣耀历史”,一起感受历史荣耀。

优秀作者:流亡公子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