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问: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很多的抑郁症患者确诊后都很排斥药物:

“药有副作用吗?吃了会变傻吗?”“得吃多久?要吃一辈子吗?”“吃了没感觉,能加减量吗?”“感觉挺好,能停药了吗?“两天没吃了,病情反复,接着吃行吗?”

其实啊,这些所谓的药物副作用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副作用是写在说明书上的警示作用,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将这些不良反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无论是什么方法都只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要治愈疾病,在这个目的之上,用更舒适、相对直接、长远来看更有利的治疗方案。

有人抱持这样的观点,药物治疗治标,心理治疗治本。

现代医学理念早已无“本”、“末”之分,而是以“心理”、“生理”、“社会”综合模式来看待疾病。

如果一定要给疾病分出“标”与”本”的话,那也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当然了,对于一些轻度的抑郁症,非药物治疗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除了我们熟知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精神分析等),物理疗法也是可以选择的有效方案。

这就是生物反馈疗法是物理疗法中较为有效的一种。

不仅能够治疗心理疾病,还能在过程中帮助患者了解自身情况,乃至学会在生活中给自己做心理治疗。

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生物反馈疗法 (biofeedback therapy)是指利用仪器将人们平时意识不到的身体生物信号 ( 如肌电、 脑电、 皮温、 心率、 血压等)转变为可以观察到的信号( 如视觉、 听觉信号 )。

你可以把反馈仪当成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身心状态。

通过观察自己的身心变化,经过训练的患者,能够在与信息互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调控自己的生理 心理状态,从而缓解症状。

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我们能发现,这些信息也是心理治疗过程中,重点要关注的问题。

生物反馈治疗就是在与仪器的互动中,自我感受、自我调整。

可以说:这是一种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模式,只不过这次的心理治疗师是你自己。

拿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多动症举例:

连接好设备之后,仪器屏幕上会出现一辆行驶的赛车,赛车行驶的平稳/速度与孩子的注意力程度呈正相关。

想要让赛车跑的分数高,就需要孩子调整自身的生理、心理状态,慢慢的放松并集中注意力。

经过反复的刺激与反馈,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认知能力与注意力集中水平。

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生物反馈的基础原理很简单,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不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的前提下,我们能做的是先了解自身的外在表现,然后不断的进行尝试与学习 ,最后在刺激和反应间建立“必然”的联系。

就像是用尺子打手心:第一次、第二次可能会被打中,但打的次数多了,潜意识就学会了躲避模式,被打的次数就会愈来愈少。

身心的应激能力也是这样的原理,在一次次生物反馈的“磨练”中成长,进行“身心系统升级”

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升级的原理是“自我学习”,并不会对自身“硬件”造成影响,所以也不必担心有副作用。

生物反馈疗法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研究并应用于很多种疾病的治疗,国内的一些医院在生物反馈疗法的应用上已开展了数年,主要运用于失眠、抑郁焦虑、头痛等的治疗,诸多患者已从中获益。

但这种技术并未被广大患者熟知且接受。

推荐有以下问题的,且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患者体验生物反馈疗法。

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不推荐以下患者使用生物反馈疗法。

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无论是心理层面的:人格、性格、情绪;还是生物层面的:慢性压力、紧张程度。

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生物反馈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把你的所有生理心理表现进行呈现,将看不见的焦虑、紧张、注意力等反应可视化。

从而在训练中,找回自己对身体和情绪的掌控感。

想要在身心上有所成长,充分的了解自己是关键的一步。

除此之外,还有经颅磁刺激、针灸按摩、运动疗法、光照疗法等,都是抑郁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的治疗方式。

优秀作者:浴火涅槃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