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当恶棍塑造的人物,其实是英雄?
崇敬英雄、憎恶奸佞是人的自然本性。我们很多人都历史都知道崇敬岳飞、唾骂秦桧。那么历史上是否有哪些英雄人物被后世塑造成了恶棍形象呢?其实秦始皇嬴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今有很多人都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然而秦始皇在古代更多是被作为一种暴君形象塑造的。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他废除了传统的分封制,而用郡县制作为替代。
这直接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余年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系。虽说秦始皇开创的帝制已被推翻,但中央集权的政治框架仍被我们今天所继承。秦始皇除了塑造中国此后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之外还在经济文化方面使中华民族形成为统一的有机体: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完成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一个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帝国就这样诞生了。此后中国在历经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分裂乱世纷纷扰扰之后统一最终还是成为了主流。
秦始皇的问题在于他太想毕其功于一役了。他北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这些大战争、大工程固然是为帝国长治久安服务的,但对财力物力人力的耗费已超过了人们所能承受的底线。当时的人不理解秦始皇为什么要如此急功近利。秦朝二世而亡后汉朝为了塑造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就刻意强调秦始皇滥用民力的罪过。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始皇的历史功绩被选择性忽略了。在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作为帝制开创者的秦始皇一直被当成是暴君。
直到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凌以后才开始反思自己的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开始强调以往被选择性忽略的秦始皇历史功绩。中国在经历近代百年屈辱挨打的历史后终于迎来了新生。如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更加客观地评价秦始皇的功与罪。与秦始皇有着相似命运的还有曹操:长期以来曹操在中国的传统戏曲中一直被作为白脸反派的形象塑造。
崛起于汉末乱世中的曹操成功统一了中国北方,从而在当时那种混乱的状态下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正如曹操自己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天下大乱说到底受苦的还不是老百姓?从这个意义上讲曹操是有历史功绩的。更何况曹操除了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军事家之外还有着突出的文学造诣。曹操的诗歌和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杰出的历史贡献,却被后世描绘成一个阴险、狡诈、残忍的人物,直到近现代人们才开始客观公正地评价曹操。秦始皇和曹操都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世人对他们的评价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秦始皇和曹操的生平事迹从来都没什么争议。过去人们更多强调秦始皇滥用民力、曹操阴险狡诈,但现在人们更多强调他们的历史功绩。过去的人在骂秦始皇、曹操的时候只是选择性忽略他们的功绩。
可秦始皇、曹操的功绩一直还是被世人所知的,只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可以选择忽视这些功绩。他们的功绩从未被遗忘,而是被选择性忽视了。还有一些本来在历史上有功绩的英雄人物却被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魔改了。在《说唐》小说里苏定方作为窦建德手下大将先是用暗箭射杀罗艺,后来又用计诱杀罗成。苏家和罗家从此结下血海深仇。苏定方在小说中的结局是被罗成之子罗通剖腹掏心而死。
苏定方在《说唐》小说中就是彻头彻尾的反派形象。可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却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苏定方少年时就随父亲苏邕征战。隋末乱世中苏定方先后投奔过窦建德和刘黑闼。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启用了苏定方。公元630年苏定方随李靖征战东突厥。苏定方在此战中率两百精骑作为先锋突袭可汗牙帐斩获万余级、俘获男女十余万。公元655年苏定方又随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征讨西突厥。
当唐军抵达恒笃城时城中胡人出来投降归附,但程知节和监军王文度竟合谋屠城、洗劫财物。当时苏定方曾强烈反对:“如此乃自为贼耳,何名伐叛!”当其他将领争相抢夺城中财物时唯独苏定方分文未取。公元657年苏定方再次作为统帅领军西征。这次他成功生擒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公元659年苏定方于以少胜多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同年又率军长途奔袭至葱岭俘获反叛的思结阙俟斤都曼。
公元660年苏定方与新罗联军灭掉百济,同年又奉命出征高句丽。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他参与的这几场大战成功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直抵波斯,同时又向东一直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苏定方不仅战功赫赫,而且个人品行也没得说。当同为唐朝名将的程知节屠城杀降时苏定方旗帜鲜明表达了反对意见。就是这样一位光明磊落、战功赫赫的名将却被小说塑造成了奸佞反派。
和苏定方同时代的李道宗在薛家将的故事中作为一个嫉贤妒能的大反派多次设计诬陷谋害过薛仁贵。可历史上真实的李道宗却是为人宽厚礼贤下士。李道宗曾多次提拔有才华的年轻人。他和薛仁贵并没太多的交往,至于诬陷谋害更是无从说起。事实上李道宗和苏定方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战功卓著的一员名将。在唐朝平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各路割据势力的战争中李道宗屡建战功。
李道宗担任灵州总管期间曾多次击退来犯的突厥大军。公元630年李道宗随名将李靖大破突厥主力俘获颉利可汗,之后他又在西灭吐谷浑,东击高句丽、北破薛延陀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如果说苏定方、李道宗完全是被后世文人抹黑的,那么北宋名将潘美被魔改丑化则事出有因。在北宋平定南汉、南唐、北汉等各路割据政权的战争中潘美屡立战功。可以说潘美在宋朝统一中原和江南的过程中是居功至伟。
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潘美、曹彬等人率军兵分三路北伐辽国。此战中东路曹彬却出师不利,于是宋太宗下诏命曹彬、潘美等人撤军。潘美和部下杨业奉命护送寰、朔、云、应四州的百姓往南迁移。撤军途中监军王侁不理会杨业诱敌埋伏的计策,反而命其直接冒险出战追击的辽军。当杨业所部人马被辽军围困时受制于王侁的潘美犹豫不决未能及时增援杨业。杨业殉国后王侁被流放、潘美被降职三级。
身为主帅的潘美在宋朝的军事体制下得受制于监军,所以杨业之死最大的责任人其实是王侁。当然身为主帅的潘美未能及时增援导致杨业殉国也是需要承担部分责任的,因此在《杨家将》中就把潘美塑造成了“潘仁美”这种大奸臣形象。平心而论潘美对杨业之死负有一定责任,但他并不是像小说中那样主观上故意陷害杨家将。也正因为他对杨业之死的责任使人们忘记了他在统一战争中的功勋。
金庸的《神雕侠侣》在描写襄阳之战时为衬托主角郭靖对襄阳守将吕文德进行了刻意丑化。历史上真实的吕文德曾转战江淮、荆湖、四川各地前线达30多年多次击退蒙军。正史中对他的评价是“自奋于兵间,周旋三边,大小百战”。吕文德就是南宋抗蒙战争的中流砥柱。在这一过程中吕文德也存在贪污腐化、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等污点,但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他绝非金庸塑造的那种贪生怕死形象。
像潘美、吕文德身上虽有污点,但在大义上仍堪称英雄。历史上真实的英雄人物其实都有人性共同的弱点。可文学创作中往往喜欢塑造完美无瑕的英雄人物,于是像这种有污点的英雄人物就被刻意丑化用来衬托主角的光环。虽说潘美、吕文德等人的功绩被正史记载了下来。可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有几个对正史那么了解呢?事实上很多人可能正是通过小说戏曲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正史的记载怎么都抵不过小说戏剧的传播速度和影响。
优秀作者:鸿鹄高飞一举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