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职场上被领导边缘化,会出现哪些现象?

问:职场上被领导边缘化,会出现哪些现象?

职场上被领导边缘化,会出现哪些现象?

.

一哥们,本来是骨干的存在、关键工作的重要人员。

单位的许多业务工作离不开他,需要他把关、修正,或者指导。

人多少都有些劣根性,聪明又能干的哥们也是。

所以骨干当的时间长了,他就不免出现些骄傲之气,让人不爽的话也开始公开说了,拖延工作的事也开始干了。

领导忍了几个月,有些忍不了了。觉得这人未免太过狂傲,太过不拿领导当干部。

再加上有人在旁不停上眼药,比如“能干的人多得是,他算个啥啊”,领导的心就不自觉地有了变化。

.

心变了,那态度也就变了。

很快,哥们的工作被收走关键的工作不再让他碰边,“指导工作”的工作交给别人。

把他以前的工作翻出来,从中细细找问题——找到了就一定是他的问题,找不到也得内涵(污蔑)几句十几句。

.

扔了一些杂活,让他“开发新项目”。

换了个又晒风又大的位置让他高坐,美其名曰“美化办公环境”。

又暗示、明示,不让同事和他说话,鼓励同事告他的密、揭他的锅,来者皆有奖。

.

不到两个月,哥们已经满身是疤,成了“有问题的人员”。

哥们再不复之前的意气风发,整日死气沉沉,看不到一点“有质量的人类”的样子。

在跌落谷底的巨大心理落差下,在众人的轮番打击下,在各式的威胁威压下,哥们迅速枯萎了。

.

幸好,哥们能力不错,很快找到不错的下家,自请下堂而去。

.

这让领导多少有些意外。

本来领导只是想打压打压、边缘边缘,好让他认清自己的位置,从此把头放平,“老老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人”(听话,且谦卑)来着。

没想到手段有些过火,居然玩脱了线。

.

但领导也说不出更多话,总不能低头认错,或者放下脸挽留吧。

领导做不到,也觉得“他没那么重要”。

.

职场上被领导边缘化,会出现哪些现象?

.

所以,被领导边缘化,会出现哪些现象?

.

1.拥有的被光明正大弄走。

虽然工作是自己完成的、成绩是自己耗尽心力做出来的...但关于工作的最终解释权,在领导那里。

领导说“那不是你的,那是别人的”,那就一定没错,不服也无用。

很快,原本是你的(工作、成绩),就会无条件转移到“领导认为的”那个人手上。

.

2.责任随地涌出。

虽然有些事在干的时候没啥问题,甚至是被领导公开肯定过的——但不代表永远如此。

当“边缘的需要”来临之时,领导会自动遗忘曾经的“挺好,不错”,转而发起关于责任的纠查工作。

有问题最好——若暂时发现不了问题,那就买来放大镜,并且“聚集群众的智慧”。

.

3.接受侮辱的宿命。

虽然大家都在文明的世界,应当遵守文明的人间规矩......但领导有时不在“遵守(文明)之列。

只要想,领导可以在任意场合、任意情境,发表一些过分的言论。

如无中生有,如深刻内涵,甚至是人身攻击......

说错了也没关系,说得很难听也没关系,说得让人心神俱碎更没关系...那都是领导(自认为有)的特权。

(当然,这“不遵守(文明)”仅限面对下属时)

.

4.奇葩活计出现。

有些活计本来有主人,有些活计本没有出现的必要,有些活计一看就像是专门用来折磨人的。

但没关系,只要起个好听的名字,那就是好工作——再加上高得吓人的考核目标,就更是完美。

.

5.办公位置有了堪称剧烈的变化。

本来是独立办,现在换大厅;本来是好位置,现在换去窗边晒太阳。

理由当然不需要,总之“这就是单位的安排”。

.

6.同事突然就“对面不相识”。

昨天还是好哥们、好下属、好同事,今天就基本不认识了,甚至连陌生人都不如了。

不再有亲切的问候、午饭时的拉帮结派、工作时的激烈讨论、闲暇时的互拍肩膀.....只有擦肩而过时的冷漠,甚至是有意的嘲讽脸。

甚至是阳光下的排挤,红果果的人身攻击。

这一切都不是同事遇到啥大变故,或自己干了大坏事终于被人发现——这只是领导明示、暗示、私下推动的结果。

.

职场上被领导边缘化,会出现哪些现象?

.

总之,在单位被推到“又边,又缘”、濒临界限的地方,表现其实挺明显。

远离核心的工作,远离核心的资源配置,远离核心的人文关怀;

再严重一些,就是时不时的鸡蛋里挑骨头,以及肆无忌惮的人身攻击了。

.

但被边缘不一定就是自己的错误。

这更多是竞争场中利益争夺的需要,或者自身的存在不符合某些人(如掌权者)的审美罢了。

.

很少有人能在彻底的边缘下迅速翻盘,毕竟关系一旦破坏了,就很难再恢复至原本的位置。

除非自己特厉害,如有背景、特能干。

但有背景的人领导基本不敢去边缘,特能干的也基本不会“忍耐着等”。

.

所以一旦察觉边缘的迹象,就有必要行动起来,深刻思考起来。

如边缘初期的关系挽回,各式补救;

如“一旦被彻底边缘”的后路思考与准备。

只要准备充分、足够冷静,那边缘就很难打败自己,更不会伤害到自己。

.

但边缘不一定就是坏事。

成长需要不断地刺激,相比理论,(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刺激对智慧增长往往更深刻,也更迅速。

若(在经受边缘时)思考得够深刻,边缘也会成为智慧增长的契机。

就是如此。

.

在国企被领导无限打压、边缘,那反击才是意义

人在单位,与“他人的情绪”冷静对峙

在权力失控的单位“被靠边”后,如何调整方向,又如何自我翻身

暂时从一线岗位调整到职能部门负责行政工作。但是两个月就把我调到另一个地点办公,并没有正式转岗

优秀作者: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