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国企和央企的哪些领导属于公务员编制?

问:国企和央企的哪些领导属于公务员编制?

你好,不管是国企还是央企,上到董事长、总经理,下到普通职工,都不属于公务员!

首先,纠正一个误区,公务员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并不是一种编制。

根据《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我国机关单位中的编制只有两种,一种是行政编制,一种是事业编制。

公务员使用的不是公务员编制,而是叫做行政编制。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使用的叫做事业编制,哪怕是参公人员,使用的也是事业编制。

其次,介绍一下公务员的范围。

很多人以为吃财政饭的公职人员都是公务员,这种认知存在明显的偏差。

《公务员法》、《公务员范围规定》通过列举的方式,将公务员的范围局限于行政编制、人事关系在下面九种机关中的工作人员:

1、党的机关

2、人大机关

3、行政机关

4、政协机关

5、监察机关(监察委)

6、审判机关(法院)

7、检察机关(检察院)

8、民主党派机关

9、工商联机关

特别要注意的是,上面九类机关中的工勤人员不是干部身份,不属于公务员;另外,编制、人事关系不在上面九类机关中的人员也不是公务员,例如有些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委都不是公务员。

然后,介绍一下国企、央企的正式职工的有关情况。

不管是国企还是央企,毫无疑问都不属于上述9类机关之一,正式职工自然都不是公务员!

而且,国企、央企虽然由各级党委、政府管理,但说到底还是企业,不依靠财政拨款,实行市场化管理。

正式职工要签订劳动合同,受《劳动法》管辖,并没有所谓的“编制”,其招录是由国企自己负责的,并不通过组织部(公务员局)或人社局,也不用在编办进行实名登记。

所谓的“国企编制、央企编制”其实只是民间的俗称,准确来说,国企、央企实行的是“员额管理”,正式职工的名额是比较固定的,不像私营企业一样可以随时随地招人。

但是,员额不等于编制,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最后,介绍一下国企、央企的领导班子的有关情况。

国企、央企的领导班子虽然也由各级党委、政府任免,也是由组织部门进行管理,但是,只要人事关系在企业,就不属于公务员的范畴。

事实上,干部的管理权限和个人身份没有直接联系,例如,县融媒体中心的领导班子也是县委任免,但也只是事业人员,不是公务员。

当然,为了拓宽干部的使用渠道,国企、央企的领导班子可以与党政机关进行交流,国企高管可以调到党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也可以交流到国企任职。

但是,公务员调到国企任职后,他原先所在的机关会填写一份《公务员退出汇总表》,到编办核销相应的行政编制。

国企高管调入党政机关后,所在机关要填写一份《公务员登记表》,之后才能成为一名公务员。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央企的领导班子虽然不属于公务员,但却可以享受相同的待遇,例如可以参加会议、出席活动、阅读文件等等。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优秀作者:独孤求拙