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问:《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铜雀台大比武,曹营猛将中共有七人出列,分别为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

那么这七人之中,论箭术,如何排名呢?

我们依先后顺序,分别分析。

一、曹休。

先看曹休的射法,“休飞马往来,奔驰三次,扣上箭,拽满弓,一箭射去,正中红心”。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这个表现,客观公正地说,虽然出色,但完全算不上精彩。为何?

因为他左右驰骋三次,肯定是在观测箭靶的距离、衡量红心的方位,在心中反复默算核准之后,才扣箭拽弓而射。这个射法,也只能限于表演了,根本不适宜实战,如果用这个方式临阵射敌,恐怕对方早就跑没影了,或者人家出手更快,直接把你一箭击毙!

如此评价,并非凭空臆想。我们看一下曹休的实战效果。

濡须之战时,曹孙两家的战况处于胶着状态,当时乐进与凌统在两军对圆中央激烈单挑,二人酣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曹操急于取胜,就暗中命令曹休偷射凌统。

我们看曹休的实战表现如何呢?“曹休便闪在张辽背后,开弓一箭,正中凌统坐下马”,结果凌统被坐骑掀翻在地。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老实说,曹休的这个表现,不仅下作,而且低劣!

说他下作,是因为他突发冷箭,非常不讲武德,因为在演义中的单挑模式中,几乎没有从背后偷袭单挑者的战例,而曹休是唯一一例!

说他低劣,是因为他不仅躲在张辽背后(隐藏射箭的动作),还只是射在了对方的马头上,连凌统的一根汗毛都没挨着!

箭靶是静物,曹休需要驰骋三次瞄准才能射中;处于单挑状态的凌统在剧烈运动,曹休从背后偷射,就只能误中战马了!这种射术,实在让人汗颜。

曹性,偷袭纵马追赶高顺的夏侯惇,一箭射中左目,致其失明;

吕虔,追赶纵马狂逃的薛兰,一箭射中后心,当场击毙;

韩馥,偷射纵马追赶孟坦的关羽,一箭正中左臂;

袁尚,单挑史涣时,一箭射中对方左目,将其射杀;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可以说,相比于这几位三流武将,曹休的表现都远远不及!

我们再以汉献帝为参考。许田打围,刘协面对满园中的飞禽奔兔,竟然三射而不中!如果换成曹休呢?能随手射中吗?感觉也够呛。

结论:曹休的箭术属性55分。

二、文聘。

先看文聘的射法,“聘拈弓纵马一箭,亦中红心。”

根本不需要反复瞄准和确认,只需向前纵马,随手一箭,就能命中红心。这个表现,强过曹休多矣!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那么文聘的箭术,大概算什么水准呢?其实,作为名将,这也就是个及格水准。

因为箭术高手实在太多了!

曹魏阵营中,夏侯渊、徐晃、乐进、张辽、张郃、李典、庞德等;

蜀汉阵营中,赵云、黄忠、马超、刘备、魏延、姜维、关兴、张苞、沙摩柯、孟达等;

孙吴阵营中,太史慈、甘宁、马忠、黄盖、孙策、丁奉、蒋钦等,

诸侯阵营中,吕布、文丑等人。

这些箭术高手,基本都有临阵射杀或射伤敌将的表现,而文聘的表现只是射靶,观赏性尚可,但实效性难以衡量。

结论:文聘的箭术属性75分。

三、曹洪。

暴躁的鬼火少年曹洪出场了,“又一将飞马而出,拽满弓,一箭射去,也中红心”。

这个表现,与文聘相比,其实相差不大,甚至是基本如出一辙。

到底谁更高一筹呢?这两人,都是仅有这一次箭术表现,如果仅凭这两箭,其实真的难以判断,那么我们从二人的武力高低来印证一下。

文聘的武力表现,其实很一般:襄阳东门,曾经杀退过魏延,但前提是人多势众,还有蔡瑁张允的协;赤壁水战,曾被周泰、韩当联手杀退;长坂坡,追逐赵云,但是看到张飞据水断桥,不敢动!

愚认为,文聘的武力,大约是≥乐进的水准,属于一流到强一流之间。

曹洪的表现,就很惊艳了:羊山之战,刀斩截天夜叉何曼;南皮之战,乱刀砍死袁潭;潼关之战,咬牙死扛马超四十余合,当时马超正在追杀曹操,虽有之前的体力损耗,但属于杀红了眼的疯魔状态。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总之,曹洪的战斗力,绝对是妥妥的强一流水准了!

此外,曹洪征战一生,虽然胜负参半,但终身未曾受伤,而文聘在黄盖诈降时,上前阻拦,却被对方一箭射中左臂,反身落于船舱之中。

综上而论,曹洪的箭术,应该是不低于文聘的。

结论:曹洪的箭术属性≥75分。

四、张郃。

张跑跑一出场,就鄙视了曹休、文聘、曹洪的表现,“你三人射法,何足为奇”。三人正欲开口发难,只见张郃放大招了,“郃飞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红心”。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手,不管是难度,还是新颖度,都比此前三人强多了!因此曹洪、曹休等人也忍不住齐声赞叹“好射法!”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张郃称得上一代名将,“乃魏王深爱者也”。

在“河北四庭柱”中,高览与颜良相似,都是用大刀的力量型战将,他能酣战许褚数十回合;而张郃与文丑相似,都是用长枪的技术性战将,他能在赵云、马超这种快枪手面前屡次逃生。文丑的箭术可谓超群不俗,差点两次射杀了张辽,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张郃的箭术自然不差。

在“五子良将”中,除了战五渣的于禁之外,张辽有射杀沮鹄、射伤黄盖的表现,徐晃有百步穿杨之能,乐进有射死成廉、射落郭图的表现,所谓物以类聚,张郃的箭术自然不会太拉胯。

结论:张郃的箭术属性80分。

五、夏侯渊。

曹休、曹洪,都是夏侯渊的小兄弟,看到他们被张郃鄙视,虎步关右的夏侯渊能忍吗?当然不能忍!这已经不是箭术切磋的问题了,必须要找回面子、找回场子!

“汝翻身背射,何足称异?”夏侯渊一出场,张郃就被打脸了!

“渊骤马至界口,纽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

这个表现,直接把张郃秒了!

首先,夏侯渊是纵马到界口,射距明显要比张郃远;其次,夏侯渊是扭身而射,相比于张郃的背射,难度系数再次升级;第三,夏侯渊不仅射中红心,还直接射在了四箭的正中央,如果说张郃等人的目标是红心圆,那么夏侯渊的目标就要缩小很多了!

综合来看,夏侯渊这一箭,从难度系数、命中率、观赏性,都碾压张郃!

结论:夏侯渊的箭术属性90分。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武将的箭术,与其武艺是基本成正比的,之前分析的文聘、曹洪是如此,那么张郃、夏侯渊也是如此。

张郃惜命如金,面对马超这种级别的高手,基本都是逃命要紧,面对张飞的谩骂搦战,也是闭门不出;而夏侯渊脾气暴躁,战斗血性十足,曾经一怒之下主动单挑马超,面对黄忠的骂战,直接就冲上去了!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如果不考虑统御和谋略,只看武力值和战斗意志,愚认为,夏侯渊绝对不亚于张郃。

六、徐晃

铜雀台比箭,即是曹营众将的一场个人秀,也是曹氏宗亲武将与外姓武将之间的一场暗中较量。

曹休作为曹家的千里驹,率先出场,然后被文聘压了一头;曹洪不服,当即找回面子;张郃一出手,就将前面三人全部打压;夏侯渊立即扳回一局,为曹家挣足了面子;到了这个时候,徐晃压轴出场了。

有人不禁会问,外姓武将中,还有乐进、张辽、李典呢,他们怎么不上?哦,他们都在合肥厉兵秣马,准备收拾孙十万呢。

回归话题。

徐晃一出场,就说“汝夺射红心,不足为异”,夏侯渊当然不服,“汝更有何射法?”接下来就是徐晃的终极个人秀,“晃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地”。

徐晃压轴出场,当然是本场的MVP。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他的射法,胜在别出心裁。其实在夏侯渊施展绝技之后,再想从箭靶红心上做文章,基本上就行不通了,而徐晃另辟蹊径,直接箭射柳条、单取锦袍,这个思路,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这也是徐晃的过人之处。

如果单论技术含金量呢?

前文已有分析,夏侯渊的射术占据了三个制高点:射距远,扭身反射,命中四箭正中。

那么徐晃所射柳条呢?柳条纤细,对精准度的要求,不比夏侯渊差;柳条互相夹杂紊乱,辨析度也很高;最关键一点,柳条容易随风摆动,这可不是箭靶那种静物!

因此,综合来看,还是徐晃略占了些许上风。

结论:徐晃的箭术属性>90分。

七、许褚。

徐晃飞马取过锦袍批于身上,“曹操与众将无不称羡”,也就是说,曹操已经默认了,而其余众将,也对徐晃的神来一箭表示心悦诚服,于是徐晃在马上高声答谢“谢丞相袍”。

这个时候,许褚跳了出来。

许褚是参赛队员吗?不是,他没有射箭,他也不会射箭。

许褚干什么来了,他直接怒怼徐晃,“你将锦袍那里去?早早留下与我!”这就有点无厘头+无赖了!

这就好比,人家德国战车、桑巴军团等等超级豪强在经过连番浴血拼抢之后,终于有人捧起了大力神杯,这时候国足跳了出来,理直气壮地说“都别动,这个奖杯是我的!”

太不要脸了吧!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徐晃不服,许褚上去就是硬抢,二人扭打在一块,把锦袍扯得粉碎。

这个时候,曹操笑了!

他命人将许褚、徐晃拉开,然后将曹洪、张郃、夏侯渊等七人全部叫到台上,分别赏赐了锦袍一领,众人欢笑作罢。

结语:如论箭术排名,则是徐晃≥夏侯渊>张郃>曹洪≥文聘>曹休>>许褚;但不得不说,许褚才是这场箭术比武的大赢家。

其实,对于这场比试,许褚看得很透彻,这是其他武将不能相比的。

首先,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侍卫,身份比较特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夏侯渊还要更加亲近曹操,因此他可以作为集团总裁的代理人,以裁判的身份判定徐晃违规(不射靶心而射柳条),因此予以黄牌警告。

其次,在夏侯渊出场之后,其实徐晃就不应该上去再出风头了。人夏侯渊是什么身份?你徐晃能比?结果你把人弄的好尴尬,如果曹操是小鸡肚肠,估计就会说你不会做人了!许褚就看得门清,因此出来制止徐晃,即是在维护老板的面子,也在夏侯渊面前得了人情,一举两得。

第三,曹操组织的这次大比武,其实就是变相的发放绩效奖金,无论箭术高低,都会有奖励的,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确实如此。所谓出场有份,那么许褚就坐不住了,才会顶着无赖的大帽子也要上前争夺。

第四,许褚深知曹操的心思,自己的这种混不吝举动,不仅不会招致曹操的反感,还会令曹操开怀大笑!曹操笑了,许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许褚几乎就是曹操肚里的蛔虫,他在很多时候,都比别人更能洞察曹操的心思和意图。

比如那个许攸,不仅居功自傲、口出狂言,还直呼“阿瞒”、辱骂曹操。曹操不宜发作,只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眼神意味深长。

许褚根本不惯着许攸,直接一剑把他咔嚓了!然后拿着人头去曹操那里请罪。

是许褚受不了许攸的轻狂,才一怒之下拔剑杀人吗?根本不是!

老板想干而又不宜亲自动手的事情,那就由我许褚来干好了!论背锅,我许褚肯定是冲在前面的!

曹操看到许褚提着人头进来,装作样子批评了两句,就让许褚退下了。

“仲康,还得是你啊,曹洪、徐晃他们,根本看不懂我的眼神,都快急死我了!”

回头就是暗赍牛酒,让许褚吃个酒饱肉醉!

在很多时候,你以为许褚就是个大块头、铁憨憨?

其实,他比你精多了!

优秀作者:篮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